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解读

    刘晓东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安徽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供应、交货等环节的过程控制,促进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进步,保证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制定了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团体标准《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规程》(T/CASA 004-2021).文章主要从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解读.

    预拌混凝土生产安徽省团体标准信息化管理

    基于BOPPPS模型的"停车场规划"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王凤贤于英
    103-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基于强调闭环和反馈的BOPPPS模型的"停车场规划"课堂教学设计实践.首先,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BOPPPS模型解决此问题的理论内涵,进一步以"停车场规划"为例,围绕BOPPPS模型的六要素完成了教学设计.利用BOPPPS模型对"停车场规划"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城乡规划类以及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BOPPPS教学模型"停车场规划"教学设计师生互动

    "道""术"并重的"城乡规划交通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龚迪嘉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本源的必要途径.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谋划未来城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难以适应.通过理想与信念、规划价值观、学术素养三个维度的思政元素与既有教学内容的隐性融合,以"道""术"并重,培养"德""才"兼备的规划师.文章以"城乡规划交通学"课程为例,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深入剖析对应的课程思政元素,提出多样化的融合方式,并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最后,结合教改的已有成效和不足之处,对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改进提出了若干建议.

    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城乡规划交通学"理想与信念价值观学术素养

    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模式改革探索

    陈正红贺建清陈秋南安永林...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合格工科大学生的重要环节,为有效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效果,文章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基于集中式实习和分散式实习的特点,提出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改革探索,建立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轮换式集中实习—小组式集中实习"的实习新模式,重点探讨了新实习模式的应用过程及其效能评价,可为改革土木工程专业现有的实习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土木工程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实习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以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

    邹久群庞建勇缪海波王晓飞...
    110-11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320名21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分析结果,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特点,以及调研访谈21级土木工程专业新生的认知情况.针对区域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实现产学研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路线和预期效果,以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课程为例展开信息化一体教学模式探讨.旨在提高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扩大内循环,实施信息化的产学研教学模式,以突破区域资源壁垒,引导学生较早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在强化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同步强化,凸显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产学研土木工程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内循环

    土木工程岩土地下方向毕业设计质量实践分析

    安永林贺建清陈秋南岳健...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地下方向毕业设计质量,从毕业设计分组、选题、指导方式、过程控制、答辩等方面介绍了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系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其中,毕业设计分组在大三下半学期的期末开始,分组指导老师负责该组学生的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实际背景为主,与实习工地和以后工作结合;指导方式以指导老师为主,系部老师共同指导.过程控制是建立毕业设计QQ群随时掌握进度和答疑,每周开见面会,要求带上书面的资料进行答疑,并做记录.答辩采取分组答辩与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分普通组和优秀组,优秀组答辩要求做PPT汇报,第一次答辩不通过,采取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重新二次答辩,且论述岩土与地下工程所提出的毕业设计为成绩评定方法.并就目前关于毕业设计中涉及的电算与手算问题、毕业设计重复率的查重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土木工程岩土地下方向毕业设计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CAD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李成涛马文刚陈立朱玉琴...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果将CAD课程的知识框架限定于具体制图软件内,容易使学生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状态,影响学生对软件工作机制的了解、软件的灵活掌握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矢量图、二次开发、CAD与BIM的关系等方面扩展CAD课程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强化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概念以明确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以AutoCAD软件的简单二次开发示例为契机,加深学生对软件内在知识的理解.通过阐述建模中二维与三维的相互依存关系阐明CAD与BIM技术的关联,为学生学习BIM建模做好知识储备.

    创新能力培养矢量图形二次开发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于文静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出发,探索I+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科学定位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证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合三教改革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研究

    张苇杨万斌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合格人才.针对目前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之中,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土力学"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思政目标、深挖课程思政融入点、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详细探究如何将如"盐"般的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无声无息地融于"水"一样的专业知识,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实现育才育德的双重育人目标,同时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课程思政"土力学"教学改革

    "纵向挖掘、横向比较、多向选择"的教学创新实践——以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为例

    石孟良曾磬韩晓娟彭芳...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基于"OBE"理念,以课程设计专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理性逻辑分析能力、感性思维创新能力、空间造型能力和建筑表现能力为目标.从"纵向挖掘、横向比较、多向选择"的教学创新特色出发,树立"课程思政、艺术精神与工程意识协同教学"的新理念,深化"三课堂一网络"的教学新模式,构建"两模块四专题"的教学新内容,完善"激励与弹性"的管理新机制.教学创新将理性知识、感性思维等教学"痛点"问题完美改进,旨在培养学生"提出个性问题、分析共性问题、解决理性问题"的综合思维与持续创新能力,从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工匠意识和职业修养,通过形式的"真",达到建筑的"善",追求艺术的"美".

    纵向挖掘横向比较多向选择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