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曹大文

双月刊

1671-9247

xbskb@ahut.edu.cn

0555-2311674

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安徽工业大学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正确方向,开展社科研究,注重期刊质量、办出自身特色”为办刊宗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交流和推广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学术性、导向性、可读性为一体,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为推进高等教育和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辜鸿铭译者惯习研究——以《论语》英译策略为例

    张浮凌雷鹏飞
    50-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框架,以辜鸿铭译者惯习为研究对象,考察其《论语》英译实践,探究辜鸿铭在学习、工作及社会经历中形成的译者惯习及其对翻译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辜鸿铭自身独特的社会经历,促使其形成了精研国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注重读者阅读体验、忠实原作的译者惯习;这些译者惯习对翻译策略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灵活采取解释性翻译、适应性翻译、概略性翻译等.

    社会实践理论辜鸿铭译者惯习《论语》

    黄山市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译写现状调查及规范化建设路径

    冀倩李恩文石铃凤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田野调查法,收集了黄山市5A级景区公共标识语语料,总结归纳了景区公共标识语外语译写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外语标牌尤其是多语标牌覆盖率不高;公共标识语英文译写质量堪忧,主要存在译名不一致、拼写不规范、中式英语、胡乱翻译、欠额翻译和过度翻译等问题.建议从发挥政府的顶层推动作用、重视多部门和行业协作、倡导全员参与三方面进行建设和优化,从而提升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黄山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其打造成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黄山市旅游景区公共标识语规范化建设

    考研反拨效应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

    谢艳军王俊凯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研对普通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都有反拨驱动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普通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以及考研英语备考实践等,发现考研对普通高校本科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高校应提升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方法、供给更多自主学习教师支持、创造适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以期助力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考研反拨驱动

    混合式教学赋能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研究:现状、逻辑与进路

    孟冬永焦良欣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教学如何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在与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育生态融合、思政资源供给、学习共同体建立等方面存在不足.课程教学模式依托SPOC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学设计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设置融合思政教育的三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优化思政元素的供给,教学方法以项目式学习法推动思政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评价突出思政引导功能,较好地实现了思政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顺应了课程思政信息化教学的潮流,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SPOC日本社会与文化

    适应新工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逻辑、困境、进路

    朱玉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形成科学素养的核心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理念创新不足、内容更新缓慢、方法传统单一、思政融入不深、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高等数学教学应遵循课程改革的顶层逻辑、底层逻辑、实践逻辑,学科逻辑,针对问题和困境,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一是完善顶层设计,重塑课程目标;二是深化思政融合,提高育人实效;三是突破传统经典,重构内容体系;四是注重特色教学,构建突出个性培养的多元教学模式;五是走出思维惯性,改革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新工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探索

    储岳中张学锋刘恒程泽凯...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向低年级大学生开设,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课程教师应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注重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进而有效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

    互联网+OBE理念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

    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周红伟白凤梅王永强李永涛...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有效载体和创新能力培养流于形式等共性问题.通过导师指导建立学生成长共同体,搭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支撑的舞台、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擂台,构建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强化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长共同体创新教育载体学科竞赛

    面向新工科的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课程建设探索

    葛雪祥张毅张莹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探讨了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相匹配的课程建设策略.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革新,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多教师授课制度以及形成性评价手段等融入课程建设中,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

    课程建设无机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工科课程思政

    非材料专业材料制备与合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孙桂林陶素芬夏云进吕宁宁...
    79-8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制备和合成作为非材料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理论性较强.教师应在有限课时内,通过改革教学方式、优选教学内容,并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材料制备与合成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

    车辆系统建模虚拟仿真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

    牛礼民张国涛贾丰源李明丽...
    81-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要求,为适应"互联网+高等教育"和"智能+高等教育"的现代信息技术新形态,加快建设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形态教学资源,对车辆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案例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发出车辆系统动力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模型案例.通过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车辆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车辆工程案例教学虚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