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药理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

邓文龙

双月刊

1001-859X

zyyl707@163.com

028-85234707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中药药理与临床/Journ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6开48页,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唯一一家中药药理的专门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辟有治法研究、名方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学术争鸣、综述等栏目。主要刊载有关中药理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不仅是国内外中药药理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且因其突出的导向、示范性和样板作用,成为我国中药药理学的代表性权威刊物,在促进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智仁通过氧化三甲胺调节NF-κB通路减轻糖尿病肾脏疾病炎症反应

    倪雅丽姚宇剑武素谢毅强...
    64-6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智仁通过氧化三甲胺(TMAO)调节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脏疾病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选择SPF级4周龄C57BKs雄性小鼠42只,其中12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氧化三甲胺0。2%组,30只造模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益智仁100、500 mg/kg组、卡格列净13 mg/kg组及氧化三甲胺抑制剂1%组。连续灌胃8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糖、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蛋白/肌酐比值(ACR)、TM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肾脏病理组织及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核转录因子-κB(p-P65/P65)蛋白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血糖、24 h尿量、24 h UA、血清Scr、BUN、ACR、TMAO、TNF-α、IL-1β含量、肾组织p-P65/P65蛋白比值及胶原沉积均显著升高(P<0。01),氧化三甲胺组p-P65/P65蛋白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智仁100、500 mg/kg组、卡格列净13 mg/kg组及氧化三甲胺抑制剂1%组24 h尿量、血清Scr、ACR、TAMO含量、肾组织胶原沉积及p-P65/P65蛋白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益智仁500、100 mg/kg组及卡格列净13 mg/kg组24 hUA含量显著降低(P<0。01),益智仁500 mg/kg组、卡格列净13 mg/kg组及氧化三甲胺抑制剂1%组血清BUN、TNF-α 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益智仁500 mg/kg组及氧化三甲胺抑制剂1%组IL-1β 含量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水平与炎症因子TNF-α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益智仁对DKD小鼠肾功能和炎症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MAO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益智仁糖尿病肾脏疾病炎症氧化三甲胺NF-κB通路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双合汤联合微创保髋术治疗围塌陷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华蔡志刚徐通生沈计荣...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双合汤联合微创保髋术治疗围塌陷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lcohol-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OFH)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AOFH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微创保髋术+仙灵骨葆,观察组给予微创保髋术+双合汤,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JOA评分、FPS-R评分、股骨头坏死(ONFH)指数;检测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P选择素、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骨代谢指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保护素(OPG)]含量,生化标记物[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瘦素、神经肽(Nesfatin-1)]含量;比较两组中医证侯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为80。95%(34/42),高于对照组的52。38%(22/42)(x2=5。093,P<0。05);观察组术后6月、12月时,JOA评分、FPS-R评分、ONFH坏死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术后6月、12月时,TC、TG、ApoA、ApoB、P选择素、TM、PINP、瘦素、Nesfatin-1含量明显降低(P<0。05),TT、PT时间、BALP活力、TGF-β1、OPG、CEA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术后6月、12月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ApoA、ApoB、P选择素、TM、PINP、瘦素、Nesfa-tin-1含量明显降低(P<0。05),TT、PT时间、BALP活力、TGF-β1、OPG、CEA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合汤联合微创保髋术治疗围塌陷期AOFH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骨代谢指标和生化标记物水平。

    双合汤保髋术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临床疗效

    基于"以方测证"探讨阿霉素诱导慢性心衰小鼠模型中医证候属性与鸢尾素表达特点

    李欣春王菲赵振宇王朝...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并从"以方测证"角度评价该模型中医证候属性及生物标志物鸢尾素(IRISIN)的表达特点。方法: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5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参附注射液9 mL/kg组、参麦注射液9 mL/kg组和丹红注射液6 mL/kg组。各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采用多普勒心脏彩超记录小鼠LVEF、LVFS和SV;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和心肌组织NT-pro BNP、CK-MB和IRISIN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CK-MB、IRISIN、BAX、BCL-2和Caspase 3的蛋白表达;HE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损伤状态,再结合宏观表征探讨该模型中医证型并分析IRISIN在该模型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结果:中药注射液干预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LVEF、LVFS、SV降低,血清NT-pro BNP及CK-MB含量升高,IRISIN含量降低,心肌组织CK-MB、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IRISIN、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附注射液9 mL/kg组小鼠LVEF、LVFS和SV升高,血清NT-pro BNP、CK-MB含量降低,IRISIN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IRISIN蛋白表达上调,CK-MB和NT-pro BNP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参麦注射液9 mL/kg组LVEF、LVFS降低,血清IRISIN含量升高,心肌组织NT-pro BNP表达下调,IRISIN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丹红注射液6 mL/kg组LVEF、LVFS降低,心肌组织NT-pro BNP和IRISIN含量升高(P<0。01)。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9 mL/kg组心肌组织基本处于正常状态,心肌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与参附注射液9 mL/kg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参麦注射液9 mL/kg组和丹红注射液6 mL/kg组处于轻度或中度心肌损伤状态,心肌呈波浪状,细胞水肿,轻度空泡变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阿霉素诱导CHF动物模型的有效中药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RISIN抗心肌凋亡相关;基于"以方测证"理论推测阿霉素诱导的CHF小鼠模型属于心阳虚证;心肌组织IRISIN低表达是该心阳虚证模型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参附注射液阿霉素慢性心力衰竭以方测证中医证候鸢尾素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分析

