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埃里希·凯斯特纳的《乌尔苏拉悬在空中》为例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

    官青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的代表作已于1999年引入国内,2017年出版典藏系列.目前国内对凯斯特纳乃至儿童文学的翻译标准研究甚少.本文以对《乌尔苏拉悬在空中》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儿童文学的翻译步骤、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认为儿童文学翻译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应以符合儿童的审美价值为导向.

    凯斯特纳儿童文学翻译儿童审美价值

    鲁迅的翻译观

    王亦鑫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上屡屡可见.但与此同时鲁迅在翻译领域也同样十分活跃,他一生翻译了大量的作品,主要是翻译日文作品和俄文作品以及通过日文译文二次翻译一些西方作品.他有自己独到的翻译观,但其作品存在多次转译,准确性值得商榷,加上其翻译的作品比较生硬难懂,在翻译领域是个十分有争议的人物.

    归化异化翻译观

    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沈晚双贾晓云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翻译概论》章节的翻译,具体探讨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求更清晰完整地理解在非文学翻译中平行文本的具体作用.

    平行文本非文学翻译语言学

    从目标读者差异看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刘鑫
    83-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成长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因此,对于其作品的翻译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国内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并不多,加之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本文从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目的论出发,指出译者应当如何从目标读者角度出发考虑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进而提高儿童文学翻译者的质量.

    功能目的论目标读者成人读者儿童读者儿童文学翻译

    基于错误分析理论的纠错策略

    李红梅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错误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犯错是非常普遍且不可避免的现象,对错误的系统分析已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焦点.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纠错则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倾心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错误分析理论的视角简述了二语习得者所犯错误的类型及其成因,同时探讨了教师针对各类错误采用的纠错策略.

    错误错误类型错误分析纠错策略

    浅析唐月梅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以《金阁寺》的中译本为例

    俞志红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月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翻译了很多日本文学方面的著作,为中日两国进一步进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阐述唐月梅翻译实践,深入了解唐月梅忠实于原文的翻译风格,但过于忠实原文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本文通过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作品《金阁寺》的中译本,分析唐月梅译本中的"得"与"失".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大家研究唐月梅翻译风格提供一定的帮助,强化翻译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唐月梅翻译风格忠实原文《金阁寺》

    日语科普类文献翻译策略

    刘璐姜丽萍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普文献是与科学技术普及有关的书籍,所面向的人群是普通大众.其语言特点是简洁明了、准确无误且以短句为主.在翻译此类文献时,要善于把复杂的科学理论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使一般读者能够大体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浅出.因此如何准确简明地将原文本翻译成文,对于每一个译者都是一个必须要引起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标题的翻译、长句的处理两个方面来简述日语科普类文献的翻译对策.

    标题长句科普类文献

    《四世同堂》中"似的"比况短语研究

    雷丽霞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助词"似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有从"似的"的来源、词性、意义以及"似的"比况短语的不同表达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类型、应用、作用和句法功能四个方面考察了《四世同堂》中的"似的"比况短语.

    《四世同堂》似的比况短语

    英语than连—介转变历时研究

    朱梦娜罗思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语法化理论,采用历时研究方法,借用《牛津英语词典》(OED)以及美国近当代英语语料库(简称COHA),旨在研究英语than的连—介历时演变路径以及发生该演变的原因.研究发现:第一,英语than存在着"从属连词→介词→并行使用"这样一个历时演变过程;第二,than在古英语时期作为连词使用,其介词用法最晚出现于16世纪,之后与其连词用法并存;第三,英语than在连—介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语法化的历程.

    than连—介历时研究语法化

    《罗生门》楼适夷译本的"得"与"失"

    王萌萌孙传玲
    97-9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生门》是近代新思潮派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在中国深受读者青睐.从鲁迅开始到现在,此书在中国出现过不少译本,各译本的翻译风格以及翻译观各不相同,而译者对词汇的把握和对句式的翻译极大地体现了译本的翻译特色.楼适夷和鲁迅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两人之间的翻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以《罗生门》为例通过对比鲁迅、楼适夷两位译者的译文来看楼适夷译本的"得"与"失".

    罗生门楼适夷鲁迅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