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科生导师制的辩证剖析与实施建议

    马妍杨沁润王建兵刘波...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逐步实施和发展,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国内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进程,通过深入剖析师生比例失调、师生意识缺陷、奖惩机制缺失三大问题,参考国外高校长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宝贵经验,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情况,提出严格把控导师选择、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建立有效师生互动、实施差异化教育等具体可行的建议,多策并用,纵深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发展,促进本科生导师制良性运转。

    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可行性建议

    研究生集体建设"1+2+N"模式构建与思考

    姜琳婧巩丽郭宁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集体是高校开展思政引领、学风建设等工作的重要载体,关系着学校育人理念的落实和人才培养的效果。通过分析以往研究生班集体、团支部、党支部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党支部、班集体、团支部"三位一体"的"1+2+N"研究生集体建设模式并总结推广经验和工作思考。实践表明:该模式育人效果显著,在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研究生党班团"三位一体"集体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吴庆刘丽鸽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开展实证调研,分析探讨社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对照高校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战略要求,着眼于大学生社团蕴含着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发挥与彰显,提出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治理,持续推进社团管理制度建设的规范化与适切性;对标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要求,为社团建设赋能增效,激发社团"自组织"活力,发挥社团活动综合育人功能。

    社团治理思政育人校园文化社团发展

    新时代校史育人的路径:校本文化建构的视角

    于岩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质量的校本文化,是大学在新时期聚合办学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校史为基,从中寻找校本文化之根和办学精神之源。从校史入手,通过系统规划学校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对学校精神谱系进行校本化解读、培根铸魂构建红色校史育人体系等途径,开创了依托校史塑造高质量校本文化,引领高质量育人工作的新局面。

    校史校本文化

    高校科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科创班)为例

    苏栋李洁瑶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是推进行业革新、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国家和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当前,在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科创型人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北京科技大学以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依托,在培养目标设定、科学人才选拔、课程体系重构、多方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北京科技大学特色的拔尖科创人才培养模式。

    科创人才培养机器人领域人才选拔课程体系建设

    新时代科创人才"四维融合"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基于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的实践

    马聪刘娜张松松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实践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环节,能够指导学生深化知识、掌握方法、主动探究、提升能力、完善情感并培育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通过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在科创人才实践教学环节上面临的挑战,并以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的工作实践为例,通过"思教融合、赛教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四维融合路径,寓科学于实践、融竞技于教学,实现多维协同实践育人模式,为新时代高校培养科创人才提供参考。

    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四维融合

    党班团协同建设"一主两翼三平台"科创育人新模式

    张咏梅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大思政"全域协同育人格局里,健全完善"党班团协同运行"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把组织建设与思想领航、研学实践、科普服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党支部、班级和团支部在高校科创育人工作中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促成三者协同合作的工作效能最大化,实现"1+1+1>3"的聚合效果。

    党班团协同科创育人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科创班为例

    郑莉芳杨明明宋琦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面临全新挑战,如何在科创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亟须探讨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创新升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学院建设了机器人科创班,以强化顶层设计、搭建育人团队和全过程联动育人等方面作为抓手,助力培养新时代科创人才、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热情、使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通过多措并举提升科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课程思政机器人工程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