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药理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

邓文龙

双月刊

1001-859X

zyyl707@163.com

028-85234707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中药药理与临床/Journ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6开48页,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唯一一家中药药理的专门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辟有治法研究、名方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学术争鸣、综述等栏目。主要刊载有关中药理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不仅是国内外中药药理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且因其突出的导向、示范性和样板作用,成为我国中药药理学的代表性权威刊物,在促进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机制

    仲路张元钟惠沁怡熊彩建...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血浆蛋白质组学探讨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机制。方法:采用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正常人、肝肾不足AMD患者驻景丸加减方治疗前后血浆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以及GO、Pathway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选择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度值最高的5个蛋白作为候选靶蛋白,ELISA法检测AMD患者血浆靶蛋白水平进行体内验证;选择Pathway富集分析主要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干预ARPE-19细胞后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体外验证。结果:筛选出主要候选靶蛋白5个,分别是CDH1、CDC42、PTPRK、CYCS和PTPRG,体内验证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靶蛋白CDH1、PTPRK、CYCS升高(P<0。01),CDC42、PTPRG下降(P<0。01);Pathway富集分析获得主要信号通路是EMT和Wnt信号通路,体外验证结果显示驻景丸加减方能抑制EMT和Wnt信号通路。结论: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AMD的机制可能是调控EMT和Wnt信号通路。

    驻景丸加减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肝肾不足证血浆蛋白质组学

    加味升降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殷冬林李姗朱雪芬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加味升降散联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中医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九江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升降散治疗,疗程均为4 w。对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分析,采用腹部B超检测腹水暗区、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检测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四项、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判定临床疗效和分析作用机理,对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腹水暗区、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血清CHI3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24 h尿量和白蛋白(ALB)含量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血肌酐(Cr)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腹围、中医证候积分、腹水暗区、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肝肝功能、TBIL、Cr、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CHI3L1、IL-6、TNF-α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和ALB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5。36%,低于对照组的14。04%(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联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能够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中医证候积分、腹部超声表现、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四项、CHI3L1和炎症相关指标,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门静脉及肝窦压力,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和增加肾脏血流量,减少肝细胞负荷和抑制肝细胞炎症损伤,从而修复部分未完全损坏的肝细胞、改善组织液重吸收、增加尿量,达到保护肝细胞和减轻腹水的目的。

    加味升降散中医药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Meta分析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任慧君许晶晶罗娇徐敏...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SFJDC)联合西医常规与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3年6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通过Meta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种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和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临床疗效: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与常规方案治疗AECOPD总有效率分别为88。43%和73。69%,且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经济性: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与常规方案治疗AECOPD住院与非住院患者总有效率的成本效果分析发现,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方案组成本效果比(CER)小于常规方案组,表明疏风解毒联合方案更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健。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常规方案在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性方面,都优于常规治疗方案,为优势方案。

    疏风解毒胶囊Meta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基于数据挖掘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王志潇张亚楠苗明三白明...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应用情况,为其动物实验方法和模型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结直肠癌和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收集2001年至2021年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总结实验动物种类、性别、造模方法、癌细胞种类、阳性药、检测指标等,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274篇,其中实验动物多为4~6周龄、6~8周龄的BALB/c小鼠,以雄性居多;造模方法多采用移植法,在腋下接种最为常见;药物诱导造模法中多以AOM/DSS为诱导剂造模。造模癌细胞以鼠源的CT-26细胞和人源的Lovo细胞使用较多,阳性药多选择5-氟尿嘧啶,剂量以20 mg/kg为主,给药周期多为4 w;高频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肿瘤组织表观指标、小鼠表观指标、肿瘤组织病理、肿瘤组织免疫组化、肿瘤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抑瘤率。结论:目前结直肠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单一,建议增加中医因素干预,构建造模成功率高、重现性好、与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对结直肠癌动物试验进行挖掘分析,对不同动物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挖掘内容为模型应用提供参考,为模型完善提供思路。

