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谢组学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的南北柴胡活性成分及差异代谢物分析

    王宝顺王瀚曲雪洁张佳琪...
    150-153,后插51-后插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鉴定南北柴胡代谢物差异并分析造成二者临床疗效不同的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两种分析技术获得南北柴胡的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 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南北柴胡差异代谢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南北柴胡中的关键活性成分,预测其可能治疗的疾病。结果 在两种柴胡中共检测到1733个代谢物,其中有759个为差异代谢物。共筛选出96个关键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类、挥发油和萜类化合物。这些关键活性成分与多种靶蛋白相关,对应癌症、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炎症、糖尿病、阿兹海默症等多种疾病。结论 相较于北柴胡,南柴胡中黄酮和挥发油以及酚酸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柴胡中除皂苷类成分,其黄酮、香豆素、挥发油、酚酸等成分也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药理作用。南北柴胡药效物质基础存在差异,其发挥药效各有不同,因此在临床中若能实现区分用药,对柴胡药用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柴胡UPLC-MSGC-MSTCMSP

    玉屏风散配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疗效观察

    龙阳华王珍真
    154-157,后插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玉屏风散配四物汤加减治疗白癜风(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所收治的肝肾亏虚型白癜风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白癜风治疗,106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玉屏风散配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病变区域面积、白癜风严重程度评分指数(Vitiligo Area Scoring Index,VASI)及炎症因子与黑素细胞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8%,远高于对照组的84。9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皮肤病变区域面积、VA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 17(Interleukin-17,IL-17)、细胞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低于对照组,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Alpha-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肾亏虚型白癜风患者应用玉屏风散配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缩小白斑面积,抑制炎性介质及黑素细胞刺激素的释放,达到维持皮肤健康的目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白癜风肝肾亏虚型玉屏风散四物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黑素细胞刺激素

    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挖掘及其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

    代俊泽刘毅廖翠平严正...
    158-163,后插55-后插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中医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药物频次频率、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系统聚类分析等方式挖掘核心药物;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高频药对化合物及治疗靶点,与 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靶点相映射并取交集;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可视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与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纳入处方108首,涉及药物173味,归经以肝肾脾较为突出,性味以甘苦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10组,共7味中药,使用频次在25以上的中药有9味,其中熟地的使用频次最高;关联规则表明药对,山药-熟地,淫羊藿-黄芪支持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4类中药分类。将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最终得到核心组方:"熟地、山药、山茱萸、骨碎补、淫羊藿、黄芪、丹参"。核心药物组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键成分为豆甾醇(Stigmasterol)、亚油酸乙酯(Mandenol)、8-异戊二烯黄酮[8-(3-methylbut-2-enyl)-2-phenyl-chromone],等,核心靶点为 IL-6、PPARG、IL1B、VEGFA、NR3C1 等,主要通路为 AMPK 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基本思路为补益肝脾肾三脏,活血行气。通过数据挖掘,得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核心组方为"熟地、山药、山茱萸、骨碎补、淫羊藿、黄芪、丹参",其核心成分为豆甾醇(Stigmasterol),亚油酸乙酯(Mandenol),8-异戊二烯黄酮[8-(3-methylbut-2-enyl)-2-phenyl-chromone]等,这些成分通过AM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作用于NR3C1、CNR2等靶点,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筛选药物提供参考。

    糖尿病骨质疏松中药组方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莪术醇对乏氧微环境中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转移机制的研究

    王丽莎夏欣欣李萍萍刘永惠...
    164-170,后插58-后插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乳腺癌为研究对象,研究乏氧微环境下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促肿瘤生长转移因子HIF-1α、CXCR4、CXCL12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来研究莪术醇对乏氧微环境中MCF-7细胞的生长转移机制的影响。方法 在常氧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浓度的莪术醇用MTT法检测各莪术醇浓度及时间条件下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的方法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Westen blotting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乏氧与常氧环境下莪术醇对MCF-7中HIF-1α、CXCL12、CXCR4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检测其表达位置。结果 莪术醇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浓度越大,抑制率也越高(P<0。05)。HIF-1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常氧条件下HIF-1α几乎无表达,乏氧条件下HIF-1α表达明显;且莪术醇处理的乏氧加药组mRNA及蛋白的表达少于乏氧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中可见HIF-1α主要表达在MCF-7的胞核中。乏氧条件下较常氧条件下CXCR4和CXCL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对比莪术醇作用后的乏氧加药组与常氧加药组,CXCR4和CXCL12的mRNA及蛋白在乏氧加药组的表达要明显低于常氧加药组(P<0。05)。CXCR4主要表达MCF-7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CXCL12主要表达在MCF-7细胞的胞膜和胞质中。结论 莪术醇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及时间梯度依赖关系。HIF-1α在乏氧条件诱导下表达增高,通过HIF-1α增高,可上调CXCR4、CXCL12因子的表达。莪术醇可明显抑制HIF-1α、CXCL12、CXCR4因子表达,且莪术醇在乏氧条件下的抑制能力更强。

    莪术醇乳腺癌乏氧微环境HIF-1αCXCL12/CXCR4

    基于单细胞水平的补肾中药调控骨重建作用机制探讨肾主骨生髓的科学内涵

    涂心怡魏君王洁刘玉昂...
    171-175,后插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重建主要是由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功能偶联并受到骨微环境如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等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此过程是维持骨稳态的关键环节。在衰老或雌激素缺乏等病理条件下,骨重建失衡,骨微环境紊乱,导致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骨重建相关细胞,如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破骨、血管内皮及免疫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这些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形成不同亚型,异质性高,对调控骨重建发挥不同功能与作用。以肾主骨生髓中医理论,补肾中药是调控骨重建的主要药物,可调控骨重建多环节发挥作用。研究解析骨重建相关细胞的异质性,探讨补肾中药可能调控骨重建细胞异质性分化及功能作用,为探寻补肾中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机制与靶点以及阐释肾主骨生髓的新的细胞学机制提供方法与思路。

