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入把握优良家风涵养党风的多重逻辑

    王霞王临霞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培育与党风建设息息相关,党员干部的优良家风关涉党风建设的合理推进与良性互动。重视家风培育,坚持廉洁齐家、廉洁用权,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优良家风涵养党风,既要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历史智慧,彰显家国同构文化助益家风党风良性互动的历史必然;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家庭家风思想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家风理论中确立坚实的理论支撑。既要建立与完善家风党风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为以良好家风涵养党风建立"四梁八柱";又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立体地彰显家风党风良性互动的价值旨趣。

    家风党风党的建设良性互动

    中国共产党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的价值逻辑、实践进路与基本经验

    赵仕炜贾中海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着眼于探索百年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着眼于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以"铁"的纪律整顿作风,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积累了宝贵经验,坚持制度治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相统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周期率"

    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贡献

    孙艺婧黄延敏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在历史关键时刻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独特贡献,他拨云见日,厘清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的关系,破解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思想难题;他提出了建设"小康"目标,激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他创新道路,以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现巨大飞跃;他洞中肯綮,以科技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蓬勃发展。在其引领推动下,我国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蓬勃发展。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独特贡献

    涉农高校协同实践育人大思政课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宋岳镇赵泽宇史博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开门办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基于中国农业大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乡村振兴舞台受教育做贡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发现,党委领导是实现实践驱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核心动力;以服务学生实践团队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和协同育人格局是提升大思政课实效的重要路径;多元育人主体在实践场域中对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是大思政课育人模式的生命力来源。支部共建、特色宣讲、专题寻访、科技服务等育人机制对未来涉农高校创设实践驱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育人涉农高校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吴春林高超刘扬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新工科"蕴含的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三大育人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三方面,探索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法和新举措,最终形成面向高等工程教育的思政意识塑造、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新工科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

    高校美育与课程思政建设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

    郭颖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新理念,为高校的美育创新优化指明了方向。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美育与课程思政建设融合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成立了学校美育工作委员会,设立美育(艺术教育)中心,完善与课程思政契合的美育课程体系,在实施美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基础上,挖掘第二课堂美育与课程思政元素,搭建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美育课程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实践体验,初步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格局。

    高校课程思政美育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机理探析和路径探索

    李秀云张永然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发展的实践历程,分析一体化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任务目标、组织要素、机制运行等内在机理,归纳"建设什么样的一体化共同体"的认识;针对当前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价值引领、顶层设计、平台建设及科技支撑等维度提出"怎样建设一体化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机理探析

    大中小学思政课法治教育的教材一体化问题研究

    王晨汪倩如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一体化的视角,目前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四个学段思政课法治教育的教材分别存在法律常识不足、个别问题超前、部分章节脱离需求、整体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其三大成因在于总体设计的科学统筹不到位、不同学龄特点的研究应用不到位和法治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到位。据此,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思政课法治教育的教材应分别增加有关国家认同、生活规则、法律风险的法律常识;后移个别内容,强化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培育诚信意识,约束网络行为;调整相关章节的位置,强调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消费行为;添加关于学风文风、保密意识、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契约精神、劳动法律规范、权利救济路径的内容。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法治教育教材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王秀彦贾庆文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我们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运用扎根理论,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印发的有关重要制度文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与选择式编码,构建出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49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即政治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个人特质。

    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扎根理论价值指向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课精准施教对策探究

    焦明江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课精准施教,是新时代新形势下促进数据优势向育人效能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实现了数据优势向育人效能的有效转化,更显著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旨在加强思政课教学精度,提升其温度,拓展其深度。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学生个体差异是精准施教的起点,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是其核心,复盘学生评教是其基石。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课程精准施教,须运用大数据技术践行精准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实效;实施动态教学评价,提升高校思政课精准施教能力。

    大数据高校思政课程精准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