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药
安徽医药

刘自林

月刊

1009-6469

ahyyzz@126.com

0551-6467261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金寨南路811号安粮国贸中心

安徽医药/Journal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安徽省药学会主办的医药综合类科技期刊,1997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6-175。读者对象主要是医学、药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作者,各级临床医师、药师、制药界科技人员。辟有综述、药学研究、药物分析、药物与临床、临床医学、医院药学、药品不良反应等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期刊奖及编校质量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豆豉中10种生物胺含量

    柯红梅李春雨王杨杜姣...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豆豉中10种生物胺含量,为评估淡豆豉中生物胺的安全性提供数据.方法 2023年6―8月,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检测淡豆豉性状和含量(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对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淡豆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生物胺含量,以Agilent 5 TC-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流速0.8 mL/min.结果 20批淡豆豉有3批次不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17批次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淡豆豉均检出酪胺、尸胺及腐胺,均未检出多巴胺;每批淡豆豉至少含有5种生物胺.不同批次生物胺总量差别很大,范围为27.688~8 936.9 μg/g.样品中各生物胺含量范围为:色胺0~343.6 μg/g、2-苯乙胺0~1 067 μg/g、腐胺12.42~1 819 μg/g、尸胺2.278~4 812 μg/g、组胺0~320.3 μg/g、5-羟色胺0~11.94 μg/g、酪胺4.936~2 684 μg/g、亚精胺0~185.9 μg/g、精胺0~28.64 μg/g.结论 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部分淡豆豉中组胺、酪胺、2-苯乙胺的含量超过了最大推荐限量,6批(35%)生物胺总量超过了研究建议值,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淡豆豉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安全性

    瓣环与左室流出道椭圆率比值及瓣环离心指数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病人围术期预后的影响

    吴国良朱嘉俊赵龙陈清杰...
    274-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主动脉根部因素[瓣环与左室流出道(LVOT)椭圆率比值、瓣环离心指数]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AVS)病人围术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AVR治疗的AVS病人110例,根据病人瓣环离心指数与瓣环形态的关系,分为离心指数<0.1组65例及离心指数≥0.1组45例,同时根据病人瓣环与LVOT形态的相似程度将病人分为瓣环与LVOT椭圆率比值>1组43例及椭圆率比值≤1组67例,分别比较瓣环离心指数、瓣环与LVOT椭圆率比值对病人围手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瓣环离心指数的AVS病人围术期的中/重度瓣周漏率(球囊后扩之前)(15.4%比46.7%,P<0.001)及新发传导阻滞率(32.3%比53.3%,P<0.05)、不同瓣环与LVOT椭圆率比值的AVS病人围术期的新发传导阻滞率(53.5%比3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瓣环与LVOT椭圆率比值>1的TAVR病人有较高的围术期传导阻滞发生率,瓣环离心指数<0.1的TAVR病人有较低的围术期传导阻滞发生率及中/重度瓣周漏率.

    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椭圆率比值离心指数

    尿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原发性IgA肾病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谭云芝邹毅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病人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治的原发性IgA肾病病人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7例).对病人进行预后随访,分为预后良好组(78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采用Pearson和Spearman法分别分析尿HMGB1、IGFBP7水平以及二者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尿HMGB1、IGFBP7对重度原发性IgA肾病以及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尿HMGB1[(6.72±1.02)μg/L、(9.61±2.17)μg/L、(12.51±3.14)μg/L]、IGFBP7[(2.25±0.58)μg/L、(5.32±1.26)μg/L、(15.72±3.65)μg/L]水平依次显著增加.预后不良组尿HMGB1[(14.92±4.45)μg/L比(7.62±1.26)μg/L]、IGFBP7[(18.73±3.57)μg/L比(3.15±1.03)μg/L]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得知,尿HMGB1、IGFBP7水平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CRP、PCT和WBC、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HMGB1、IGFBP7是影响重度原发性IgA肾病的危险因素(P<0.05),HMGB1、IGFBP7也是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重度原发性IgA肾病(Z联合比HMGB1=2.41、Z联合比IGFBP7=2.32,均P<0.05).尿HMGB1、IGFBP7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原发性IgA肾病病人预后不良(Z联合比HMGB1=2.33、Z联合比IGFBP7=2.12,均P<0.05).结论 原发性IgA肾病病人尿HMGB1、IGFBP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自身免疫肾病免疫球蛋白A高迁移率族蛋白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严重程度预后

