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白刺硬枝扦插的影响

    甘晓雪王文舒张斌武王智...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促进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硬枝扦插生根成苗的最佳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组合.[方法]以白刺2~3 年生直径>0.4 cm的木质化枝条为插穗材料,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的扦插对比试验.[结果]不同处理下白刺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总根数、最长根长差异显著;其中NAA 400 mg/L处理下白刺的成活率最高,达57.69%,复硝酚钠400 mg/L处理下白刺的苗高最高,为38.00 cm;IBA+NAA 200 mg/L处理下白刺的总根数最多,为15.00条;NAA-Na 600 mg/L处理最长根长最长,为35.00 cm.[结论]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IBA-K+NAA-Na 600mg/L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高,是适合白刺扦插的最佳处理.

    白刺硬枝扦插生长调节剂NAA-NaIBA-K

    碳中和背景下反季节种植土壤深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李伟吴飞呈张一帆王璟...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市白鹭湾城市公园为例,研究影响园林绿化反季节种植土壤深度的影响,旨在解决种植土处理不同深度对不同类型园林苗木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的2种园林大苗类植物种植土处理深度以100 cm为宜,2种小乔类以50~100 cm 为宜,2 种灌木类以30~50 cm为宜,2种草花类以30 cm为宜.同时,针对不同常绿和落叶植物,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处理种植对其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

    园林植物反季节种植土壤深度城市公园碳中和

    尖叶茶藨子种子无菌苗再生体系的建立

    林丽霞林建忠张雪芹钟赞华...
    115-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尖叶茶藨子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处理及消毒方式获得无菌苗,再以幼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诱导、增殖、壮苗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mg/L GA3 浸泡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可达 66.7%,最佳消毒处理为 75%乙醇30 s+0.1%HgCl2 消毒8 min,污染率为23.3%;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 NAA,增殖倍数为7.5;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0.1 mg/L 6-BA+0.05 mg/L NAA+50 g马铃薯泥;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2.0 mg/L IBA,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条数为6.33.炼苗后,移栽到泥炭土∶椰糠∶珍珠岩体积比为3∶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7.5%.该研究建立了尖叶茶藨子种子组培快速繁育技术体系,适用于尖叶茶藨子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尖叶茶藨子种子组织培养丛生芽快速繁育

    火炬树水浸液对2种草坪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迎梅左郎赵杏花孙耀文...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火炬树果皮和落叶的水浸液(0、0.025、0.005、0.100 g/mL),研究其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的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果皮和落叶的水浸液降低了多年生黑麦草和草地早熟禾种子在土壤中的出苗率、幼苗生长速率、根长、株高和生物量.果皮和落叶水浸液对2 种草坪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0.100 g/mL水浸液对2种草坪草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CK.相同浓度下,果皮的抑制作用强于落叶,且对草地早熟禾的抑制作用强于多年生黑麦草.

    火炬树化感作用黑麦草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

    乡村旅游目的地官方投射与游客感知偏差研究——以苏州林渡暖村为例

    朱琳张青何其全季方芳...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林渡暖村为例,收集官方宣传文本及游客点评为数据源,借助ROST CM等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二者构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异同.结果表明:林渡暖村官方投射与游客感知存在一定偏差,官方营造的是乡野体验、自然教育、亲子娱乐、户外拓展等功能为主的一站式乡野度假目的地,游客则侧重于对自然风光及农业景观的感知;官方着重宣传的体验类项目在游客感知中占比较低,游客对交通食宿等配套服务具有一定需求,但官方在这方面缺少投射;官方及游客对林渡暖村的情感评价都以积极为主,官方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管理服务缺失、景观效果不理想等方面.基于研究结果,从紧抓旅游资源、串联优势业态、完善配套服务3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林渡暖村后续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本文分析官方投射游客感知乡村旅游林渡暖村

    安徽省潜山市民宿经济发展研究

    汪静
    130-13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民宿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发展民宿经济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潜山市民宿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潜山市民宿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潜山市民宿经济发展对策.

    旅游民宿民宿经济潜山市

    5种常用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生长的影响

    刘馨桧郭梅燕李洪亮李前进...
    133-13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5种常用农药分别处理东亚小花蝽卵.[结果]2%苦参碱水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30%噁霉灵水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可以正常孵化、生长;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虽然可以正常孵化,但孵化后48h若虫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20%呋虫胺可溶粒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孵化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卵孵化后48h若虫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田间释放东亚小花蝽期间,要严格控制虫螨腈和呋虫胺的喷施,以免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农药东亚小花蝽孵化率5龄若虫获得率成虫获得率

    高温火焰对幼龄茶园不同叶龄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

    何秀龙冉海燕兰献敏陈仕红...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高温火焰对幼龄茶园禾本科杂草最佳防治时期,进一步优化茶园高温火焰除草使用技术.利用手推式高温火焰除草机在幼龄茶园禾本科杂草2~3叶期、5~6叶期、>10叶期开展高温火焰除草试验,验证高温火焰对不同叶龄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禾本科杂草2~3 叶期、5~6 叶期及>10 叶期处理后 7d禾本科总株防效为 99.05%、98.31%、86.28%,15 d禾本科总株防效为94.68%、81.63%、49.31%,30 d禾本科总株防效为76.16%、74.88%、27.29%.高温火焰对2~3 叶期、5~6 叶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优于>10叶期.高温火焰对禾本科杂草防效随着叶龄期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的茶园,应在低叶龄期进行防除,增加防效,延长防治持效期.

    幼龄茶园禾本科杂草高温火焰除草防效

    新型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VDAL)对烟草花叶病毒抑制作用

    黑雅娅李永亮郭琳琳胡丽杰...
    140-14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新型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VDAL)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植物免疫激活蛋白VDAL对TMV的抑制作用和烟草植株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VDAL对TMV具有较好的体外钝化作用,当钝化时间为90 min时,枯斑抑制率可达到80.76%;喷药 3 次后抑制率为 85.04%,且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1.26倍.[结论]VDAL可能通过对病毒的钝化作用并诱导烟草植株产生防御反应,进而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

    烟草花叶病毒维大力半叶枯斑法分光光度法过氧化物酶

    春结球甘蓝"绿峰二号"氮磷钾硼锰铁养分平衡分析

    王冬群成美玲章余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水平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结球甘蓝"绿峰二号"对氮、磷、钾、硼、锰和铁6 种元素吸收利用特点,为结球甘蓝化肥减量增效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缺素试验发现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磷肥或钾肥并不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反而会减产;施氮肥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从不同施肥水平来看,呈现出施肥越多结球甘蓝产量越高的特点,但增产幅度逐渐降低.结球甘蓝"绿峰二号"N、P、K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 13.39∶8.00∶29.86,B、Mn、Fe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 52.28∶83.36∶158.01.当目标产量70 392 kg/hm2,N、P2O5、K2O施入量达91.03、55.67、210.24 kg/hm2,B、Mn、Fe施入量达57.44、85.58、171.53 g/hm2 时,就可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NPK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30.33、11.10、6.44 kg/kg.

    结球甘蓝施肥量养分平衡NP2O5K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