    结直肠癌动物模型数据挖掘造模要素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

    基于中西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分析

    胡伊蕾俞赟丰周曼丽蔡磊...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是现代社会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妇科疾病之一,具有迁延难愈的临床特点。目前,SPID的发病机制尚且不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推进SPID的基础、临床研究,构建更为吻合中西医临床症状的动物模型乃当下之需。本文通过梳理SPID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总结现有SPID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造模机制,并依据中西医动物模型贴合度评分分析各模型优劣,提出改进建议。分析结果指出,SPID西医病理模型中异物置入法、苯酚胶浆、机械损伤结合苯酚胶浆造模法最为理想;中医病证模型中以寒湿凝结、气滞血瘀证模型与临床特征最为吻合,可以作为其他模型优化思路的参考。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模型临床病证特点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分析

    孙龙吉王继升王世桢王彬...
    98-10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科、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国内报道发病率为6。0%~32。9%。本病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基于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照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的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进行探讨,整理分析建立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的诊断标准,并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进行吻合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现有的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主要有湿热下注型、肾阳虚型、免疫性模型(雌激素诱导去势、纯化前列腺蛋白刺激)、化学诱导性模型(前列腺注射消痔灵或角叉菜胶模型)、细菌感染性模型(大肠埃希菌致感染)、自发模型(老龄动物自发模型)。未来造模应增加中医客观的检测指标,提高模型与临床疾病吻合度。

    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特点湿热下注肾阳虚消痔灵细菌感染

    基于"玄府-肺络"理论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Th1/Th2免疫失衡的证治

    胡港俞赟丰邓羿駃曾洁...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Th1/Th2免疫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基础,Th1/Th2免疫失衡与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密切相关。Th1/Th2免疫失衡会促使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介导机体的炎症反应,从Th1/Th2免疫失衡探究小儿MPP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玄府-肺络"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玄府遍布周身,外邪侵袭首犯玄府,致使玄府闭塞、肺络郁闭,气机失调,津液输布不畅。加之小儿具有"阳常有余"的特点,易从热化,致使痰热内生,而痰热又会耗伤正气,日久易致肺气阴亏虚。邪气侵袭玄府的过程即是肺炎支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玄府闭塞、肺络郁闭,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过程即是Th1/Th2免疫失衡的过程,而气机郁闭、痰热化生、蕴结于肺的过程则是Th1/Th2免疫失衡形成炎症反应介导肺部炎症损伤的过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玄府闭塞、肺络郁闭的内在原因,即小儿免疫功能的不完善为支原体感染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医干预小儿MPP Th1/Th2免疫失衡以通为治则,急性期以清热化痰立法,而慢性期则以补虚通络为治法,从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恢复Th1/Th2免疫平衡,改善小儿MPP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小儿支原体肺炎Th1/Th2免疫失衡玄府-肺络中医药

    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

    赵欢林雪燕牛圆圆陈雨慧...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为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马甲子、杜仲和酸枣仁等多种中药中均含量较高。既有研究显示白桦脂酸具有抗肿瘤、抗炎、抗HIV、抗疟疾、抗菌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在抗肿瘤方面,因其低毒、高效的特点而受到广泛重视,相关机理研究也较多,包括线粒体途径、Sp转录因子途径以及自噬等,但总体并不清晰。本文对白桦脂酸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分瘤种厘清现有发现,分析研究热点,以期为白桦脂酸和以白桦脂酸及其类似物为主要药效成分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白桦脂酸抗肿瘤五环三萜线粒体细胞周期自噬凋亡

    麝香化学成分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杨孟妮李睿李莉赵军宁...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麝香作为一味用药历史悠久、药效确切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麝香主要含有大环酮类、吡啶生物碱类、甾体类、多肽蛋白质类、芳香族杂环类等化学成分。而对麝香及其成分的药理研究主要侧重于抗炎、强心和抗肿瘤等方面。此外,含麝香的中药复方制剂,如西黄丸、六神丸、八宝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抗肿瘤的辅助治疗。本文就麝香的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毒理作用及其复方制剂在防治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麝香及其复方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麝香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麝香大环酮类抗肿瘤中药复方西黄丸

    NETs介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李月兴陈波洋陈帅赵玲婕...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心血管并发症困扰着近半数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是RA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这可能与RA同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似的病理特征,致使该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加有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捕获病原体限制疾病发展,一方面也可成为致病因素加重病情,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是RA、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疾病的共同特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积极作用,相关中药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治疗RA也收效甚佳。对此,笔者提出猜想,中医药或可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改善RA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NETs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