首页期刊导航|中药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与临床
中药与临床

彭成

双月刊

1674-926X

cdzhongyao@163.com

028-86137393

610041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中药与临床/Journal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在川芎降镉中的应用

    刘诗蓉刘朝辉王雷李敏...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有效降低川芎镉含量的一种高效环保的土壤改良措施,为保障川芎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川芎栽培前期一个星期,采用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并设计不同用量处理(JD1:300 kg·667 m-2、JD2:600 kg·667 m-2、JD3:900 kg·667 m-2)和对照组(CK:空白对照、T1:传统栽培、T2:生石灰),考察川芎采收后药材镉含量及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并对川芎农艺性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考察,分析该土壤调理剂对川芎药材镉含量、生长、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可显著降低川芎药材镉和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以JD2组效果最好,较 CK组降幅分别为 22.22%、23.08%;该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川芎株高、分蘖数,显著提高川芎产量,且产量随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JD1组较 CK组增产幅度为 15.38%,较 T1增产 7.06%、较 T2增产14.05%,但 JD2 和 JD3 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该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可显著提高川芎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其中 JD2组川芎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最高较 CK 增幅为49.33%,同时川芎中其他有效成分绿原酸、洋川芎内酯 I、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 A 及藁本内酯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综上,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以 600 kg·667 m-2 的用量效果最好.结论: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绿色环保高效且对川芎降镉效果显著,可为川芎镉低富集绿色种植技术集成提供技术支持.

    餐厨有机源土壤调理剂川芎农艺性状产量有效成分

    白及产地趁鲜加工工艺的初步研究

    王敏刘宇瑶陈鸿平刘友平...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白及的趁鲜加工工艺,客观评价趁鲜加工与传统加工对白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新鲜白及块茎为研究对象,对白及的蒸、煮加工方式,鲜切饮片加工方式和鲜切适宜程度进行比较,比较白及饮片外观性状、切制难易程度、白及多糖、天麻素、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山药素 Ⅲ 和 3'-O-甲基山药素 Ⅲ 的含量,筛选最佳加工工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的白及饮片的外观性状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以"蒸制 20 min 或煮制 15 min,置 60℃下干燥 36 h,取出切片,切片后 60℃烘干"的方法最佳,其外观性状良好,内在成分损失少,并且能提高生产效率.结论:综上,在生产上建议采用"蒸制或煮制后,60℃烘干至含水率为40%左右切片,60℃烘干至完全干燥"作为白及产地趁鲜加工方法,本研究结果对白及产地趁鲜加工工艺的建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白及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提供更加有效的加工方法.

    白及趁鲜加工外观性状白及多糖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

    基于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枳实趁鲜与传统加工的质量

    张妍杨晓东杨文惠王玥...
    11-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枳实趁鲜切制工艺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比较,探讨枳实趁鲜加工的可行性,为枳实产地加工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评价干燥温度、干燥方式、含水量对枳实饮片外观性状的影响,采用 HPLC 法测定不同加工下枳实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和特征图谱,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 17 批不同加工处理下枳实的特征图谱,标定 19 个共有峰,指认了 6 个色谱峰,峰 4 为柚皮芸香苷,峰 5 为柚皮苷,峰 6 为橙皮苷,峰 7 为新橙皮苷,峰 14 为川陈皮素,峰 16 为橘皮素.计算出各批次枳实之间的相似度,并结合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加工方法为 60℃干燥至含水率 34.047%时切制 1~2 mm 薄片后 60℃烘干.结论:枳实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具有可行性.

    枳实趁鲜加工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芦荟大黄素与川芎嗪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条件优化

    唐佳梅宋佳文郭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芦荟大黄素-川芎嗪脂质体纳米粒(Aloe emodin-tetramethylpyrazine liposome nanoparticles,AE-TMP-Lip),优化该处方并确定 AE-TMP-Lip 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来制备脂质体,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AE、TMP 的紫外吸光度,以溶剂选择、溶剂用量、温度等单因素为考察因素,脂质体中药物含量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成膜温度为 45℃项下的温度变化、超纯水的用量以及成膜溶剂用量对脂质体的含量影响最大,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星点设计实验方案确定了最佳的工艺优化条件.结论:确定芦荟大黄素与川芎嗪用量各 1 mg、大豆卵磷脂 30 mg、胆固醇 10 mg、吐温-80 13 mg,三氯甲烷-甲醇为 4∶1 的有机溶剂,溶解,超声,在成膜温度 45℃的条件下旋转减压蒸发,待成膜完全后,调节水化温度为 35℃,加入超纯水 5 mL 常压水化,薄膜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超声,即得 AE-TMP-Lip,所得脂质体呈淡黄色,澄清透明,粒径(146±18)nm,分散指数(PDI)为 16.8±3.2.

