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与设计
包装与设计

黄励

双月刊

1007-4759

pnd@package-design.net

020-83341674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昌岗东路271号802室

包装与设计/Journal Package & 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共生理论的景区依托型村落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以宁波建设村为例

    贺绮琪邱枫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景区依托型村落与景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景区依托型村落发展中的主客易位现象;然后,引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以宁波建设村的物质空间为基础创建共生模型,构建完善的共生系统;最后,基于这一共生系统的构建,从建设村的物质更新、村民生活改善和地方文化再生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村适老化更新策略.本研究期望为景区依托型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共生理论景区依托型村落适老化更新传统村落旅游

    废墟美学视角下遗产类景观的批判性设计研究

    马超群仇同文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遗产景观设计往往停留在静态的历史传承层面,缺乏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废墟美学视角入手,分析遗产类景观的意义与价值;然后解读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工业遗产景观重构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归纳遗产类空间进行景观重构的设计策略,包括:强化情感化体验,对功能进行批判性扬弃,以及促进环境的再野化发展.研究希望为遗产类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废墟美学遗产景观景观重构批判性设计

    设计展览公共教育服务的优化研究——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优良设计"系列展为例

    陈睿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对设计的价值判断与学术思考直接体现在从设计收藏选择到设计展览策划的细节中.西方艺术博物馆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然形成合乎自身学术追求与发展目标的展览模式,在提高社会审美意识、研究设计文化、促进设计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优良设计"系列主题设计展就是其中一个经典个案.本文对该系列展览进行梳理与深入分析,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之下特定历史因素对于展览策展理念的影响,探究设计展览随着时代变化进行调整与适应并不断优化展览公共教育服务的策略,以此为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参考.

    艺术博物馆设计展览设计教育"优良设计"

    基于Kano模型的湖北省博物馆文创年轻消费者偏好研究

    白小荷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促进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转型,提升年轻消费者对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线下访谈和KJ法,挖掘年轻消费者对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偏好,初步归纳出影响年轻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再根据Kano模型进行产品功能属性分类;通过Better Worse系数计算,最终得出年轻消费者对相关文创产品优先级较高的需求.结果 调研结果显示,年轻消费者期望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在造型上更为现代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并贴合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化特色.结论 湖北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应促进馆藏文物的年轻化转译,促进文化品牌化,强化独家文化特色.

    Kano模型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甲骨文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赵静婉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其不仅是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也具有极大的设计价值.当前,甲骨文作为设计元素的应用可见于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但影响力还有待加强.本文简要陈述了甲骨文的历史起源、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分析了其对当代设计的实用意义;最后提出三点应用建议,包括:契合时代特征与产品气质,突出字体的"再设计",以及提高文化理解的准确性.研究旨在为甲骨文在当代设计的应用实践提供参考,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甲骨文当代设计应用设计

    基于虚拟社区建构的开封城墙遗产活化研究

    马潇骅王琼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社区作为一种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网络空间,正深刻影响着各方面的社会实践.虚拟社区的建构有望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提供创新路径.开封城墙历史悠久,是古城墙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基于此,本文先梳理了基于虚拟技术的文化遗产活化研究,以及虚拟社区建构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并分析了现有虚拟社区搭建案例;然后结合开封城墙的实际保护与开发状况,从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文化传承与创新、用户体验、生态保护等方面探讨虚拟社区建构在开封城墙遗产活化方面的可行措施.研究旨在推动开封城墙的开发与保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开封城墙虚拟社区遗产活化生态保护

    徽州木雕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陆中兴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州木雕是流行于徽州地区的传统民间工艺,徽州木雕作品有着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纹样,可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与素材.本文回溯徽州木雕的发展历史,然后分析徽州木雕纹样的类型与内涵,探讨其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徽州木雕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包括:满足品牌差异化需求,找到纹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以及创新传统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本研究旨在为包装设计提供新的艺术灵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需求的有机融合.

    徽州木雕包装设计文化内涵

    面向海南候鸟老人的体卫融合健康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孙宇超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候鸟养老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本文针对海南候鸟老人的养老需求和健康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和体卫融合的重要性,阐明了设计候鸟老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必要性;而后,通过用户需求调研和设计策略分析,明确了海南候鸟老人在健康管理方面的痛点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设计了智能手表交互设计和手机端交互设计,以全方位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设计帮助海南候鸟老人实现主动健康管理,从而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设计有望为老年人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候鸟老人体卫融合健康管理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栗家沟村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闫智一韦娜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乡村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乡村发展的新抓手.本文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探索乡村景观优化的设计策略.以山西省长治市栗家沟村为例,首先对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与特色资源进行调研分析,继而针对栗家沟村面临的发展困境,从生态、产业、文化三方面提出乡村景观优化设计策略:(1)以生态融合为前提,构建全新景观空间;(2)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丰富乡村旅游业态;(3)以文化融合为灵魂,盘活乡村文化资源.研究旨在为村落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文旅融合景观优化设计设计策略

    老龄化视角下的邮轮休闲娱乐区域包容性设计策略研究

    武海彦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在旅游消费群体中所占比例显著增长,其中,邮轮旅行舒适便捷的特点使其成为老年人的热门旅行方式选择.本文基于包容性设计理念,探究老龄化视角下的邮轮休闲娱乐区域设计优化策略,以丰富邮轮包容性设计应用与理论体系.文章将现有邮轮不同类型的休闲娱乐区域按照环境、人员流动、情绪价值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分别指出老年人群在各区域中不同阶段的需求,然后从物理环境、服务以及互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老年游客的包容性设计优化策略.研究旨在指导未来邮轮休闲娱乐区域的设计,提高相关区域的适老化设计水准,并为邮轮整体包容性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提升老年游客的邮轮出行体验.

    老年人群邮轮休闲娱乐包容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