    电针背俞穴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对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肺康复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陈秋菊刘悦田玉晴
    285-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背俞穴联合体外膈肌起搏(EDP)在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2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EDP治疗,观察组予以EDP+电针背俞穴治疗,比较两组咳嗽反射评分(GFC)、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膈肌厚度、移动度、呼吸功能[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拔管成功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GFC评分较对照组低[(1.71±0.52)分比(2.09±0.51)分],MIP[(82.61±13.03)cmH2O比(69.02±12.35)cmH2O]、MEP[(112.37±17.49)cmH2O比(102.85±16.82)cmH2O]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 4 周后,观察组PaO2[(91.65±9.51)mmHg比(80.37±9.16)mmHg]水平及膈肌厚度[(16.31±2.37)mm比(14.74±2.24)mm]、移动度[(2.44±0.29)mm比(2.20±0.31)mm]较对照组高,PaCO2水平[(42.14±4.03)mmHg比(46.95±4.17)mmHg]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gG、IgA、IgM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2.00%低,拔管成功率69.00%较对照组41.00%高(P<0.05).结论 电针背俞穴联合EDP可促进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肺康复,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拔管成功率.

    卒中气管切开电针背俞穴体外膈肌起搏呼吸功能

    CT血流储备分数、斑块参数及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在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中的价值

    王利王超邱晓晖王亚丽...
    28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斑块参数及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TAG)在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并发现冠状动脉斑块病人186例,共215支病变血管,测量、评估病变血管斑块性质、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血管狭窄程度、TAG以及CT-FF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5支病变血管分为功能性狭窄组(CT-FFR≤0.80)114例和无功能性狭窄组(CT-FFR>0.80)101例,功能性狭窄组斑块长度(28.05 mm比9.30 mm)、斑块总体积(70.41 mm3比12.51 mm3)均高于无功能性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功能性狭窄组混合型斑块发生率高于无功能性狭窄组,钙化斑块发生率则反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轻、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T-FFR与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呈线性负相关(均P<0.001),CT-FFR与TAG间无线性关系.通过血管狭窄程度、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斑块性质、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血管狭窄程度联合指标诊断血管功能性狭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80、0.81、0.58、0.89(P<0.001,P<0.001,P<0.001,P=0.042,P<0.001).结论 血管狭窄严重程度的增加以及混合型斑块(相较于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更易导致血管功能性狭窄.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与CT-FFR呈负相关,TAG与CT-FFR之间无明显相关.另外,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血管狭窄程度多指标联合对血管功能性狭窄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

    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分数斑块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冠状血管造影术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高飞刘素坤刘文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癌胚抗原(CEA)表达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120例LACC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120例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分为A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n=94]和B组[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n=26],比较两组治疗前外周血NLR、CEA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表达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LR和CEA表达水平对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B组比较,A组NLR(2.51±0.24比2.97±0.36)、CEA[(6.84±0.92)μg/L比(8.77±1.03)μg/L]、SCC-Ag[(5.98±1.19)μg/L比(9.06±1.65)μg/L]表达水平明显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高表达、CEA高表达、SCC-Ag高表达、淋巴结阳性、非鳞癌、FIGO分期高是影响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NLR单独预测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AUC为0.81,95%CI:(0.73,0.8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23%、86.17%,最佳截断值为2.96;CEA水平单独预测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AUC为0.86,95%CI:(0.79,0.9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08%、85.11%,最佳截断值为8.06 μg/L;SCC-Ag水平单独预测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AUC为0.88,95%CI:(0.80,0.9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23%、85.11%,最佳截断值为8.28 μg/L;三者联合预测LACC病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AUC(0.94)显著大于 NLR单独预测的(Z=2.61,P=0.009)、CEA单独预测的AUC(Z=2.57,P=0.010)和SCC-Ag单独预测的AUC(Z=1.99,P=0.046).结论 NLR和CEA在LACC同步放化疗有效病人中水平较低,二者联合检测对LACC同步放化疗效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宫颈肿瘤同步放化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癌胚抗原预测价值

    分泌性中耳炎耳鸣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炎症反应的关联性

    刘龙生万玉峰丁绍慧周涛...
    298-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ME)耳鸣症状发生情况及与炎症反应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04例OME病人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10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炎症反应指标及耳鸣发生情况,并根据耳鸣发生情况将OME病人分为耳鸣组(n=19)和无耳鸣组(n=85),比较两组OME病人炎症反应指标,分析炎症反应指标对OME病人耳鸣的诊断价值.结果 OME组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OME组耳鸣发生率为18.27%,高于对照组的4.81%(P<0.05);耳鸣组IL-6、IL-8及TNF-α水平高于无耳鸣组(P<0.05);ROC曲线显示,IL-6诊断OME病人耳鸣的AUC和截断值分别为0.77、4.04 ng/L,IL-8诊断OME病人耳鸣的AUC和截断值分别为0.81、12.41 ng/L,TNF-α诊断OME病人耳鸣的AUC和截断值分别为0.69、3.96 ng/L,三者联合诊断OME病人耳鸣的AUC为0.89,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 OME病人耳鸣发生情况较为严重,IL-6、IL-8及TNF-α均可以用来诊断OME病人耳鸣症状,且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伴渗出液中耳炎耳鸣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

