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级别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余文芊周丙娟
    47-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南昌市本级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的项目,获取南昌市本级辖区258个行政村的调研数据,并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级别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各类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同时验证模型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模型的准确率和决定系数(R2)均大于80%,且五折交叉验证结果的准确率也大于80%.因子层重要性全域范围内是宏观区位影响度、繁华程度、产业集聚效应、交通条件和区域规划因子比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因子更大;其中,城区受产业集聚效应因子影响最大,而城郊受交通规划条件因子影响最大,且两者受繁华程度和交通条件因子影响也较大.因素层重要性全域范围内是宏观区位影响度最大,其次是繁华程度、交通条件、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规划,而其余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其中,城区受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最大,而城郊受区域规划条件影响最大,其次繁华程度和交通条件也对土地级别质量有较大影响,而宏观区位影响度的影响相对减小.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级别质量影响因素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基于不同权重的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比分析——以元谋县为例

    胡锐刘志伟张雄浩徐志鸿...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对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元谋县土地利用变量为基础,首先分析不同权重矩阵下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基于queen权重矩阵、rook权重矩阵和距离阈值权重矩阵的耕地时空格局演变的空间自回归模型,选取拟合优度、最大似然对数值、赤池信息准则、施瓦茨信息准则、影响因子数量和模型残差空间自相关性等参数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的差异.[结果]2018年元谋县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比3种权重矩阵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发现在同一空间自相关模型中,基于距离阈值权重矩阵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基于同一个空间权重矩阵,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空间相关性与空间权重矩阵有关,基于距离阈值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度最高,解释能力最强,能更好表征云南高原山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演变.

    土地利用空间权重矩阵空间自相关空间自回归模型元谋县

    基于能值分析的湖北省稻虾综合种养环境影响空间差异研究

    史航苗新宇刘海超张晨扬...
    60-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湖北监利县、公安县、潜江市、洪湖市、石首市5个县(市)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并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计算5个县(市)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情况以及相关指标,揭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5个县(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活动尚未对环境造成显著压力,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内部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区如监利、洪湖等依赖自然资源较多,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西北部地区如潜江等则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环境负载率相对较高.

    稻虾综合种养能值分析空间差异环境影响可持续

    绿色木霉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朋朋王源栋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缓解机制.[方法]对前期筛选出一株绿色木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并通过测定绿色木霉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等指标的影响,探讨绿色木霉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24 h黑暗处理下菌落直径显著高于12 h黑暗+12 h光照、24 h光照2个处理;菌株在pH为5时生长最快.添加不同浓度绿色木霉孢子悬浮液后,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干质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PPO活性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玉米在盐碱土壤种植效率提供基础资料.

    绿色木霉生物学特性盐胁迫玉米幼苗生长

    乳酸菌对不同果穗状态全株青贮玉米饲料品质的影响

    田吉鹏程云辉刘蓓一顾洪如...
    72-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乳酸菌添加剂对不同果穗状态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真菌污染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蒸馏水(CK)、植物乳杆菌处理(LP处理,添加量为1×106 CFU/g鲜样)以及布氏乳杆菌处理(LB处理,添加量为1×106 CFU/g鲜样)添加进果穗全包、果穗露顶和果穗露顶穗腐组中进行青贮发酵.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发酵效果.果穗露顶组具有更高的WSC含量和霉菌数量,且相对果穗全包组具有更高的总酸含量、乳酸/乙酸比值和更低的pH.LP处理增加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LB处理显著增加了乙酸含量并降低乳酸/乙酸比值,具有最低的酵母菌数量和最高的有氧稳定性,2种添加剂的使用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和霉菌数量.乳酸菌添加剂的应用对于提升不同果穗状态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并降低真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乳酸菌果穗露顶全株玉米青贮真菌污染有氧稳定性

    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排卵前卵泡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刘林清李庆岗苏世广周梅...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淮猪和大约克猪排卵前卵泡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淮猪和大约克猪各3头的排卵前卵泡,提取RNA,个体独立建库.采用RNA测序技术以及GO和pathway方法对所获序列进行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测序后,获得的淮猪clean reads数分别为85958912、91701082、84448828,其中有效Reads数分别达到98.39%、98.59%、96.04%;获得的大约克猪clean reads数分别为87914166、80480542、85994612,其中有效reads数分别达到98.61%、96.95%、98.80%,测序饱和度良好(证明测序数据真实可靠).结果表明,筛选到上调基因67个,下调基因54个.GO和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繁殖过程、生长过程和代谢过程及WNT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和类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等.[结论]获得了猪排卵前卵泡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到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

