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汽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汽车
北京汽车

乔威

双月刊

1002-4581

bjqc@bari.cn;bjqc@chinajournal.net.cn

010-67629682

100079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南路9号院

北京汽车/Journal Beijing Automotive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北京汽车》是全国汽车行业创办较早的科技类期刊,面向汽车科技人员、企业领导、使用维修人员、汽车爱好者和广大高校师生,以服务我国汽车工业和企业发展,促进科技交流和技术进步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横摆力矩的横向稳定性控制分析

    王平方太淞吴圣祝继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纯电动汽车作为分析对象,搭建整车7自由度模型及魔术轮胎模型,针对车辆高速转向过程中失稳问题,以线性2自由度模型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和实际横摆角速度的差值作为控制输入,设计基于SMC(Sliding Mode Control,滑模控制)的上层DYC(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直接横摆力矩控制),计算得到期望横摆力矩,设计基于侧向力裕度的下层最优转矩分配控制器,通过合理调节四轮驱动和制动力矩实现车辆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基于双移线和角阶跃工况进行仿真测试,受直接横摆力矩控制作用车辆在低附路面表现出较好横向稳定性,极大减小横摆角速度的超调量和稳定时间,提升了车辆高速转向的横摆稳定性.

    DYCSMC转矩分配横向稳定性

    舱泊融合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

    宋冲冲刘文闯栾吉哲陈伟...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向域融合和中央计算演进,将泊车感知、融合及控制等算法移植到座舱域控,从软硬件架构、算力资源和功能安全等方面完成整个系统设计.经过实车测试,该系统有效解决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负载超阈值、定位高温零偏和冷启动出图超时问题,其中时间同步精度、冷启动时长和定位精度均达到预期目标,泊车位姿准确率提升至90%.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在复杂工况下,可以较好地平衡座舱和智驾算力资源,保障两者功能正常使用,最终实现舱泊融合车型量产.

    舱泊融合软件架构硬件架构车型量产

    液压驱动VVT卡滞故障解析

    冯金合郭庆玲宋溦范子柱...
    13-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整车发动机液压驱动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卡滞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和排查,从其结构布置、工作原理、作动力矩校核和装配工艺方面解析,使故障复现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发现故障与发动机正时系统装配工艺相关,当皮带张紧后,VVT受自身重力及皮带侧拉力影响处于倾斜状态,VVT作动时后盖孔边缘与凸轮轴轴颈发生摩擦并发生侧向切入,随着VVT作动角度增大,切入量不断增加并且摩擦力不断加大,从而产生卡滞.调整正时系统装配工艺防止VVT倾斜,经过台架热试监控及拆机检查确认故障消除.

    液压驱动VVT卡滞

    乘用车驱动轴减摩垫片破损分析

    李海亮冯毕彭锋王庚川...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款纯电车型行驶约10万km后,仪表提示制动系统故障,根据故障代码判断为某驱动轮的轮速信号丢失.经过排查发现,半轴减摩垫片发生断裂,断裂面切割轮速传感器使之破损,无法检测车轮轮速信号,从而导致制动系统报故障.通过分析减摩垫片材料成分以及裂纹状态,发现减摩垫片断裂原因为疲劳断裂,对该故障件进行改进,调整其结构、材质以及尺寸,增加其运行可靠性,并对改进方案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半轴减摩垫片疲劳失效循环次数较优化前提升44.6%,可靠性改善较明显.

    半轴减摩垫片制动系统故障轮速传感器疲劳断裂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中部挂载结构密封性失效分析与改进

    范亚坤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带有中部挂载结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在挂载位置发生因密封圈装备不良引发密封失效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故障件失效模式,模拟验证失效结构,提出多项改进方案,包括密封圈专用工装开发方案、基于流量法的FDS(Flow Drill Screws,流钻螺钉)气密测试方案、基于理论计算的气密测试判定标准以及在箱体生产过程中增加FDS气密测试工序,通过全流程优化可以有效解决密封失效问题,减少密封不良导致进水引发的绝缘故障,为同结构类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密封失效问题解决提供经验参考.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中部挂载结构密封FDS气密绝缘

    某电动汽车电机后悬置开裂问题分析及改进

    王龙飞任亮亮
    26-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款电动汽车的电机后悬置开裂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电机后悬置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确认电机后悬置的焊接位置出现开裂,对故障件的宏观形貌、微观断口、金相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焊缝末端有气孔,为此验证焊接气体流量的影响并分析竞品对标车型,确认焊接工艺缺陷是导致钣金支架拉脱力不足从而出现疲劳开裂的根本原因,对此在钣金支架上增加加强板,经过充分验证确认开裂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悬置开裂焊接气孔

    空调制热能耗和胎压因素对电动汽车低温试验的影响

    刘慎微黄成林刘文亮董巍巍...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车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双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暖风空调系统、双PTC+余热回收热泵空调系统,以及低温浸车后是否补充胎压等因素对低温环境电动汽车能耗量和续驶里程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双PTC+热泵余热回收空调系统相比双PTC加热空调系统,车辆低温续驶里程增加41 km,低温能量消耗量降低29 Wh/km.-7℃低温浸车12~15 h后,车辆胎压较标准胎压降低0.3~0.4 bar.对比未补充胎压和补充胎压的低温CLTC-P(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Passenger,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试验结果发现,未补充胎压较补充胎压的轮胎滚动阻力电量消耗量约高25 Wh,约占未补充胎压整车总电能变化量0.8%.

    低温能量消耗量续驶里程空调制热能耗胎压

    车用锂离子启动电池的低温性能分析

    张丁心王晓雪王子睿伊燕燕...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低温放电和低温冷启动测试,对比验证磷酸铁锂24 V启动电池和三元24 V启动电池的低温性能,主要试验内容为常温及低温-30℃放电能力测试,低温-20℃及-30℃模拟整车工况冷启动测试.试验表明,低温-30℃磷酸铁锂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0.43%,三元电池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7.4%,三元电池低温放电能力优于磷酸铁锂电池;低温冷启动过程中,三元电池放电末端总电压及单体电压更高,其低温冷启动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

    启动电池低温性能三元电池磷酸铁锂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发展现状分析

    向世林兰永康褚观耀王霞...
    38-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ICV(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ICV试验验证需求,需要对ICVTS(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Test Site,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部署.提出ICVTS组成模块,分析国内外ICVTS发展现状,总结国内现有试验场存在不足:施工标准不统一、评价标准不统一、经营收入不佳、数据共享困难等,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完善测试评估体系、均衡ICVTS规划布局、创新ICVTS运营模式等,使ICVTS建设与测试需求融合发展.

    智能网联测试试验试验场

    基于专利分析的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

    姜磊马丽娜·马木提张月星张旭阳...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出越来越高要求.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具有更加稳定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分析固态电池主流技术专利的全球分布情况,主要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分布等,同时汇总固态电池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现状,为明确固态电池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专利分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