    领悟社会支持在晚期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陈辉
    30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晚期肺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病人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晚期肺癌PICC带管病人84例,分别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癌症生命质量共性部分一般量表(FACT-G)与肺癌附加模板、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价病人的出院准备度、生存质量、领悟社会支持;Pearson法分析上述每2项间的相关性;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领悟社会支持在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并采用Bootstrap法检验.结果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24%;病人出院准备度、生存质量和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112.00±12.50)分、(68.66±10.15)分、(46.00±7.12)分,均处于低水平;病人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领悟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出院准备度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r=0.70、0.52、0.53,P<0.001);病人出院准备度可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P<0.05);病人出院准备度可影响领悟社会支持(P<0.05);领悟社会支持在病人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间有中介效应(P<0.05);中介效应模型路径良好,出院准备度对生存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64,领悟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的间接效应为0.25,总效应为0.89,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8.09%.结论 晚期肺癌PICC带管病人的出院准备度、生存质量、领悟社会支持间存在相关性,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在出院准备度与生存质量间起中介效应.

    肺肿瘤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出院准备度生存质量领悟社会支持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相关性分析

    吴宗汶廖亚周黄乘胜张金华...
    306-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两种原发性肿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同时患有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女性病人92例(双原发癌组).另分别收集近两年该院收治的单发乳腺癌100例(乳腺癌组)及单发甲状腺癌100例(甲状腺癌组),分析双原发癌组的一般特征、肿瘤先发顺序;比较双原发癌组与乳腺癌组一般特征、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及分子分型,比较双原发癌组与甲状腺癌组的一般特征、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情况、甲状腺激素及抗原抗体水平.结果 双原发癌组中,其中乳腺癌先发86例,甲状腺癌先发6例,即绝大多数病人(>90%)乳腺癌先于甲状腺癌;与乳腺癌组相比,双原发癌组确诊时年龄更小,更多处于绝经前状态,肿瘤长径更大,ER、PR更多呈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甲状腺癌组相比,双原发癌组肿瘤发生在双侧的概率增加,且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之间发病相关,ER阳性、PR阳性、年龄小、绝经前状态及肿瘤长径偏大的乳腺癌病人应重视甲状腺的常规检查,而高水平T3、T4的甲状腺癌病人也不应忽视乳腺的可能恶性变.

    肿瘤,多原发性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相关性分析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3、缺氧诱导因子1a水平与过敏性鼻炎病儿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相关性

    何雯许自成承胜男成琦...
    310-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3(Gal-1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过敏性鼻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治疗的过敏性鼻炎病儿69例,根据VAS评分分为轻度组(n=37)及中重度组(n=32),并选取非过敏性鼻炎病儿54例作为非过敏性鼻炎组,以同期体检的49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13、HIF-1α水平,并收集病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过敏性鼻炎病儿血清Gal-13、HIF-1α水平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测血清Gal-13、HIF-1α水平对过敏性鼻炎病情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过敏性鼻炎组及过敏性鼻炎组的血清Gal-13[(39.52±4.96)ng/L、(49.62±6.29)ng/L比(31.55±4.31)ng/L]、HIF-1α水平[(0.45±0.08)μg/L、(1.06±0.15)μg/L比(0.25±0.06)μg/L]显著增加(P<0.05),与非过敏性鼻炎组相比,过敏性鼻炎组的血清Gal-13、HIF-1α水平也显著增加(P<0.05);中重度组血清Gal-13、HIF-1α水平显著大于轻度组(P<0.05);两组病儿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儿的病程、免疫球蛋白(Ig)E、白细胞介素(IL)-4、IL-9、干扰素γ(IFN-γ)以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l-13、HIF-1α水平与V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P<0.05;r=0.68,P<0.05);绘制ROC曲线,血清Gal-13、HIF-1α及联合AUC分别为0.84、0.84、0.94,联合诊断显著优于Gal-13(Z=2.06,P=0.049)、HIF-1α(Z=2.50,P=0.012)单独诊断.结论 过敏性鼻炎病儿血清Gal-13,HIF-1α水平与VAS评分均呈正相关,且血清Gal-13、HIF-1α对于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鼻炎,过敏性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半乳糖凝集素13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