    芦荟大黄素川芎嗪纳米脂质体溶解度制剂优化

    芒柄花黄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丽君欧逢莲张焱黄国玉...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芒柄花黄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 A549 所致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 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皮下接种 A549 细胞建立的 A549 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 20 mg·kg-1)及芒柄花黄素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mg·kg-1),每天灌胃给药,持续 3 周.测定各组裸鼠肿瘤组织大小并计算其体积,Tunel 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相关因子 Bax、Bcl-2、Caspase-3蛋白及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芒柄花黄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裸鼠肿瘤体积(P<0.05);促进了肿瘤组织细胞的凋亡(P<0.05).芒柄花黄素高剂量组(80 mg·kg-1)显著增加组织中 Bax、Caspase-3蛋白及 mRNA表达,降低 Bcl-2 蛋白及 mRNA表达(P<0.05).结论:芒柄花黄素能显著抑制 A549 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抗凋亡蛋白 Bcl-2的表达、促进促凋亡蛋白 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芒柄花黄素人非小细胞肺癌Bax蛋白Bcl-2蛋白Caspase-3蛋白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麝香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秦涛邓婷徐颖孙涛...
    29-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麝香对 Aβ25-35 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 Aβ25-35寡聚体构建 AD 模型,随机分组后进行药物干预;采用 Morris水迷宫评价麝香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通过 HE染色、尼氏染色检测大鼠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Elisa 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 和 TNF-α)水平,综合考察麝香对 AD 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和潜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麝香 200 mg·kg-1 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目标象限穿越次数增多;麝香 200 mg·kg-1 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GSK-3β(Ser9)、PP2A 和 β-catenin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大脑皮层中炎症标志物IL-1β、IL-6 和 TNF-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麝香可能通过激活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和减少炎症来缓解 AD 模型大鼠的记忆和学习障碍.

    麝香阿尔茨海默病Aβ25-35Wnt/β-catenin神经炎症

    基于BDNF/HPA调节机制探究逍遥丸对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谢红潇秦甜甜姜燕宁曾南...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逍遥丸对 CUMS 大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丸组及阿米替林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 4 周建立 CUMS 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连续灌胃 4周.以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及 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察逍遥丸对 CUMS 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 HPA轴相关激素和 BDNF、TrkB、CREB 的水平;RT-PCR 和 Western-Blot 法测定皮层、海马 BDNF、TrkB、CREB、GR 的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逍遥丸组大鼠糖水偏好率和旷场中的运动时间、距离和站立次数显著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水迷宫实验中的空间搜索潜伏期显著缩短,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和距离显著增加.此外,逍遥丸可显著上调 CUMS 大鼠的 BDNF、TrkB 和 CREB 水平,促进 CREB 磷酸化;降低 CUMS 大鼠肾上腺指数、Cort、CRH 和 ACTH 水平以及 GR 表达水平.结论:逍遥丸能改善 CUMS 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PA轴功能亢进、上调 BDNF 功能有关,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

    逍遥丸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郁机制

    黄芩苷-栀子苷调节HMGB1/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的肺损伤

    李晓秋龙宇邓婕马茵...
    46-4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黄芩苷-栀子苷(BG)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对肺部 HMGB1/PI3K/AKT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空白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G 低剂量组和 BG 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体质量,观察肺部情况,检测肺泡灌洗液总蛋白、MDA 和 SOD 水平,使用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HMGB1 和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肺组织受损,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上升,肺组织 MDA 水平上升、SOD 水平下降.而 BG 高低剂量组(50、25 mg·mL-1)能缓解这些变化,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模型组 HMGB1 及相关蛋白表达增加,BG 给药组表达降低.结论:BG 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的肺损伤具有干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抑制 HMGB1/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肺损伤.

    黄芩苷栀子苷脑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肺损伤HMGB1PI3K/AKT

    医院中成药处方审核与点评工作的优化策略探讨

    岳添芳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临床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医院通过对中成药处方开展前置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对临床中成药使用的监管,提高了中成药使用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但是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与点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旨在提高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与点评质量,进一步提高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性.

    中成药处方审核点评优化

    《加尔各答亚洲学会馆藏中文图书英汉目录》的中医药知识考证

    杨绎楚张敬文王张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印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医药,促进中印医药交流,对《加尔各答亚洲学会馆藏中文图书英汉目录》中的中医药知识进行统计分析.书中收载的药材信息主要来源于《三才图会》、《增补万病回春》、《合订本草备要》、《合订医方集解》、《本草医方合编图像》和《医方集解》.798 种药材中包括植物药 646 种(80.95%),动物药 97 种(12.16%),矿物药 43 种(5.39%)和其他品种 12 种(1.50%);最常见的科、属、药味和药性分别是菊科、李属、苦味和凉性,有 33 种药材项下记载了毒性,最常治疗的疾病为"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最常见的功效为调经,仅 2 种药材记载了生境,14种药材下记载了行政分布.162 种方剂项下仅记载了治疗疾病和功效,有 49 种记载功效的方剂,最常见的功效为清热.挖掘《加尔各答亚洲学会馆藏中文图书英汉目录》中涉医信息,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加深了印度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启示了两国学者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和对古籍的研究.

    印度加尔各答亚洲学会中医药涉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