    淮猪大约克猪RNA-Seq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野化梅花鹿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研究

    芦光王贝爻曹林薛攀...
    80-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人工饲养梅花鹿在野外适应的情况,2020年5月—2021年7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河南省济源市圈养野化梅花鹿进行了调查.采用公里网格的形式,安放了20台红外相机,共收获3334有效相机日,获取独立照片9669张.成年梅花鹿雌雄比为1.45.共记录到11种集群模式,单只雌体占总数的36.63%,单只雄性占总数的37.41%;多雌集群的比例达到9.07%;幼体单只占比4.92%.在携有幼体的情况中,以单只或多只雌体携幼为主,拍摄到371张独立有效照片,其余2种情况仅拍摄到69张照片.雌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夏季,而雄体携幼主要发生在冬季.梅花鹿的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分别为06:00—08:00和16:00—18:00.冬季的梅花鹿日活动时间段为08:00—16:00,活动峰值在11:00—13:00.春-夏季的重叠系数最大(Δ=0.9350,P<0.01),其次是春-秋季(Δ=0.9134,P<0.01)、冬-春季(Δ=0.8785,P<0.01)和夏-秋季(Δ=0.8760,P<0.01),重叠系数最小的季节是夏-冬季(Δ=0.8214,P<0.01).该研究基于无人为干扰的野外圈养条件下的调查记录,研究了野化梅花鹿的活动节律和集群行为,为梅花鹿下一步野外放归提供了技术基础.

    梅花鹿红外相机技术日活动节律集群行为

    禽多病因气囊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韩倩尤欣郭思桃姜瑞丽...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广东省四会地区某鸡场多病因气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采用形态学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选取3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第1株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荷包蛋"状,第2株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第3株分离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经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分析,3种病原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确定多病因气囊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鸡毒支原体、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命名为SH-MG株、SH-E株和SH-S株.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SH-E株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泰妙菌素产生了耐药性,SH-S株对阿莫西林产生了耐药性,SH-MG株对泰妙菌素敏感.说明禽多病因气囊炎很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鸡毒支原体共同感染造成的,其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泰妙菌素是防治鸡毒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禽多病因气囊炎分离鉴定耐药性鸡毒支原体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寇蛛属部分种类DNA条形码鉴定方法研究

    禹海鑫黄静吴晶钟勇...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内口岸已截获的4种寇蛛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技术扩增这4种寇蛛标本的CO Ⅰ序列,并与GenBank记录的5种寇蛛CO Ⅰ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序列特征,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寇蛛属不同种类间的遗传差异显著,可将该CO Ⅰ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用于寇蛛属不同种类的分子鉴定.

    寇蛛属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系统发育

    多效唑·矮壮素对红叶地肤矮化效果研究

    彭玉辅陈华玲王国行彭火辉...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红叶地肤的矮化效应,培育矮化冠幅饱满观赏型红叶地肤,为提高红叶地肤观赏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红叶地肤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不同的质量浓度进行矮化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株高、冠幅和主茎粗度生长指标.[结果]2种延缓剂和不同的质量浓度对苗高生长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矮化效果来看,多效唑处理中,1000 mg/L对红叶地肤苗高矮化、冠幅和主茎粗度降低效果最好,2000 mg/L次之;矮壮素处理以4000 mg/L对红叶地肤苗高矮化和冠幅降低效果最好,8000 mg/L处理次之.从观赏效果来看,500 mg/L多效唑处理对红羽毛矮化观赏效果最佳,8000 mg/L矮壮素处理次之;2000 mg/L矮壮素处理对早生红火焰矮化观赏效果最佳,2000 mg/L多效唑处理次之.[结论]多效唑和矮壮素均可有效抑制红叶地肤的苗高生长和冠幅生长,提高其整体观赏效果.

    地肤多效唑矮壮素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