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杂交水稻品种蓉6优5970高产制种技术

    文绍山焦峻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蓉6优5970是以不育系蓉6A与恢复系德恢5970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稻米品质优和生育期适中等特点.本文综合其亲本特征特性,总结分析了该品种在四川德阳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其母本蓉6A一般配合力高,不育性彻底且米质优;其父本德恢5970花粉量大,恢复力强且配合力好.其高产制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制种基地,根据田块情况选择空间或时间隔离;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期;科学管理秧田,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预防病虫害;调节花期;合理喷施植物激素,适时赶粉以及严格去杂,适时收获等.研究结果为该品种高产制种提供参考.

    杂交水稻蓉6优5970制种技术花期调节

    再生稻"六适三高"栽培技术

    阙兴贵李娟王占伟何英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指导再生稻种植与管理,推动相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本文结合再生稻在湖南常德桃源县的栽培实践,总结分析了其"六适三高"栽培技术的具体要点.该技术通过选择适合品种(选择生育期适宜、综合抗性好、米质优良且周年产量高的水稻品种)、适时播种(确保再生季在寒露风到来前齐穗)、适度密植(大田用种量26.25~30.00 kg/hm2)、适宜管理(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及时收获)、适用机械(选择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械或更换窄履带,以减少稻桩碾压面积)和适当留桩(再生稻出苗受温度、品种特性等因素影响,留桩高度以20~40 cm为宜).结合2020-2023年研究区再生稻栽培现状,通过该技术应用,实现了再生稻生产的高产、高质和高效要求.研究结果为促进再生稻可持续生产提供参考.

    再生稻六适三高留桩高度水稻产量

    皖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李中东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产业是皖南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水稻生产在生产比较效益、基础设施、技术人力和企业带动力4个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水稻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比较效益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复种指数,以耕地保护为重点,发挥优质水稻核心示范作用等途径,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基础设施方面,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提升耕地地力等途径,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技术人力方面,立足科技强农,推广优质品种,强化科技合作,加强技术指导,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企业带动力方面,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广社会化服务,保障生产要素等措施,强化产业发展.以有效确保皖南地区水稻产业良好发展.

    水稻产业水稻种植农田地力科技强农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钱素菊朱红明周萍崔玲...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并根据常见病虫害类型,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玉米生产过程中,土壤养分、光照不足以及水分过多等因素均会导致其病虫害发生.玉米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包括锈病、小斑病、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等;常见虫害包括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和蚜虫等.基于病虫害发生特点、规律及传播途径等,提出清理病株、杂草,选择抗病虫品种以及施用化学药剂、生物菌剂等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结果为玉米大面积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玉米病虫害农业防治化学防治

    皖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现状及策略分析

    翟正美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皖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了该地区夏玉米生产现状,并提出提高其产量的策略.研究区夏玉米生产受高温干旱和涝害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培训、品种选择及播种质量以及田间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生产现状,提出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力度,增强农田的抗灾能力;加强农技宣传培训力度,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播种质量(科学选种、种子处理、合理密植和机械播种),确保出苗齐、匀和壮以及加强田间管理(苗期管理、大喇叭期管理、中后期管理和适期早播晚收),有效增强抗灾能力等提高夏玉米产量的策略.为研究区夏玉米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夏玉米品种选择农业生产效率高标准农田

    不同播期与密度对皖豆40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永宾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皖豆40为材料,比较其在6个播期及22.5万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下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筛选皖豆40推广种植的适宜播期及密度条件.结果表明,生育进程方面,随着播期的延迟,其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随之延迟,全生育期缩短,而密度对其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农艺性状方面,随着播期的延迟,皖豆40的株高及主茎节数逐渐降低,有效分枝和底荚高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有效分枝数先增加后降低,主茎节数逐渐降低,底荚高度逐渐增加.经济性状方面,随着播期的延迟,其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其有效荚数和百粒重先增加后降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降低.产量方面,随着播期或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在6月26日播种、密度25.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423.6 kg/hm2.综合生育进程、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皖豆40适宜播期在6月19-26日,适宜种植密度在24.0万~25.5万株/hm2.

