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医药
安徽医药

刘自林

月刊

1009-6469

ahyyzz@126.com

0551-6467261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金寨南路811号安粮国贸中心

安徽医药/Journal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安徽省药学会主办的医药综合类科技期刊,1997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6-175。读者对象主要是医学、药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作者,各级临床医师、药师、制药界科技人员。辟有综述、药学研究、药物分析、药物与临床、临床医学、医院药学、药品不良反应等栏目。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期刊奖及编校质量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锌α2糖蛋白联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风险的预测价值

    杨光才蕊孟秀杰
    314-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锌α2糖蛋白(ZAG)联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癫痫治疗后短期(1周)内再次发作的110例全面性发作癫痫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唐山市协和医院癫痫治疗后短期内未再次发作的110例全面性发作癫痫病人作为对照组.Pearson法分析癫痫短期内再次发作病人血清ZAG和HMGB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的相关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ZAG和HMGB1对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ZAG表达水平[(38.11±4.21)mg/L比(41.76±5.36)mg/L]低于对照组,血清HMGB1表达水平[(6.07±1.63)μg/L比(4.89±0.92)μg/L]高于对照组(P<0.05);癫痫短期内再次发作病人血清ZAG、HMGB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0,P<0.05);观察组治疗前发作频率≥1次/月、多药联合治疗的病人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发作频率≥1次/月、多药联合治疗、HMGB1为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的危险因素,ZAG为保护因素(P<0.05);血清ZAG、HMGB1单独检测预测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8,0.77);0.73,95%CI:(0.69,0.77)],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9,95%CI:(0.75,0.83),优于血清ZAG、HMGB1各自单独检测(Z二者联合-ZAG=3.10、Z二者联合-HMGB1=2.75,P=0.002、0.005).结论 血清ZAG、HMGB1表达水平与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癫痫病人短期内再次发作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癫痫锌α2糖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预测价值

    癫痫伴热性惊厥病儿SCN1A、SCN2A基因突变特点及表型分析

    国志郑芳赵鹏军
    319-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SCN1A、SCN2A基因突变相关癫痫伴热性惊厥病儿的表型特征及基因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儿科长期随访的56例接受基因筛查的癫痫伴热性惊厥病儿临床资料,抽取所有病儿及其父母静脉全血进行基因测序寻找发现可疑致病性突变,Sanger测序验证基因突变来源,观察SCN1A、SCN2A基因突变病儿临床特征、临床表型、治疗方案、预后以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56例病儿中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者42例,阳性者14例,其中单纯SCN1A基因突变7例,单纯SCN2A基因突变6例,SCN1A、SCN2A均突变1例.14例基因突变病儿男性6例,女性8例,发作年龄由2 d至2岁7个月,治疗年龄由1个月至3岁;临床特点为智力发育落后11例(轻度7例,中度4例),轻度神经发育落后2例,轻度语言发育落后1例;临床表型为热性惊厥附加症9例,Dravet综合征3例,婴儿痉挛征1例,早发癫痫性脑病1例;癫痫发作类型为阵挛6例,强直4例,失张力2例,强直-阵挛1例,失神1例;发作频率由每日8~12次至每月5~8次,持续时间由数十秒至3 min,治疗方案以丙戊酸、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妥泰、奥卡西平、硝西泮、强的松等单独或组合治疗;8例病儿经治疗后发作控制,6例病儿发作减少.14例基因突变病儿有7例为SCN1A突变,主要突变点位为Chr2,5例为错义突变,1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剪切位点突变;5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例为X染色体遗传;4例来源于母亲,2例来源于父亲,1例来源于新生.6例为SCN2A突变,主要突变点位为Chr2,4例为错义突变,1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非编码区突变;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例来源于母亲,1例来源于父亲,3例来源于新生.1例为SCN1A、SCN2A双突变,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结论 SCN1A、SCN2A基因突变均以错义突变为主,主要由新生变异和遗传变异造成,临床多表现为热性惊厥附加症,SCN1A、SCN2A基因可作为临床早期防治癫痫伴热性惊厥的有效靶点.

