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管理
环境科学与管理

迟晓德

月刊

1673-1212

bfhj@vip.163.com

0451-53925810

150056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直路356号

环境科学与管理/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促进环绕科学、环绕保护与环保产业等行业的科技人员科学技术素质的现代化为指针,以满足环保科技人员及环保企业一线人员更新知识,掌握新动向,学习新技术,启迪创造能力,开阔思维为办刊宗旨,它已成为环境保护、科研及相关专业的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师生的得力助手。长期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人的赞誉和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建筑与风环境设计融合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应用研究

    徐刚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色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风环境设计的合理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融合建筑风工程学与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开展了对不同建筑布局和地形地貌条件下建筑风环境的理论分析.并利用CFD模拟技术对不同建筑布局下的风环境进行分析验证.结果显示,自由式布局的舒适风区面积占比最大,达到 71.02%,较其他布局方式提升了11.15%至18.95%,文章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室外风环境的评估和设计质量,对提高室外及室内风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有积极效果.

    计算流体力学绿色建筑风环境数值模拟

    强化电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郑培泓蔡宗平孙水裕戴文灿...
    48-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修复是一种非破坏性、可控性强、适用性广、处理效果可观的原位修复技术,但修复过程中存在能耗高、处理周期长、酸碱前沿抑制、特定的修复环境等局限性.近年来,有关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较为新颖丰富,包括开发新型辅助电极、增强剂的应用、电动体系下的金属离子的迁移机制等.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单一电动修复过程的基本原理与局限性,总结了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电动修复的创新思路及工程上的可借鉴经验,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包括新材料应用和工程实践中的创新等,为促进强化电动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推广做出贡献.

    强化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工程应用实例局限性

    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晓阳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化工产出污水中包含了大量的种类繁杂且具有毒性的污染物,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为此,提出一种零排放技术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措施,并探究应用效果.在分析三种煤化工工艺污水产生节点后,确定其中所包含的污染物种类;将零排放技术应用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中,通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含盐污水处理以及污泥和结晶盐处理等步骤,使污水达到回用标准,无法回收的则转换为固体,实现污水零排放.通过实例分析可知,零排放技术应用后,可使矿区污水达到水平衡,盐类物质含量大幅度减少,避免了水质污染.

    零排放技术煤化工污水膜生物反应器循环水装置膜分离技术

    花生壳磁性生物炭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研究

    李际会张谦张海燕杜庆福...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FeCl3 溶液浸渍法制备磁性花生壳生物炭(FeC),将铁氧化物引入生物炭孔隙中,利用铁氧化物的磁响应性和对含Cr(Ⅵ)阴离子的吸附特性,探讨应用FeC将铬从水体和土壤中分离的可能性.结果表明,FeC中铁元素含量为 9.66%,BET 比表面积为 365.32 m2·g-1,都高于原状生物炭(PsC),饱和磁化强度为4.72 emu·g-1,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通过磁选方式易分离.FeC铬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Langmuir方程对吸附过程拟合度较Freundlich方程高,理论最大铬吸附量Q0 为 31.25 mg·g-1.当溶液中Cr(Ⅵ)初始浓度为100 mg·L-1时,FeC添加量增加到7g·L-1时,Cr(Ⅵ)去除率大于99%,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下降,吸附铬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见,该磁性生物炭可应用于铬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分离去除水体中的铬.

    花生壳生物炭磁响应性吸附Cr(Ⅵ)

    城市环境中化工废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

    牛艳
    65-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新型的化工废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以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为目的,采用O2+H2O为自由基源物质实施化工废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脱除治理.基于直流电晕放电诱导自由基簇射VOCs治理技术搭建治理装置,采集某染料化工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设计制备自由基源物质的设备,由流量计、干燥氧气、氧气恒温增湿装置、气压计构成,将经过恒温增湿处理后的氧气导入喷嘴电极,在电晕放电的作用下,实现治理目标.降解效率都会随着电压的升高而提高,在低电压下,降解效率差距较大,而当电压升高时,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城市环境自由基源物质化工废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

    高铁酸钾强化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研究

    段学华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剩余污泥(ES)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效率低的现状,开展了高铁酸钾(PF)强化ES厌氧发酵产VFA的探究,并分析了PF强化ES厌氧发酵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提高PF浓度利于VFA的积累,且当PF含量为5%时,VFA最大产量为251.6 mg/g VSS,约为对照组的2.45 倍.PF提高了ES内有机质释放,且溶解性COD(SCOD)最大为1 856 mg/L.PF促进了ES内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利于后续酸化过程.高浓度PF降低了ES发酵内沼气积累,减少了VFA的消耗.酶学分析表明PF促进了与水解和酸化过程相关酶的活性,但降低了产甲烷过程相关酶的活性.研究结果为ES厌氧发酵积累VFA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

    剩余污泥厌氧发酵高铁酸钾VFA水解

    工业城市群地面水污染特征及治理对策研究

    李竹青吴枭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工业城市群地面水污染特征并研究治理对策.选定黄河流域上游的兰西工业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多个采样点测定水质样品的污染参数,揭示污染特征,研究治理对策.工业城市群地面水污染显著,主要污染物COD、SS、NH4+-N、Cu、Cr、Pb在工业区浓度高于农业区.降雨初污染物浓度高,后逐渐稳定.重金属冲刷效应强,尤在工业区.针对污染源与排放特点,提出综合治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城市群地面水环境内存在多种污染物,表现出复杂的污染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综合性的水污染治理对策.

    工业城市群水污染特征地面径流污染集聚

    基于生态植物与需水量修复方法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曹琦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提出基于生态植物与需水量修复方法的生态环境保护.以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湿地保护自然区为例,分析区域内湿地状态、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对湿地生态植物的保护与修复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实验结果显示,文章修复方法下美景度评估都比较高,约在0.9 左右;表层20 cm土壤盐分含量下降6g/m,深层80 cm土壤盐分含量下降4g/m;水体和植被的比重约上升26%.证明提出的保护与修复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生态保护湿地修复湿地管理

    核电站乏燃料回收氪-85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去除试验研究

    张震张罡孙继锋王学海...
    85-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乏燃料溶解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氪-85 的回收,需要将其进行去除,以满足回收要求;此外,NOx 的排放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此研究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对NOx 进行了去除,研究了反应温度、NOx 浓度和空速对NOx 去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催化剂加速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NOx 浓度对NOx 的去除率影响不显著,空速对NOx 的去除影响显著.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当反应温度为350℃、空速为2 000 h-1,入口NOx 浓度为10 000~40 000 ppm时,NOx 的去除率大于 99%;NOx 的浓度最低可以下降至22 ppm,且产物主要以氮气为主,不会产生额外的废物,在Kr-85 回收过程中非常有应用前景.

    氪-85氮氧化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苹果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

    周京丽张晓梅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果农在喷洒农药时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容易产生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为此,提出苹果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采集土壤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有机氯农药类型和浓度,根据污染物浓度计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针对有机氯农药污染,采取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过硫酸钠修复方法进行治理并分析修复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修复后的污染土壤中各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大大降低,去除率达到了 9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的修复效果.

    苹果园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