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LRP3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痹通方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齐庆孙蓬远许诺关蕊...
    44-47,后插6-后插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痹通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的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对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痹通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2 g/(kg·d)、16.8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0d后制备含药血清.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痹通方含药血清低、高剂量组,MCC950组.收集上述各组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8、1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IP-1α基因表达水平及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AIM2、ASC、Caspase-1、IL-18、IL-1 β、cleaved-GSDMD、GSDMD、NLRP3 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LRP3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LPS处理组细胞活力下降(P<0.01),TNF-α、IL-18、IL-1β、MCP-1、MIP-1α mRNA 表达升高(P<0.01),AIM2、ASC、Caspase-1、IL-18、IL-1β、cleaved-GSDMD、GSDMD、NLRP3蛋白表达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模型组NLRP3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与LPS处理组相比,给予NLRP3抑制剂MCC950组和痹通方含药血清组均可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 痹通方能有效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减少MH7A细胞焦亡及改善炎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通路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MH7A细胞细胞焦亡痹通方NLRP3

    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许斌李文婷李丽刘丹...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96.08%(49/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CEA、CA125以及CYFRA21-1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CD3+、CD4+、CD8+对比,研究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肝功损害、血细胞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免疫功能

    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明哲柳越冬石岩高天舒...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合并血脂紊乱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100例,根据美国ATPⅢ评估标准将其分为血脂紊乱组62例与血脂正常组38例.比较各组SF-36积分、胰岛素分泌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水平(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空腹C肽和空腹胰岛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研究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高甘油三酯组与混合型高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高脂组与高甘油三酯组的ISI水平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甘油三酯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高胆固醇组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组及混合型高脂组HO-MA-IR 水平显著高于高胆固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躯体疼痛、整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喜食油腻、吸烟史、腰围和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氧运动是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患者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不同血脂紊乱类型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并不相同,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降低胰岛分泌负担,促使胰岛功能恢复.

    2型糖尿病湿热困脾证血脂水平胰岛功能影响因素

    疏风散寒理肺方治疗风寒袭肺咳嗽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研究

    董宏强冯杰王海铭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疏风散寒理肺方治疗风寒袭肺咳嗽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于医院治疗的风寒袭肺咳嗽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采用疏风散寒理肺方治疗,两组根据个体情况连续用药7~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主症咳嗽、咳痰、恶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41%(31/54)、98.15%(53/54),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04%(20/54)、87.04%(47/54),组间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咳嗽、咳痰、恶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恶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PEFR均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6%(5/54)、12.96%(7/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风散寒理肺方治疗风寒袭肺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主要症状,并改善其肺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咳嗽风寒袭肺中药方剂临床疗效肺功能

    红芪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展

    张雨薇李刚刚吴宣諭杜全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化疾病是一种机制复杂的器官硬化性疾病,可发生在不同器官,严重影响脏器的生理功能.目前对纤维化疾病的防治方法仍十分有限,深入阐释其发病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红芪是甘肃道地药材,用药历史悠久,红芪多糖、红芪黄酮等均被发现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文献对红芪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检索近15年红芪治疗纤维化疾病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红芪抗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抗纤维化作用以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纤维化疾病提供参考,也为红芪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红芪红芪多糖红芪黄酮肺纤维化肾纤维化

    基于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探讨逍遥补肾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影响

    刘婧魏东升安杨孙欣...
    64-69,后插11-后插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逍遥补肾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逍遥补肾方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6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55只.造模组采用高碘水喂养联合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复刻EAT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EAT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硒酵母组及逍遥补肾组,每组17只.硒酵母组予25.2 mg/(kg·d)硒酵母片水溶液,逍遥补肾组予11.79 g/(kg·d)逍遥补肾方溶液,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3,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收集各组大鼠的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逍遥补肾方改善EAT大鼠的相关菌群.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SH、SOD、SOD/MDA、GPx明显下降,TPOAb、TGAb、MDA水平明显升高,ROS的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给予治疗药物后,逍遥补肾组及硒酵母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有一定改善(P<0.01或P<0.05).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逍遥补肾方能够调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相对丰度调节EAT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脱硫弧菌属及粪球菌属是逍遥补肾组的优势菌群.结论 逍遥补肾方能够调节EAT大鼠血清TSH及甲状腺双抗体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多种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逍遥补肾方氧化应激肠道菌群