    葛君玺谢逸轩康乐苗明三...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本文基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现常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未来应用方向。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方法有诱导法和自发基因型,其中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法和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法最常用;而自发基因型中由于啮齿类动物成本较高,国内研究较少,斑马鱼自发基因型缺乏统一的中医评价标准等,限制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建立一种更符合人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的动物模型是发展所需,也对本病防治、发病机制的阐述及新药的开发有重大意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中西医临床病证

    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泡沫化的"脉中积"理论探讨

    俞赟丰杨欣雨周曼丽罗晓欣...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噬细胞泡沫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防治AS的重要环节。"脉中积"理论认为AS以浊邪内生、心脉积滞为标,以正气不足、脉壁不固为本,对巨噬细胞泡沫化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气亏虚,抗邪无力,则脉壁不固,经脉损伤,经脉损伤即是局部血管损伤,是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和局部血管炎症反应的前提。正气不足,激发无力,则脾虚失运,痰浊内生,内生痰浊即是异常增加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炎性因子,是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基础。浊邪内生、心脉积滞是一个持续进展的过程,包括痰浊阻滞、痰瘀凝滞、心血瘀阻三个阶段。痰浊阻滞是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局部血管和促炎因子引发血管局部炎症反应的过程,痰瘀凝滞是巨噬细胞过量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转化为泡沫细胞的过程,心血瘀阻是泡沫细胞过量吞噬oxLDL死亡形成坏死中心,坏死中心继而介导持续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最终形成粥样斑块的过程。因此,中医药调控巨噬细胞泡沫化需标本兼治,以健脾益气治其本,祛痰化瘀治其标;若见痰瘀郁久、化生热毒者,当治以清热解毒之法。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均能调控巨噬细胞泡沫化,中药复方可分为益气活血类、益气化痰类、清热解毒类,主要通过改善巨噬细胞脂代谢,延缓泡沫细胞形成,以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损伤,改善血管微环境,从而抑制AS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泡沫化脉中积中医药

    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淫羊藿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龙静黄南渠罗勇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与骨质疏松(OP)虽然临床表现不同,但根据中医理论,存在类似的病因。A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OP是促进AD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黄帝内经》记载:"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故髓、骨与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中医药理论开发治疗药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淫羊藿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之一,其代谢物淫羊藿苷、淫羊藿素和淫羊藿次苷Ⅱ现研究较多。近年来发现OP和AD存在相关性,作为补肾阳类主要集中于治疗OP,也用于研究治疗AD,目前AD和OP在临床上无法逆转病情,只能延缓其进展,本文对淫羊藿及其有效成分治疗AD和OP作一综述,为类似补肾阳类中药治疗AD和OP奠定理论基础。

    淫羊藿淫羊藿苷淫羊藿素阿尔兹海默病骨质疏松

    中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鑫妍薛凯元安月鹏杨素清...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给患者造成巨大困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维持细胞稳态的核心枢纽,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可能涉及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抑制微血管生成;激活下游信号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诱导细胞自噬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目前,西医多采用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对银屑病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且存在依赖性和不良反应。中药在银屑病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副作用少,受到患者广泛关注。当前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对银屑病的治疗主要以实验和临床研究为主,对其致病机制缺乏系统性的阐述和剖析,本文以PI3K/AKT信号途径为切入点,对现有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调控该通路干预发病机制治疗银屑病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并归纳,以期为中药治疗银屑病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银屑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中药自噬微血管形成

    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顾嘉琪覃骊兰许强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一种疾病,并以内分泌代谢紊乱为特征,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明显的优势,是2型糖尿病研究的热点方向。而厘清2型糖尿病病理病机,寻找预防和治疗措施,阐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建立合适的、与人类2型糖尿病相类似的动物模型。文章以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为基础,通过查询相关中外文数据库,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得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热盛、脾虚、肾虚、瘀血六种2型糖尿病类型,并得出当前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大多采用大鼠作为模型动物,使用疾病造模因素与证候造模因素相叠加的方法来建立模型,并通过2型糖尿病指标及证候指标来评判模型是否成功。但目前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由于造模动物种类不足,造模混乱,无法同中医的辨证分型有效结合、评判标准不一等不足,导致无法较好的为中医药研究2型糖尿病相关病证提供相适应的模型。为了更好地制备符合中医基础理论的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客观、定量、科学的评判标准,以期为2型糖尿病中药的新药开发、研究、选择提供参考。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病证结合内分泌中医

    非编码RNA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

    杨雨灿詹秀琴钱进军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能转录但不编码蛋白质,且具有特定功能的RNA分子的统称,包括多种不同类型,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其中,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对微小RNA(miRNA)、环状RNA(circRNA)与长非编码RNA(lncRNA)探讨相对多见,主要包括研究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分子机制、探讨中医证候类型的微观分子本质以及研究中药的跨界调控三个方面,本文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的现代化、世界化提供参考与依据。

    微小RNA环状RNA长非编码RNA中医药分子调控

    葵花盘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赖薪宇段苯莎吴大刚吴彦超...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六位。目前,对葵花籽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对葵花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葵花盘通常作为副产品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大部分被丢弃、焚烧或用于牲畜饲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并降低了其综合利用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葵花盘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葵花盘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绿原酸、果胶、粗蛋白等营养物质,可作为这些活性物质的提取原料。葵花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痛风等作用,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通过对葵花盘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影响活性成分的主要因素等最新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葵花盘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与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葵花盘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