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顺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顺学院学报
安顺学院
安顺学院学报

安顺学院

李建军

双月刊

1673-9507

asxyxb@yahoo.cn

0853-2214795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学院路25号

安顺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安顺学院学报》前身为《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曾用名《安顺师专学报》,创刊于1983年;1999年3月由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公开发行刊物;2007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4月,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2003年起,先后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长期以来,学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遵守出版管理法规和办刊宗旨,提倡严谨求学的学风,倡导探索争鸣,严格把好政治思想关和学术质量关。近年来,经过编辑部不断努力,来稿范围扩大,稿件内容丰富,作者层次提高,绝大多数为高校高、中级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了提高学报的学术档次,专门特约刊登省内外著名学者专家的文稿。学报版式新颖,栏目鲜明,富有特色,讲求编排技巧,注意稿件编校质量,严格按照编排规范编排稿件。在省内外同级学报中,《安顺学院学报》学术质量和编排质量反响较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初征南之役前后西南土司的态度与明廷应对

    张金奎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朝立国之初,西南地区暂时未被纳入武力收入版图的范围,云南梁王和巴蜀明夏政权继续割据,元代在当地设置的土司土官因此对明廷的态度颇为暧昧.征南之役发动后,各土司的真实态度暴露无遗.战后,出于大局考虑,明廷并没有完全按照战争中的表现论功行赏,而是综合考虑各土司的态度、在地方的影响力、与周边土司的族属关系等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了保留部分土司,改设土府州县、军民府以及在潜在威胁较大的地区设置常驻卫所军等应对政策,迅速稳定了当地局势并为后续的进一步系统治理确立了政策导向.

    征南之役土司军民府卫所

    屯堡寨门历史文化内涵探析——以安顺市普定县下坝寨门为例

    严再雨陈玉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屯堡村落以石头为原料堆砌的单体和群体建筑高大坚固,其中,屯堡寨门作为单体建筑在屯堡建筑中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笔者通过对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下坝村寨门建筑的实地调研和勘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首先对寨门概况进行描述,随后分析寨门建筑选址、建筑风格以及装饰题材,旨在进一步挖掘屯堡寨门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屯堡建筑下坝寨门功能文化内涵价值

    论贵州屯堡地区乡村文化治理的新路径——以地戏进校园为例

    杨光秀袁迎春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顺市地戏进校园的案例将民间力量与官方力量融合,形成互补效应,形成家、校、社在文化治理上的良性互动,走出了屯堡地区乡村文化治理的新路径:民间文化主体的自发参与是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的内生动力;官方权威部门的主动参与是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的外部动力;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文化治理的有效路径.安顺地戏进校园的实践经验,为屯堡地区乡村文化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乡村文化治理地戏进校园屯堡地区文化自信

    基于修正IPA方法的乡村旅游产品价值提升策略研究

    陈文强王免洪美玉苏彩婷...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依托其独特资源优势迅速发展,成为驱动乡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提升与转化,尤其是美学、文化、功能、社会及情感等价值的优化,已成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核心.因此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应根据重点改进、逐步提升、适度调整、优势保持四大策略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修正IPA乡村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价值

    高速铁路、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协同研究

    张林孙永权王铎融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对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进而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影响.通过选取我国30个省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聚类分析、趋势预测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分析2013-2022年间不同区域高速铁路、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延伸,为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创造了必要条件,两者协同融合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体现出高铁、旅游与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显著,但区域间高铁与旅游的协同效应并不一致,导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建议不同区域推动高铁建设投运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科学统筹高铁线路的布局规划,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依托国家引导支持高铁与旅游融合协同发展,以期助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提升.

    高速铁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协同发展

    场景理论视域下民族村寨旅游沉浸式体验生产机制研究

    宋育典孙小龙秦彬朦肖欢欢...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村寨旅游地是游客体验民族文化、追求淳朴民风的民族风情旅游地,近年来受到多数游客的追捧.然而,民族村寨旅游也面临着"千寨一面"的问题,使游客难以获得沉浸体验.笔者以贵州省民族村寨旅游者为调查对象,利用自我主导式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围绕物境体验、情境体验、意境体验构建的体验场景对感知价值和沉浸体验以及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的中介机制,提出营造民族村寨旅游地游客沉浸体验场景和提升其满意度的建议.

    场景理论民族村寨沉浸体验生产机制

    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路径研究

    熊小四李慧敏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基于黔南州少数民族村寨的实地调研,发现了部分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亮点,但农文旅资源结合发展不足,"软法"与"硬法"匹配不足,"信息网络"治理不够等仍然制约着一些少数民族村寨的治理成效.因此,应激活少数民族村寨特色资源助推优势产业发展,推动村寨治理主体转变治理理念,促进村寨基层治理智慧化和"自治、德治、法治"的有机融合,同时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化治理"的组织体系,提升少数民族村寨治理现代化的靶向性.

    少数民族村寨基层治理现代化协同治理

    嵌入理论视角下新乡贤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枫源村的实证分析

    安玉红方军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嵌入性理论,通过新乡贤的认知、政治和关系嵌入,从新乡贤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政府支持、村庄认同三个维度构建新乡贤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浙江省枫源村的实地调查以及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新乡贤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新乡贤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政府支持、村庄认同能够正向影响乡村治理绩效.

    新乡贤乡村治理治理绩效

    仲肯与东郎:《格萨尔》与《亚鲁王》的诵唱者比较

    张波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苗族史诗《亚鲁王》都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优秀的口传文学作品,通过比较两部史诗诵唱者在诵唱习得、传承过程中的差异,尤其是对诵唱者在社会文化生境中发挥的文化功能、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社会地位等进行多维考察,探究藏、苗史诗在诵唱传统与传承上的内外关联,对促进《亚鲁王》研究大有裨益.

    《格萨尔》《亚鲁王》诵唱者传承比较

    关于苗语歌谣记音与规范苗文问题的几点思考

    吴正彪李婷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苗语方言、次方言和土语比较复杂.20世纪50年代创制的四种苗文拼音文字方案仅满足局部地区的使用者,对于苗族非标准音区的多数人而言,规范苗文的推广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使用苗文对各地苗语歌谣记音时由于地方读音与规范苗文的读音存在很多差异,苗语使用者在记录本民族母语歌谣时就"规范苗文读音"与"地方土语苗语歌记音"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分歧.

    苗语歌谣地方读音规范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