    补肾中药骨重建单细胞骨髓骨质疏松

    探讨"一阴为独使"理论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

    赵子人杨雨新王燕睿王子敬...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以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为基本特征。在UC病程发展中除有皮肤黏膜、关节等多种肠外病变外,后期甚至可致多器官衰竭,因而其临床治疗及转归备受现代医家关注。UC及其发展转归的病机在于肝之阴阳不相顺接而营卫不和,探究《黄帝内经》"一阴为独使"理论内涵,提出一阴风升之气能滋养阳明,上达于肺而化阴导阳,为人体阴阳顺接、营卫生化之使。根据肝体阴用阳、病则阴阳不顺接的特点将该病分为风淫、风虚两个阶段,风淫者治阴为主,风虚者升阳为主,通过治肝使在下之阴治、在上之阳和、在中之营卫通达,解决病程中整体阴阳不和的核心病机,肠胃之邪亦因之而解。以期为中医辨治UC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阴为独使风淫风虚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理论探讨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肝脏胆固醇逆转运受体表达的影响

    栾海燕佟晓哲张邵宁赵莹莹...
    180-184,后插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干预"内关""关元""足三里"穴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肝脏胆固醇逆转运受体ABCA1、ABCG1、SR-B Ⅰ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治疗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6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选取7只为阴性对照组,19只为造模组,阴性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造模组采用高脂喂养与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AS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家兔随机分为AS模型组(6只)、电针治疗组(6只)和西药治疗组(6只)。AS模型组不给予治疗,电针治疗组对家兔"内关""足三里""关元"穴进行电针治疗,输出波形为疏密波,电流为1 mA,频率为4 Hz/20 Hz,1次/d,每次留针20 min,6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西药治疗组将阿托伐他汀钙片制成悬浊液给予家兔灌胃治疗,剂量为1 mg/(kg·d),1次/d,每次20mL,6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取家兔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RT-PCR法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B type Ⅰ,SR-B Ⅰ)mRNA 表达水平;WB 法检测 ABCA1、ABCG1、SR-B Ⅰ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肝血窦受压变窄。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可见脂肪空泡。与AS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肝细胞呈条索状排列,细胞索间见肝血窦,肝细胞圆形,肝脏结构恢复接近正常,脂肪空泡明显减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肝脏中ABCA1、ABCG1、SR-B Ⅰ mRNA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S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家兔肝脏中ABCA1、ABCG1、SR-B Ⅰ mR-NA 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电针治疗组比较,西药治疗组家兔肝脏中ABCA1、AB-CG1 mRNA均略微升高,而SR-B Ⅰ mRNA表达略微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蛋白水平,西药治疗组家兔ABCA1、ABCG1、SR-B Ⅰ蛋白含量均略高于电针治疗组(P<0。05)。结论 电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组织的脂质代谢,促进AS家兔肝脏ABCA1、ABCG1、SR-B Ⅰ mRNA及蛋白的表达,治疗效果接近于阿托伐他汀钙,证明电针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针刺胆固醇逆转运受体

    麦冬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小鼠TRPA1、SP、CGRP的影响

    刘楠楠郭百慧王晓溪王欣...
    185-189,后插61-后插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麦冬通过调节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1,TRPA1)、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鼠咳嗽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分子相互作用(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core)技术检测麦冬与咳嗽因子TRPA1的亲合力,并采用体内药效学加以验证。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喷托维林组、麦冬高剂量组、麦冬中剂量组、麦冬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BALB/c小鼠通过鼻腔滴入20 μL 106CCU肺炎支原体进行造模3 d,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7 d。引咳实验观察各组小鼠3 min内咳嗽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TRPA1、SP、CGRP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TRPA1、SP、CGRP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麦冬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咳嗽次数;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支气管及肺泡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塌陷,而麦冬给药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麦冬高剂量组和中剂量小鼠肺组织TRPA1、SP、CGRP mRNA表达降低。结论 麦冬能够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小鼠肺组织TRPA1、SP、CGRP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

    麦冬Biacore肺炎支原体咳嗽

    基于"骨肉不相亲"理论探讨肌少症与骨关节炎关系

    齐鹏坤侯德才吕艳芳王一品...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骨肉不相亲"中医理论基础上对肌肉减少症和骨关节炎(osteoathritis,OA)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国内外肌少症和OA的大量相关研究文献,从中医理论角度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 肌少症合并骨关节炎的本质在于脾肾功能不足,肾主骨生髓,脾主四肢肌肉,在治疗上,关键是通过"补肾壮骨,健脾生肌"的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传变。结论 为防治肌少症和OA提供新的中医临床和科研思路,尽管对于两者关系的阐述仍需进一步地研究,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切入,将会为中医药治疗肌少症和OA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骨肉不相亲肌少症骨关节炎中医理论

    中医药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袁中杰侯佳丽李洁薇李彬...
    194-200,后插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线粒体在心肌细胞中数量众多,不仅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中心,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形态改变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加重。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可以维持受损细胞内线粒体稳态,发挥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缓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整理和归纳中医药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以期阐明中医药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医药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质量控制心血管疾病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