    皖豆40播期密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

    叶片结构优化对宾县地区烟株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毕珊李莹迟鹏颜培强...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叶片结构优化对宾县地区烟株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以龙江911为试验材料,在该地区宁远镇爱国村等5个试验点采取大区试验,分别测定其叶片结构优化(旺长期去除底脚叶4~6片)后的各采样点烟株的株高、叶长和叶宽等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烟碱、氯和总糖等化学成分,并对其香气质、香气量和香型等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片结构优化后的成熟期烟株高度在114.3~117.3 cm;与未进行叶片优化相比,烤烟叶长和叶宽均有所增加,中、上等烟比例、烟叶单价上升,产值明显提高;烟叶结构优化后的中、上部叶烟碱含量以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部叶的糖碱比整体呈增加趋势;烟叶结构优化后的氯含量呈降低趋势,而钾含量则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感官评价总分均有所提高.综上,叶片结构优化后的龙江911烟株生长状况、产值和品质明显提升,中、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更符合工业需求,在生产中可进行叶片结构优化以提升烤烟品质.研究结果为宾县地区采取合理的烤烟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结构优化烤烟化学成分产值感官评价

    外源赤霉素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郭小兰李瀚杨嘉蔚胡进彬...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高丛蓝莓品种L25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喷施浓度为0、25、50和100 mg/L外源赤霉素(GA3),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测定果实成熟后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等外观指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等含量.结果表明,果实外观方面,与CK相比,不同浓度GA3处理的蓝莓果实外观指标有所提升,以100 mg/L GA3处理的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较大,较CK分别增加了10.0%和1.6%;内在品质方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量与CK基本相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50 mg/L GA3处理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CK增加15.1%和66.3%,100 mg/L GA3处理的花色苷含量较CK增加28.4%.综上,适宜的外源GA3对蓝莓果实的外观和品质均具有提升作用,以50、100 mg/L GA3对其品质提升效果较佳.

    外源赤霉素蓝莓果实品质花色苷

    饲料添加剂地顶孢霉培养物质量稳定性探究

    徐娟娟袁海童守礼周群...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饲料添加剂地顶孢霉培养物质量的稳定性,本研究对其进行温度(60和40℃)、湿度(25℃,90%±5%和75%±5%)和光照(4 500±500)lx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测定其水分、粗蛋白和腺苷含量,及微生物指标并确定其有效期.结果表明,高湿放置10 d,样品水分明显上升,高温、高湿及光照对样品粗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下放置10 d,样品腺苷含量下降;加速试验表明,在温度(40±2)℃、湿度65%±5%条件下贮存6个月,样品的水分、蛋白质含量及微生物指标无明显变化;腺苷含量有小幅下降;长期试验表明,在温度(25±2)℃、湿度60%±10%条件下贮存24个月,样品的水分、蛋白质含量及微生物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腺苷含量存在小幅下降,但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综上,综合考虑现实条件,地顶孢霉培养物包装材料应选择避光材料,贮存条件建议在25℃以下,避光、密封于干燥处,运输过程则避免高温、高湿和强光直射,产品有效期12个月.

    地顶孢霉培养物质量指标微生物指标稳定性

    速蘸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扶芳藤插穗生根的影响

    王金成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速蘸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速蘸时间5 s,浓度500、1 000、1 500和2 000 mg/L),研究其对扶芳藤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率方面,各浓度处理的扶芳藤插穗生根率均为100%;根长方面,速蘸2 000 mg/L萘乙酸的平均根长最长,为1.2 cm,CK的平均根长次之,为1.1 cm;根量方面,速蘸2 000 mg/L萘乙酸的插穗生根数为156条,其平均根量最多,为8条.综上,速蘸2 000 mg/L萘乙酸对该林木插穗生根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扶芳藤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参考.

    扶芳藤硬枝扦插速蘸萘乙酸生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