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教融合背景下湘西苗族武术进校园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黄素素程鑫燕李兴平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湘西苗族武术进校园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路径.研究认为,湘西苗族武术进校园的价值:强健体魄;增进身心健康;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湘西苗族武术进校园面临着:武术专业师资严重短缺;教学内容、方式单一;政策解读与领导重视不够,外域体育文化冲击等问题.为此,可采取对策:加强武术教师培训,优化师资力量;丰富体育课程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政策解读,提高对武术的重视程度;激活湘西苗族武术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体教融合湘西苗族武术武术进校园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创新路径研究

    孙明夷朱惠平谢中
    83-8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是武术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内生逻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研究认为:武术课程思政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化作用;孕育着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涵盖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担当.武术课程和思政课程之间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理念高度契合;逻辑导向是人文价值理性回归;逻辑主线是明德精技协同发展.研究提出:多维度发掘武术课程思政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教学内容;发展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推动武术课程思政教学话语体系的更新是促进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内生逻辑创新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对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过程性考核的探索

    陈巍之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响应新时代的召唤肩负着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提出更高的教育革新诉求.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以其鲜明的跨界融合特性,成为了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宏伟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对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过程性考核的内涵特征、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以及优化路径.

    新文科体育院校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逝去的滋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文化回应缺失寻绎

    王申奥王晓晨乔媛媛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文化回应不仅能提升教学效果,而且能让习练者在知悉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背景下增强技术体悟等具身感受.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文化回应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检视.研究发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化回应中,国家政策支持落实不足,师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课程文化建设意识不足,体育教材使用程度浅薄;体育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文化教育内涵微乎其微等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化回应的现实瓶颈.缘此认为:深耕课程民族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教育引领作用;培养教师文化回应意识,深挖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理念创新驱动发展,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文化回应

    高校武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刘华臣朱扬涛吴松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信息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对高校武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认为:信息化2.0时代拉开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序幕.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应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四个层面进行"统筹转向"和"深入治理",即政府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学校层面要强化管理服务,注重保障"改"的建设与落实;教师层面要冲破思维定势,积极响应"变"的教学模式;学生层面要勇于尝试创新,普遍适应"活"的学习形式,希望能够以此为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与指导.

    信息时代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创新

    彝族摔跤的活态传承研究

    徐泉森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彝族摔跤技术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彝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对彝族摔跤的活态传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被列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彝族摔跤,在文化传承与技能传习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提出数字化赋能、加强传承人培养、利用好文化平台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学校传承等彝族摔跤的活态传承路径,为彝族摔跤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建议.

    彝族摔跤活态传承

    马王堆导引术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罗敏龙专
    104-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为期4个月的实验干预,探究马王堆导引术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40名城市社区老年人随机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状况相似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组接受为期4个月的马王堆导引术练习干预,练习内容涵盖马王堆导引术的基本动作与呼吸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和组间的结果数据来评估马王堆导引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干预后,实验组老年人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维度以及生活质量(总卷)上的得分均有显著提升(P<0.05),躯体疼痛维度的得分提升尤为明显(P<0.01).结论:马王堆导引术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马王堆导引术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发展现状与动力考查

    徐巧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回顾和考察了传统体育养生在当代的发展情况及其融入社区慢病管理的动力因素,旨在为解决社区慢病管理面临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传统体育养生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方面获得了稳定发展.作为一种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已逐渐成为社区、医疗、体育和养老等领域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途径.传统体育养生融入社区慢病管理具有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技术内容的双重动力,展现出运动促进健康在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治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提出未来应加强与相关领域和部门的合作,深入探讨传统体育养生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从而推动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在体医、体卫融合领域的有效应用.

    传统体育养生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中医运动处方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改革的逻辑审视——基于河南省登封市武术学校改革的分析

    李小慧范东方
    111-11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登封市武术学校改革前的不足、问题产生的根源、改革的深层动因、如何改革、改革结果展望以及改革的逻辑进行解析.研究认为:河南省登封市武术学校改革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以及武术学校自身生存的调试,改革为河南省登封市武术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研究意义:通过对河南省登封市武术学校改革的逻辑梳理,为我国武术学校教育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学校改革武术教育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软实力价值及其传播路径研究

    刘浩月朱国生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益处,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软实力价值及其传播路径,通过多角度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国际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发现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软实力价值体现在:(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2)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3)具有较好的社交功能,有助于增进国际的理解和友谊.传播途径主要有:(1)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2)新媒体网络的利用;(3)校企联合,教育与培训项目的开展;(4)国际性比赛的组织与展览;(5)搭建文化交流传播平台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软实力国际文化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