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深式冷再生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减排效益测算

    张兴宇郭丽苹朱晓东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较真实地反映全深式冷再生沥青路面养护方式的节能减排效益情况,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将全深式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划分为原材料生产、材料运输和现场施工 3 个阶段,建立全深式冷再生沥青路面碳排放计算方法,结合天津大道养护工程实例,与目前常用的厂拌冷再生、铣刨重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量化全深式冷再生方法的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与厂拌冷再生方式对比,全深式冷再生方案减排量约 3.54kg/m2,减排率可达 35.22%;与铣刨重铺方式对比,减排约 11.88kg/m2,减排率可达64.63%,节能效益显著.

    交通碳排放全深式冷再生减排效益测算沥青路面养护LCA

    路基挖方粉砂岩粉活性研究

    王雷徐凯详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基挖方石料的再生利用是降低工程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本文将路基挖方粉砂岩废石磨细制粉,作为矿物掺和料部分取代水泥,开展粉砂岩粉-水泥浆体强度试验,并测试粉砂岩粉-水泥浆体的内部孔结构、水化产物及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粉砂岩粉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总孔隙率和有害孔(孔径超过 100nm)的比例逐渐增加,少害孔(孔径在 20~100nm)和无害孔(孔径在 20nm以下)的比例下降.但随着龄期的延长,孔径逐步得到细化,水化至 180d,临界孔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5~50nm.凝灰粉的灰活性较低,通过二次水化反应消耗Ca(OH)2的量非常有限;建议混凝土中粉砂岩粉掺量控制在 20%以内,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粉砂岩粉矿物掺和料抗压强度水化产物孔结构

    振动搅拌C3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丁星张国军韩天仁赵飞龙...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工程中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本文开展了 C30 普通混凝土与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研究.在相同的配比下,使用机制砂完全替代天然河砂制备普通搅拌和振动搅拌两种混凝土,对比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 7d、28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工作性能优于普通搅拌机制砂混凝土,振动搅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振动搅拌机制砂混凝土 7d和 28d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分别高 2.5%和 1.7%,且变异系数更小,且振动搅拌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更好,表明振动搅拌弥补了机制砂缺陷,提升了其性能.

    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工作性能振动搅拌

    面向道面开裂防控的高填方道基柔性枕梁处治技术研究

    徐坤岳磊栗培龙陈如鑫...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高填方机场跑道,道面出现开裂的问题,本文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对裂缝病害成因、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病害特征提出了柔性枕梁处治技术,形成了相适用的施工工序,对比了不同处治方法的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应急性注浆易产生二次开裂;面层铣刨与重铺和应急性注浆处理均难以对道基进行加固处理,处治效果有限;格宾网内包碎石、外包土工布的柔性枕梁处治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道基失稳引起的跑道开裂问题,可对开裂区域道基进行针对性的整修,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和工程应用价值.

    道路工程开裂防控现场试验高填方机场道基不均匀沉降

    长效抑凝冰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志丹张亚贤孙宇涛
    174-180,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融雪除冰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了微胶囊抑凝冰剂的微观结构,通过相应的试验对该涂层的融雪除冰性能、路用性能和环保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将以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胶凝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微胶囊抑凝冰剂作为降低冰点材料,制得长效抑凝冰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抑凝冰性能、缓释性能和路用性能,且对碳钢和植物无腐蚀和毒害作用,能有效解决冰雪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路面养护和环境保护,节约除冰雪的人力物力,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道路工程抑凝冰涂层缓释性微胶囊环保

    压电换能器对沥青路面水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王晋南黄哲骁苏珍琴董冠男...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道路压电能源收集技术在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中压电能量收集器(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PEH)的响应特性,特别是布设位置与环境条件对其性能的联合效应.通过车辙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非浸水条件下,靠近轮迹中心线的PEH开路电压和输出功率(??RMS)显著增长,分别增长 2.86 倍和7 倍,而浸水条件下增幅降低.沉降深度的增加与PEH发电性能正相关,但水分的增加导致沥青塑性变形,影响PEH的发电效率.

    压电能量收集压电换能器环境条件影响布设位置优化车辙沉降

    基于压电效应的沥青路面老化监测技术

    刘学敏曹保峰赵小勇孟杨...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环境对沥青道路造成严重老化,本文利用压电发电原理对沥青道路的老化现象进行监测.首先制作了一种性能优良的 PZT-5H 压电换能器,并将其埋入沥青混凝土中,然后将压电-沥青混凝土试件放置在鼓风干燥箱内,研究其在热老化处理过程中的发电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压电换能器的发电性能在不断增大,并且其表面受力均匀,从而输出的电信号稳定.随时间的增加,沥青混凝土表面出现了骨料脱离和裂缝,但其结构不断致密.

    压电沥青道路热老化健康监测

    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沥青路面厚度研究及验证

    罗玉秋何国伟肖海文廖俊杰...
    192-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路面质量监测中,沥青路面厚度一直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着路面道路质量、道路寿命和道路行车安全.传统的钻芯取样法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却存在一个重大缺点,即它会对路面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可能需要额外的修复工作和费用,而且有限且间断的样本并不能代表整体的质量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并寻求更高效、准确、连续和大规模的测量方法,本文研究了三种使用三维探地雷达检测沥青路面厚度的检测方法和原理——钻芯取样法、振幅全反射法和共中心点法.通过工程实例去评估三种检测方法在测量沥青路面厚度方面的准确性,最后测得钻芯取样法、振幅全反射法和共中心点法的平均误差分别是 22%、138%和 25%,共中心点法的测量精确度可以达到钻芯取样法的测量精确度,并且误差测量的变异系数小于振幅全反射法.

    三维探地雷达介电常数沥青路面厚度无损检测技术共中心点法

    大空隙超薄磨耗层在排水路面单车道养护中的应用

    杨振海马辉徐亚任仲山...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排水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轻度飞散掉粒等病害,本文通过分析具体工程案例,对大空隙超薄磨耗层在排水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工程案例的施工方案和大空隙超薄磨耗层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然后,根据路面施工质量指标和路面横向力系数检测,评价了大空隙超薄磨耗层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PUC-8 磨耗层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SFC平均值达到 64.72,说明大空隙超薄磨耗层的使用性能良好、抗滑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排水沥青路面单车道养护适用性.

    大空隙超薄磨耗层车道养护施工技术抗滑性能排水沥青路面

    基于YOLOX-tf2-EffcientNet轻量级模型的路面病害识别的研究

    丁友清蒋煜郭彧张礼超...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三维探地雷达图像的利用效率,本研究提出了YOLOX-tf2-EffcientNet网络框架,运用图像分析和数据增强技术创建三维探地雷达内部缺陷数据组,充分发挥 GPU 高度集成的计算能力,将数据集输入YOLOX-tf2-EffcientNet网络架构.在测试中,该模型的平均检测精确度为 75.59%,满足了工程上的准确性要求.在数据集测试方面,此方法能够有效监测道路中各种缺陷的存在,并能够准确定位这些缺陷.

    三维探地雷达内部缺陷YOLOX神经网络Effcien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