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宛晓春

双月刊

1672-352X

ahnydxxb@163.com

0551-5786705,5786369

230036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被6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它们分别是: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文摘》(CS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国际农业文献检索(AGRIS International),同时被国内万方、同方、《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农业文摘》等十几家数据库及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与生活力研究

    郭锐密孝增王华斌夏小波...
    33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茶树品种之间花粉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力变化,以7个茶树品种为试材,进行花粉形态结构观察及其随培养时间增长萌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 表明:(1)7个茶树品种花粉均呈左右对称,具有3个萌发沟,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萌发沟长度、宽度以及延伸比例呈现多样性,赤道面观呈椭圆形和棱锥形,极面观呈圆形和近三角形;外壁呈现光滑瘤状和粗糙瘤状,且部分品种花粉表面有穿孔.(2)在24 h的培养时间内,7个茶树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均呈“S”型曲线增长,且基本上在1、3和5h呈现显著性差异增长,到7h接近萌发峰值.其中,柿大荼黄种、龙井43、福鼎大白茶的花粉萌发率较高,而云抗10号的花粉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对中国种舒茶早(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Shuchazao')与阿萨姆种云抗10号(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Yunkang 10')的花粉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发现它们在4℃和-20℃温度下的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在180d的贮藏时间内,舒茶早与云抗10号分别在-80℃与-20℃的贮藏温度下对其花粉活力的保存更适宜.

    茶树花粉形态生活力贮藏温度

    间作鼠茅对茶园杂草抑制效果和茶叶品质与产量指标的影响

    张永志王淼高健健舒先飞...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作是茶园生态抑草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四年生的茶园中间作鼠茅,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显示,茶园间作鼠茅可以显著地降低杂草的发生,其中,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9%左右.与清耕相比,间作鼠茅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了65.00%、49.19%和95.54%.间作鼠茅均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其中氨基酸增加最明显,增加了49.8%;间作鼠茅明显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百芽重.结果 表明间作鼠茅有望成为一种生态的茶园抑草方式.

    鼠茅杂草抑制效果土壤肥力茶叶品质

    安徽东南和西部地区茶叶中高氯酸盐含量分析

    张南张根荣焦卫婷花日茂...
    345-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氯酸盐已成为茶叶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安徽东南和西部地区两地茶叶主产区50份茶叶样品中的高氟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同时监测了西部地区不同部位荼鲜叶中高氯酸盐含量.结果 表明,茶叶样品中高氯酸盐含量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总体茶叶是安全的;茶鲜叶中老叶的高氯酸盐含量约为嫩芽中的17倍,荼鲜叶中高氟酸盐主要富集在老叶部位.

    茶叶高氯酸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安徽

    模糊数学评价与响应面结合优化老北京豆汁儿的发酵工艺

    袁钰李静罗红霞邓毛程...
    349-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对豆汁儿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为克服感官评分法主观性和片面性对结果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进行进一步验证分析.通过豆汁儿发酵对其菌种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豆汁儿中存在粪肠球菌分离株(Enterococcus Faecium isolate);豆汁儿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37℃和液料比为8∶1 g·g-1.

    豆汁儿发酵模糊数学16SrDNA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青弋江水系光唇鱼群体遗传变异

    胡玉婷段国庆周华兴凌俊...
    356-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长江支流青弋江水系光唇鱼的群体遗传变异,基于微卫星标记分析其5个采样点共105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光唇鱼5个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5.250~8.37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80~4.41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18~0.67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69~0.77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9~0.699、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1.359~1.566.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0.116~0.322)较小,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一致表明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秧溪河和浦溪河群体、麻川河和泾县群体分别聚为一支,最后与旌德群体聚在一起.这是由于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其栖息地之间距离远近显著相关.

    光唇鱼青弋江微卫星遗传变异

    基于线粒体DNA分析青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谢启明李卿青陈甜甜李西雷...
    362-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安徽省养殖青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与D-loop区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滁州、怀远和无为3个青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并评估突变、环境选择和基因流等因素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 显示:3个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d> 0.5,Pi> 0.05);群体间出现了高度分化(Fst>0.15),但是仍有遗传背景交叉;Cytb基因与D-loop区分别检出9个和41个变异位点;群体间基因交流明显(Nm>1);受到纯化选择作用(Ka/Ks=0~0.099).

