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兆仪

月刊

1009-1068

custsxb@cust.edu.cn

0431-85582725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提倡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积极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双碳"目标建设的启示

    吴文丽李炼
    61-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危机的根源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性批判和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关注和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部分,对我国应对环境危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双碳"

    青少年网络表达调查研究

    汪倩倩董金权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时代,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终端来发表自己对时事或社会事件的看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调查发现,近七成的青少年会通过网络进行表达;总体上青少年网络表达偏好倾向于正面事件,相较于男生,女生更倾向于负面事件,尤其对娱乐明星表现出极大兴趣;微信、微博及各类APP平台是他们选择的重要途径;其表达动机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同时理性与非理性表达共存。为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合理网络表达增权赋能,维护青少年网络表达权利,界定网络表达边界,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合理网络表达机制;了解青少年网络表达动机,及时有效疏解不良情绪,引导青少年网络理性表达;强化"把关人"角色,网络平台要加强网络表达内容的把关,做好"守门人";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表达空间。

    网络表达青少年调查研究

    儿童友好社区视野下流动儿童的社区参与现状及优化路径——以J市H社区为例

    季丹丹杨双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儿童进入新的环境生活,可以行使参与权进行社区参与,一方面利于其增能发展、社区融入,另一方面利于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但现行流动儿童社区参与工作中,存在社区参与主动意识不强、参与层次简单且形式单一、参与经验与参与机会有限等问题。基于此,从家社联动、社工发力、以老助小、营造环境层面出发,提升流动儿童社区参与意识与能力,提高流动儿童社区参与层次与质量,充分给予流动儿童社区参与经验支持,加强流动儿童社区参与文化宣传力度,优化流动儿童社区参区的路径,建设儿童友好社区。

    儿童友好社区流动儿童社区参与

    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共同体内涵厘定与路径建构

    刘春田丛婷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网络育人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旨在提高网络育人精准性和有效性的有机联合体。高校网络育人共同体概念的引入,为高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共同体的根本目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要把握网络育人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建构路径,创设网络育人共同体中的实体场域,加强共同体内部要素的有效联通,引导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共同体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为例——以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于英焕崔信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在重大疫情防控中体现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选取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22年2月25日至5月30日发布的105篇推文进行分析,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对于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传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等发挥重要作用,为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支撑。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重大疫情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研究

    陈宝国黄雅冰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舆情热度与舆情传播两个维度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21年至2022年的16件典型高校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确定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等级,并提出不同预警等级的高校网络舆情防范应对举措。实时监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捕捉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中的不安全因素,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防范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于科学管控高校舆情风险、提升高校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建设和谐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舆情预警BP神经网络

    金课引领下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张晓霞陈豪胡佳妮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招。应深刻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金课"建设的内涵、特征和重要意义,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努力探寻优化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路径。

    金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内容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念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张春雷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念的内涵分析,探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设计与应用思路,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基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过程特点,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以及指导与纠错是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起点,是有过程归纳的依据;学生的模仿与体验、纠正与改进以及自我归纳和总结,是有过程归纳的重要思维活动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熟练过程。

    高校有过程归纳公共体育教学设计

    科技创新投入、教育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张浩浩贾敬全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2007—2019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科技创新投入和教育水平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较好,并且表现为经济发达省份被其他经济发达的省份包围的分布态势;西部地区大多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并且周围的省份经济发展也较差。通过分析得出科技创新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是教育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省份间经济合作,明确政府自身定位,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推进教育水平综合提升。

    科技创新投入教育水平溢出效应

    PPP项目商业模式能否实现三重价值?——以江苏省为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李永发黄伟丽广磊
    109-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能否获取可持续价值和竞争优势,可持续商业模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价值共同发展却很难实现,可持续组织尚未解释商业模式三重价值"何以存在"与"何以发展"的问题。以PPP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获得构建PPP项目商业模式实现三重价值的成功路径。结果表明,每个关键属性都不能单独构成产生PPP项目商业模式三重价值的必要条件;PPP项目商业模式三重价值的实现是多种复杂因素的协同作用;在一定情况下,组织文化与价值共创、活动结构、活动结构与组织文化与价值共创与原型三组前因变量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管理启示。

    商业模式PPP项目csQCA方法三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