    癫痫惊厥,发热性SCN1A基因SCN2A基因基因突变

    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刘丽鸽闫秋月艾婧怡焦如东...
    32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33,NIHSS评分<6分)、中症组(n=39,6分≤NIHSS评分<14分)、重症组(n=28,NIHSS评分≥14分);根据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8,0~2分)、预后不良组(n=32,≥3分);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PPAR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Angptl4[(14.16±3.28)μg/L比(11.52±2.36)μg/L]、PPARγ[(38.54±9.63)ng/L比(26.68±7.48)ng/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且中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Angptl4、PPARγ、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Angptl4、PPARγ、NIHSS评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Angptl4、PPARγ二者联合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结论 血清Angptl4、PPARγ表达水平较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较严重,预后较差,血清Angptl4、PPARγ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预后影响因素,能较好地评估病人预后情况.

    卒中脑梗死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预后

    微波热凝及局部照射治疗对喉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

    刘建光康丽菲赵杰
    329-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及局部照射治疗对喉结核抗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的喉结核病人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2HRZE/4HR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热凝及局部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2、3、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炎症指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3、6个月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32.50%、55.00%、95.00%比12.50%、32.50%、77.50%,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9.50±1.26)d比(10.85±1.69)d]、咽部不适/疼痛[(5.88±1.30)d比(7.73±1.50)d]、咳嗽症状改善时间[(11.50±2.26)d比(13.25±2.31)d]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两组IFN-γ、TNF-α、IL-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热凝及局部照射辅助治疗喉结核能显著缩短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痰菌转阴率,降低机体炎症指标水平,且安全可靠.

    结核,喉微波热凝照射痰菌转阴率炎症

    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夏浩吴俊逸肖耀东封暴...
    33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270例,记录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病人中,50例出现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8.5%,发生时间在术后第5~7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后鞍膈高度变化显著、垂体柄倾斜角度变化程度大、"可测量垂体柄"长度变化大、术后垂体柄倾斜角度小、术后未发生尿崩症以及住院时间长的病人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 手术前后鞍膈高度变化、垂体柄倾斜角度变化和"可测量垂体柄"长度变化在预测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起到重要作用.

    垂体肿瘤迟发性低钠血症神经内镜手术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期间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陈洁张晓丰钟明媚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909例AECOPD病人根据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n=48)和生存组(n=861),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该回归模型对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利用R评估病人年龄与院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年龄[优势比(OR)=1.20,95%置信区间(CI):(1.09,1.31)],前一年住院次数[OR=1.49,95%CI:(1.12,1.97)],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OR=1.07,95%CI:(1.02,1.11)],家庭无创通气[OR=5.92,95%CI:(1.37,25.58)],糖尿病[OR=5.49,95%CI:(1.32,22.77)]是AECOPD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五项独立危险因素预测AECOPD住院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88,0.93),临界值为0.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52.利用分段回归模型进行阈值效应分析,显示最佳拐点年龄为85岁,大于85岁病人病死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OR=2.50,95%CI:(1.40,4.30)].结论 年龄、前一年住院次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家庭无创通气、糖尿病是AECOPD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发现AECOPD病人中有死亡风险的人群,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能会减少住院短期病死率.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死亡危险因素年龄无创通气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经括约肌肛瘘病人肠道微生态、并发症、括约肌功能影响

    刘慧峰姜国丹李南陈长亮...
    34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在经括约肌肛瘘(TSAF)病人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110例TSAF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传统组55例行Lift,Lift-plug组55例行Lift-plug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率及神经源性炎症因子[P物质(SP)、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肠道微生态[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功能指数评分、Wexner尿失禁评分).结果 Lift-plug组手术时间[(20.22±3.34)min比(23.89±4.11)min]、创面愈合时间[(25.50±3.38)d比(30.31±4.56)d]、住院时间[(5.88±0.82)d比(6.42±1.03)d]短于传统组,术后1 d VAS评分[(2.41±0.35)分比(3.02±0.42)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 d Lift-plug组血清SP、NGF、PGE2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 d、3 d 两组D-乳酸、血浆DAO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Lift-plug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尿失禁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Lift-plug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ft-plug术治疗TSAF病人可优化手术,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减轻早期疼痛,改善括约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直肠瘘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肠道微生态神经源性炎症因子并发症