    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朱燕舞余李涛陈静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术作为我国一味补虚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挥发油、多糖、内酯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白术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物开发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针对白术多糖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药理作用等.目前,白术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提取多糖的方法可采用煎煮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复合酶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分离方法主要有柱色谱分离法、乙醇分步沉淀法、超滤法等.且发现其提取、分离、测定方法不同对白术多糖含量具有较大影响.此外,白术多糖结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解析了部分精制多糖结构,大部分结构尚未明确.目前发现的白术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神经保护作用、胃肠功能调节作用、肝脏保护作用以及生长促进等作用,这些研究只存在于简单的药效学评价,具体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还未广泛地展开.研究就近10年来有关白术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结构研究及其主要生物活性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白术多糖提取分离多糖结构生物活性

    基于《内经》《难经》的五输穴原理探微

    刘可扬樊旭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输穴的理论肇始于《灵枢》《素问》,《内经》提出了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名称和具体穴位,奠定了五输穴理论的基础,《难经》运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十二经气的运行,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意义,至《针灸甲乙经》补充完善之.然而,关于《内经》和《难经》的比较研究特别是从阴阳五行原理角度做比较的研究尚不完善.文章通过挖掘总结《内经》和《难经》中五输穴的自然属性,五输穴理论合自然阴阳之法度、应四时五行之变化,蕴含"生长化收藏"理论,即人与天地相参、四时相应,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阐明"生克制化承",即五输穴内应阴阳五行、内调五脏六腑,阐释五输穴理论蕴含着天人相应原理、阴阳五行化合运动的机理和规律,并通过五输穴的阴阳五行配穴施用以指导针灸配穴实践.五输穴理论富有朴素自然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古今针灸临床,据此处方配穴,创立了"应时取穴法""补母泻子法""泻南补北法""泻荥补合法"等阴阳五行配穴法,颇具人文和自然科学内涵,彰显了中医智慧.

    五输穴《内经》《难经》阴阳五行配穴法

    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

    王立芳张李向孙秀丽李肖燕...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2月—2020年1月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评分等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焦虑情况等.结果 麻醉后,T1、T2、T3、T4时刻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分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远低于对照组(24.0%,1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48/50),远高于对照组(78.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效果明确,让患者保持清醒的同时更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使患者保持呼吸循环平稳,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针刺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老年性白内障手术镇静镇痛效果

    去势法构建肾阳虚型肌少-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及机制探讨

    路翀戚晓楠郑浩姚啸生...
    88-92,后插15-后插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去势法构建肾阳虚型肌少-骨质疏松症(OS)大鼠模型,并从肌骨能量代谢角度进行机制探讨.方法 6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1、2、3组与对照1、2、3组,共6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依次处死取材.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饲养期间观察动物行为,测体质量、抓力,采集血清检测血清碱性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雌二醇(E2)、鸢尾素(Irisin),采集左后肢三头肌、左股骨行形态学检测、免疫组化观察鸢尾素表达情况,称量右股四头肌湿重,右股骨行骨密度检测,之后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B)检测观察鸢尾素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4周,去势组大鼠抓力明显下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势组骨骼肌及骨组织中鸢尾素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W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周,去势组开始出现肾阳虚证表征.术后8周,两组间骨组织鸢尾素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TRAP含量明显增加(P>0.05),余指标均明显下降,形态学变化符合趋势.术后12周,去势组只有血清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变化趋势与4周前相同.结论 去势法可成功构建肾阳虚型肌少-骨质疏松症模型.模型动物骨骼肌鸢尾素表达下降与该病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肌骨间能量代谢下降可能是该病致病机制之一.

    肌少-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鸢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