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流态粉煤灰桥涵台背回填关键技术

    宁夏交建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43-4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态粉煤灰是一种由粉煤灰、水泥或固废基胶凝材料、外加剂、水等按一定比例掺配形成的流态混合料,具有自重轻、密实性好,强度高等优势。该技术围绕工业固废粉煤灰及全固废胶凝材料在结构物台背工程中的应用,基于全固废胶凝材料-粉煤灰等细集料,开发流态粉煤灰耐久性调控技术,提出桥涵台背回填技术的流态粉煤灰配合比,经拌和站集中拌和后,现场清理基坑、压实原地面,填筑包边土、台前土、锥坡土,然后刷坡、路基接茬开挖台阶并压实,再浇注流态粉煤灰,最后施工搭板下过渡层。用于桥涵台背回填,可大大减少台背对桥台的侧压力,有效解决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桥头跳车问题,同时实现粉煤灰等固废的资源化低碳利用。

    固废材料流态粉煤灰胶凝材料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高效低碳注浆技术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48-5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同步注浆的作用是较快速度地填充、固结盾构管片与掘进断面之间的空间。本项目对盾构传统单液注浆进行技术升级:利用大直径盾构机内部空间,优化盾构机空间设计,改变将浆液拌合站设置在地面这一习惯做法,研制了"制-注"一体化系统配置在盾构机台车上,使浆液输送距离为"零",增加双液注浆管可清洗功能,并开发监控系统,该系统使浆液制备、储存、注入实现自动化,精准控制双液配合比。该技术的使用,取消了浆液地面搅拌站及洞内浆液的车辆运输,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密集区域地面拌和站用地、扰民、环保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环保及社会效益。

    盾构技术盾构机优化设计浆液输送系统监控

    新型装配式功能集成型公路隧道数智照明节能成套技术

    临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数智上科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预制式集照明模块、电气模块和氛围灯功能一体化的优势,可直接将灯具通过固定支架直接安装于隧道壁,实现快速便捷的隧道灯具安装与维护。该项目运用光电气一体化功能集成型隧道数智照明关键技术、功能集成型隧道数智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智慧管控技术等行业先进节能减碳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灯具安装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安全隐患,具有形式美观、安装维护维修简便的特点,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缩短了至少 2/3 的施工周期,去除了桥架施工相关材料与工序,节约了大量的材料,有效保障了隧道照明系统施工的安装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隧道照明功能集成装配式成套技术数智化

    基于源荷互动的隧道能源自洽技术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公路隧道安全运营,隧道内部安装有照明、通风、消防、监控等众多机电设施,其存在耗电量大、用电点位集中、负荷存在波动性的特点。为有效提高隧道绿色能源的利用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搭建隧道光伏遮光棚降低用电负荷,利用隧道口空地布置光伏新能源发电装置和储能设施,构建隧道光、储、用一体化"微电网",采用数字化隧道能源管控平台,通过隧道用电负荷的精准控制、光伏发电的准确预测、微电网的智能控制、实现隧道的源荷互动与自给自足。

    隧道新能源微电网自洽管控平台

    绿色低碳高速公路柔性互联智慧能源微网与隧道全直流化技术

    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技术针对绿色交通低碳高速的建设需求,围绕着高速公路沿线一体化自洽、多源协同供能及全场景综合能效管理等创新技术开展研究与应用,致力于实现国内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低碳化。经过研发,突破了电网薄弱区域高速公路及隧道群光伏廊道技术、基于交通专用能源路由器的柔性直流微网技术、基于新型传感器的多级能效管理技术、隧道全直流化技术;提出了符合高速公路供需耦合特性的能源自洽系统架构;形成了高速公路路域清洁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方案;研制了适配高速公路环境并具备长期服役能力的多能变换能源路由器关键装备,搭建了基于能源路由器的柔性直流微网;建立了分层、分布式的能量传感器监测网络体系,开发了直流直驱隧道风机等装备。实现了高速公路用能的清洁化、低碳化,实现供能的有效协调、灵活可控。

    高速公路协同供能智能化低碳化能效管理

    港口能源与碳管理系统技术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项目围绕港口行业绿色港口建设、双碳行动及目标的战略需求,研究开发了天津港能源管理层和使用层两级管理权限,并具备港口用能数据和生产业务数据等多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港口能源与碳排放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天津港能耗和碳排放数据的在线采集、综合分析及体系管控。研究成果可有效提升港口能源和碳排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耗的日常调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绿色港口建设、节能降碳工作开展以及双碳行动目标的实现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有力推动了港口的绿色低碳发展。

    港口建设能源管理用能数据融合分析智能化

    堆高机电动化改造技术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内燃堆高机能源效率低、排放污染重、运行和维护成本高的现实情况,该项目通过对以往集装箱堆高机的易发故障及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燃油堆高机的优化改进策略,用电机替代原有发动机,实现了堆高机的电动化作业。改造后,电动堆高机的响应速度明显比内燃机快,起升速度也更均匀,操作更加柔和。从测试数据来看,纯电动堆高机技术各项性能全面优于内燃堆高机。目前第三代堆高机改造后,持续扩大电池容量,采用带势能回收的多电机,实现全面换电和自动插拔电,续航能力达到了 11 小时。

    集装箱码头堆高机吊运性能分析优化改造续航能力

    干散货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及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前港分公司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散货码头作为港口装卸的主力军,设备种类多、业务流程复杂,数字化转型难度极大。本项目以大数据思维整合各类要素,研发包含智慧调度、智慧库场、设备控制等系统的干散货码头全过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突破干散货设备自动化关键技术,完成 9 大机种、25台港口机械和 87 条皮带的自动化改造,自主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干散货码头设备协同新模式,实现了码头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及多种设备的协同管控新模式;研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船舶和火车车厢自动清扫设备,实现了流动机械远程自动化清舱作业和火车车厢自动清扫及余料收集,打造了智能绿色干散货码头;研发了皮带智能巡检系统,实现 60 公里长的全部皮带无人智能巡检,提高了码头安全保障能力。

    港口干散货码头装卸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转型

    港口电动设备实时监控及充电智能调配一体化管理技术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83-8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港口电动设备的充电调度管理问题,本技术通过提升电动使用率以降低传统设备使用率,达到节能降碳的效果。项目集成了港口云计算电动设备充电调度系统,配合实时监测设备电量状态及港区充电桩闲忙状态,可实现自动通知车辆依据最优算法回站充电,提升电动设备使用率。同时自主研发车载数据采集终端,根据各类电动设备的特点,充分采集设备重要部件的电信号数据后,快速传输到后台数据分析库,依据规律与算法对设备进行多场景的检测管控,使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控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状态等信息。该技术已在港口进行了实施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港口绿色环保与电动设备调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港口调度电动设备电量监测数据采集信息分析

    大水位差码头船用岸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港口码头水位差大、水位变幅高、水位涨落迅猛等特点,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大水位差码头船用岸电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大水位差码头船用岸电的特点,根据现有相关标准,研究提出了符合大水位差码头船用岸电系统的标准化接口,以及岸电系统传输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供电系统的接地形式,负荷变化导致的岸电系统电压不稳定、断路、短路、漏电、缺相、雷击、水位变化的检测系统等。

    岸电系统大水位差标准化传输安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