    血清白细胞介素-38、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儿肺功能、气道炎症的相关性

    赵波向超杜雪梅徐建英...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病儿血清白细胞介素-38(IL-38)、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sCD163)水平与肺功能、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20例哮喘病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48)、中度组(n=44)、重度组(n=28),收集病儿的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儿血清IL-38、sCD16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采用多重潮气呼吸法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并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组间差异.Pearson法分析血清IL-38、sCD16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气道炎症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38、sCD163与哮喘病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病儿血清IL-38水平[(76.78±16.39)mg/L、(63.54±15.23)mg/L、(51.82±13.67)mg/L]逐渐降低,sCD163水平[(62.37±15.42)ng/L、(73.15±17.21)ng/L、(82.97±18.64)ng/L]逐渐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病儿FEV1、PEF、FEV1/FVC逐渐降低,血清TNF-α、IL-17水平及FeNO逐渐升高(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38与FEV1、PEF、FEV1/FVC呈正相关,与TNF-α、IL-17、FeNO呈负相关;血清sCD163与FEV1、PEF、FEV1/FVC呈负相关,与TNF-α、IL-17、FeNO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38、sCD163是哮喘病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IL-38、sCD163水平与哮喘病儿的肺功能及气道炎症均存在一定相关性,是病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可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哮喘白细胞介素-38可溶性清道夫受体163肺功能气道炎症

    血清circ核因子Ⅰ/Ⅹ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

    王科程程德均张鑫杜怡颖...
    353-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circ核因子Ⅰ/Ⅹ(Nfix)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于三二〇一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三二〇一医院体检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circNfix表达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和二维平面图检测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ircNfix表达与NT-proBNP、TNF-α、心肌重构和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Ⅰ~Ⅱ级血清circNfix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62±0.14比1.01±0.23,P<0.05),Ⅲ级0.49±0.12和Ⅳ级0.19±0.05表达水平依次显著低于Ⅰ~Ⅱ级(P<0.05);观察组Ⅰ~Ⅱ级NT-proBNP[(9.32±2.14)μg/L比(5.73±1.11)μg/L]和TNF-α[(35.27±10.24)ng/L比(24.94±6.58)ng/L]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12.90±2.78)μg/L、(54.84±12.29)ng/L]和Ⅳ级[(15.76±3.06)μg/L、(92.93±16.69)ng/L]表达水平依次显著高于Ⅰ~Ⅱ级(P<0.05).观察组Ⅰ~Ⅱ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显著高于Ⅲ和Ⅰ~Ⅱ级(P<0.05),而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心排血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级显著低于Ⅲ和Ⅰ~Ⅱ级(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观察组血清circNfix表达水平与NT-proBNP、TNF-α、LVEDD、LVPWD和LVMI呈负相关(P<0.05),而与CO和LVEF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circNfix低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circNfix表达量降低,并与心肌重构和心功能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环状RNAcirc核因子Ⅰ/Ⅹ心肌重构心功能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sFlt-1、TIMP-1在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

    许立云刘翠霞徐连芸张振杰...
    358-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病人93例,子宫腺肌症病人67例.对所有病人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Flt-1、TIMP-1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sFlt-1、TIMP-1水平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价值;四表格法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sFlt-1、TIMP-1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价值.结果 子宫肌瘤病人血清sFlt-1[(1.34±0.25)μg/L比(1.65±0.27)μg/L]、TIMP-1[(135.28±7.63)μg/L比(144.72±7.85)μg/L]水平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症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sFlt-1水平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AUC为0.79,灵敏度为61.19%,特异度为87.10%;血清TIMP-1水平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AUC为0.86,灵敏度为64.18%,特异度为93.5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93例子宫肌瘤病人中,82例确诊,11例误诊;67例子宫腺肌症病人中,45例确诊,22例误诊,其诊断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灵敏度为67.16%(45/67),特异度为88.17%(82/93),准确度为79.38%(127/16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57,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sFlt-1、TIMP-1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灵敏度为97.01%(65/67),特异度为86.02%(80/93),准确度为90.63%(145/160);三者联合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0.81,P<0.05).联合检测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sFlt-1、TIMP-1单独诊断(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sFlt-1、TIMP-1在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