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邹德文

月刊

1008-178X

xuebao@mail.cncnc.edu.cn

0431-86168225

130032

长春市吉长北路677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内容以刊载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图书馆各学科学术理论文章为主,兼及理科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学术论文。目前本刊已与全国460余所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视角下教育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关系再认识

    贾元华吴贵福颜兵兵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人才培养质量的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借鉴国际知名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与经验,从课程体系构成、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分析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博弈,并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阐述了知识与能力的五个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学科交叉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师生共进与技术革新相结合,坚持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新工科知识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郭小辉代月花张红伟赵晋陵...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环境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等角度探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基本途径.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着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新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前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投入的关系研究

    刘立立陈欣宇宋文韬卞晶晶...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某省属师范院校的201名学前师范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前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投入的现状及二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师范生职业使命感和学业投入的现状均处于中等水平,二者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职业使命感可以正向预测学业投入,且个人意义的解释力最大,主动投入次之.

    学前师范生学业投入职业使命感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杨雪艳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作为一线科学研究人员,其科研工作满意度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调查了高职院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满意程度,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满意度中等以上水平,科研工作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科研政策环境的满意度最低;教师学历、职称和科研项目数量对科研满意度的影响差异显著;科研薪酬与晋升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满意度的最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建设、培养融入地区产业发展的科研团队、优化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等提高教师科研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满意度

    ATC21 S项目中数字化网络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测试框架简析

    丁美予陈红君穆艳宇陈月...
    130-13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澳大利亚、美国等六个国家开发的ATC21S项目提出,学生的数字化网络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概念,并指出可以从四个方面对该能力进行评估,分别是网络资源的使用者(CIN)、网络资源的开发者(PIN)、在网络中参与社会资本开发(SCN)、在网络中参与智力资本开发(ICN),并据此构建了数字化网络学习-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测试框架.这为我国师范院校教育评价带来以下启示:一是以"培养未来数字化教师"为测试目标;二是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开发评测工具;三是设计有助于发展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测试任务;四是组建能够保证评估效果的专业化评估团队.

    ATC21S数字化网络学习信息通信技术测试指标

    专业认证背景下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张荣锋祝微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师院校是培养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本文根据专业认证标准对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保障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健全师范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数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专业认证高校院校数学教育保障体系

    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师技能提升策略

    祁玥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技能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技能、教师教学技能、教师科研技能.高师院校在培养化学专业师范生的过程中,要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升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技能,培养他们的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师技能

    中职学校"学—思—评—做"企业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邵帅丁颂国宇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职学校企业实习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目前中职学校企业实习中存在的弊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中职学校混合式企业实习路径.通过对国家政策、行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实践能力需求进行研究,提出"学—思—评—做"企业实习教学模式,进行线上观看技能操作微视频、校内线下问题研讨、与企业直播互动和校内虚拟仿真训练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有效解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企业实习存在的实习不稳定、企业教学准备不足和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企业实习效果.

    中职学校学—思—评—做企业实习混合式教学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聂鑫科蒋东霖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教学手段比较传统,学生的学习体验欠佳,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受到影响.进入新时期,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进一步深入,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内容也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开发兼具企业生产特色的教学资源,在保证足够的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注重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中学理论、守规范、懂工艺、会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进入企业岗位做好准备.

    校企合作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内容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薛维培姚直书王晓健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需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土木工程测试技术作为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多方位加强学生对工程现场的认识;与传统教学相比,需开展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课程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课程实践创新过程要注重思政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斗志.

    新工科测试技术多维度课堂实践创新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