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张健民

季刊

2095-2880

lgyxb@yahoo.com.cn

010-60282116

102600

北京市大兴黄村林校北路8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National Academy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广大林业管理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工作与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目的,密切联系林业改革和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林业管理科学和林业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及时反映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林业成人教育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浩然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其发展理念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建构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可持续自然观及生态理性的理论框架不谋而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为我国现代林业更好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通过挖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之处,从完善森林经营策略、促进森林生态价值实现、建立林业生态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林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有效启示,并从林业促进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政治文明建设角度分析了林业发展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林业发展生态文明

    以系统观念构建陕西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格局

    呼海涛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解决荒漠化综合防治攻坚难题,构建黄河"几字弯"生态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根本思维方式.以陕西黄河"几字弯"攻坚区为例,采用系统生态观分析陕西黄河"几字弯"沙化演变,强调系统观念在生态工程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实、多元主体与综合措施、全局谋划与落地见效的有机统一.近二十年来,陕西黄河"几字弯"地区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根据国家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总体部署与"几字弯"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区三带"生态治理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体现了系统智慧,为区域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系统观念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荒漠化沙化生态治理格局

    森林防火组织韧性提升策略研究——以江西X县为例

    谢志芳柳发根郑鑫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森林火灾频繁发生,森林防火已被纳入常态化管理.组织是基层森林防火的主体,也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基于韧性治理理论,重点分析了影响基层森林防火组织韧性的关键因素,构建了组织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更加敏捷、稳定、协同的基层森林防火策略.以江西X县三个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乡镇为例,研究发现,监测预警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加强抵御响应是提升森林防火组织韧性的保障,组织学习是提升森林防火组织韧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基层森林防火的组织韧性,关键在于要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组织治理合力;要完善网格化管理,促进组织结构规范;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组织应急能力;要加强数字治理,打造智慧应急体系.

    森林防火组织韧性基层治理韧性评估

    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意蕴、困囿及路径选择

    杨平李铁英
    22-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推动美丽中国进程、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拓展生态文明教育新场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政策法规与管理体系不完善、内容和形式不丰富、教育合力尚未形成、人才培养不力等问题,应通过完善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法规和管理体系、丰富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形式、打造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共同体、加强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路径,提升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性.

    国家公园生态文明教育价值意蕴困囿路径选择

    新时代植树造林应正确处理好若干辩证关系

    林雪林建楠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植树造林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植树造林应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量与质、社会获益与造林者利益、普遍规律与因地制宜、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几对辩证关系.

    植树造林辩证关系新时代

    林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汪义亚董威
    36-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应区域经济、校企深度合作、培育高技能人才,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双高"创建、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建立了"三对接四联动四培育"实践模式,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乡村振兴,赢得政府政策帮扶支持的力度加大,深化社会和企业育人的合作,较好地解决了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行业经济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为探索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借鉴价值.

    科技创新乡村振兴职教改革人才培养

    河北承德德援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胡应学张颖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林草国际援助项目开展情况和社会影响,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综合生态系统功能量指数法等,评价分析了 2005年、2020年承德德国援助的"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和"密云水源流域保护与经营项目"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河北承德德援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约占总效益的6%,对维持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该项目的生态效益占综合效益的比重较高,约为72%,对稳定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的实施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网络具有较大提升作用,社会网络稳定性增强.同时,分析研究了承德项目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建议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森林碳汇的价值实现.

    德援项目水源流域保护可持续经营实施效果

    社交媒体时代青年的文化实践与价值观建构

    徐本磊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低门槛、自组织等特点激发了各类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各种文化关系的重组,更从人的生存与发展层面深刻影响了青年的价值观建构.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青年的文化实践呈现出个体层面的逆反性与参与性、群体层面的共情性与区隔性及社会层面的反哺性等特点,这些文化实践从正负两方面影响了青年的价值观建构.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应该通过提升青年的媒介交往能力、注重文化意义层面的构建、凝聚社会主体合力等举措,帮助青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社交媒体时代文化实践价值观建构

    高校党建与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目标、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张晓臣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高校党建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的深度融合,是加强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因素.为实现融合目标,应加强对党建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统筹谋划与顶层设计,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通过将党员管理与教育管理有机结合、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协同推进等措施,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高校党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路径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实践、成效及当代启示

    凌日飞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前委、左右江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宣传、发动、教育、组织、武装群众的策略方针,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左右江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探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目的和内容、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拓展政治动员的理论内涵,对凝聚正能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实践和经验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