    线粒体DNA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遗传多样性Cytb基因D-loop区

    GDFs基因家族候选基因对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的影响

    魏岳谭美芳唐维国武艳平...
    368-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崇仁麻鸡差异性状的重测序结果,将生长分化因子(GDFs)基因家族作为候选基因,筛选与崇仁麻鸡生长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结果 发现,GDF-2、GDF-8和GDF-10基因的多态位点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GDF-2和GDF-10基因的单倍型H3H3为劣势单倍型组合可以选择淘汰.研究结果表明,GDFs基因家族候选基因对崇仁麻鸡的生长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崇仁麻鸡GDFs基因家族生长性状分子标记

    星斑川鲽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

    李振通田永胜唐江成美玲...
    37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星斑川鲽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首先,于室温条件下采用玻璃化液五步平衡法处理星斑川鲽的尾芽期胚胎30 min,比较分析分别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海藻糖的4种不同玻璃化液(PMG3G、PMG3F、PMG3S、PMG3T)的毒性,发现含有海藻糖的玻璃化液(PMG3T)对尾芽期胚胎的毒性最小,胚胎的成活率与孵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00%±5.43%和50.00%±4.53% (P<0.05).其次,分析玻璃化液PMG3T对星斑川鲽囊胚期至出膜前期7个时期的胚胎的毒性,发现尾茅期胚胎和心跳期胚胎经处理后成活率较高,分别为69.33%±6.43%和72.67%±3.94% (P<0.05),但心跳期胚胎的孵化率较高,为65.33%±3.91% (P<0.05),尾茅期胚胎次之,说明心跳期胚胎对PMG3T的耐受能力相对于尾芽期胚胎更好,更适宜进行胚胎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实验.最后,采用玻璃化液PMG3T对心跳期胚胎进行-196℃冷冻实验,发现所处理的60粒胚胎中有7粒成活,可漂浮水面,继续培养后可见进一步发育,但未孵化出膜.另外,将100 mL未受精卵(未经玻璃化液处理)置于-20℃,分别在冷冻5~70 min时取出10 mL复温并进行授精,结果显示,冷冻5 min的卵的受精率为89.83%±6.51% (P>0.05),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受精率越来越低,冷冻70 min时受精率为3.71%±1.27%,畸形率越来越高,在冷冻70 min时达到100%.本研究筛选出比较适宜的玻璃化液、低温耐受性较高的胚胎发育时期,为星斑川鲽胚胎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和种质的长期保存和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星斑川鲽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

    贮藏温度对草鱼片冰温保鲜的影响

    蔡广来万金庆童年
    380-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延长冰温贮藏草鱼片的贮藏期,通过盐浸和冰温真空脱水的方法降低鱼肉冰点,从而降低冰温贮藏温度.将新鲜草鱼片用4%盐水在-0.5℃下浸渍10 h,然后冰温真空脱水至60%±1%含水率(冰点为-4.2℃),设定了2组冰温组,T1组贮藏温度设定为(-0.5±0.5)℃:T2组为(-3.5±0.5)℃,以4℃冷藏组CT作为对照.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其pH值、菌落总数(TBC)、硫代巴比妥酸值(TBA)、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并进行相应的感官评价,探究贮藏温度对草鱼片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通过降低冰点的方法降低贮藏温度,能够减缓草鱼片TBC、TBA和TVB-N的上升速度,显著延长贮藏期.-0.5℃与-3.5℃冰温贮藏的样品贮藏期分别为50 d和60 d,冷藏的样品贮藏期只有30 d.综合分析,-3.5℃贮藏的草鱼片保鲜效果最优,感官最好,其次是-0.5℃.

    草鱼冰温保鲜贮藏温度盐浸冰温脱水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的急性毒性研究

    李诗怡杨靖亚马燕郑雯静...
    386-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对实验小鼠的急性毒性,经腹腔注射实验小鼠不同浓度梯度的TDH(42.0、19.5、9.1、4.2和1.9 mg·kg-1体重,对照组设为PBS),连续观察14 d,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情况及生理反应.实验终止时进行大体解剖,摘取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观测脏器指数,断尾采血并计数血细胞.结果 表明,TDH对昆明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1.0 mg·kg-1体重,小鼠的死亡主要集中发生在注射TDH后的72 h内,并且伴随着腹泻现象.各组存活的实验小鼠在注射TDH后的第5天后,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进食进水.各组小鼠脏器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小鼠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也未见统计学差异.TDH的毒性靶器官是心脏、肺、肾脏、脾脏、胃和肠.TDH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和毒性靶器官及病理学表现可为TDH的进一步实际应用及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资料.

    耐热直接溶血毒素急性毒性副溶血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