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刘玉书运用"健脑充髓"辨治小儿脑性瘫痪经验

    钱美加穆春宇赵淑景马志平...
    630-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玉书教授博古通今、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小儿脑性瘫痪"健脑充髓"的治疗法则,认为"髓海失养,脑络损伤"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核心病机,治疗上选用孔圣枕中丹为基本方药,随证行以健脾、补肾、疏肝、养心等治法,使脾胃升、肾气盛、肝气疏、心脉通,进而达到阴阳脏腑平衡,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小儿脑性瘫痪健脑充髓孔圣枕中丹

    葛根芩连汤通过IRS-1/PI3K/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王久玉尚佳王晓青李雅坤...
    634-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组(2 mL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组(4.17mg/100g二甲双胍灌胃)和葛根芩连汤组(1 g/100 g葛根芩连汤灌胃),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喂食油脂、42°白酒及蜂蜜水构建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量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节点体质量,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IRS-1、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见局灶性肝实质损失.与造模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质量、FBG、FINS及HOMA-IR、GSH-Px、CAT、SOD、IRS-1、p-PI3K/PI3K及p-AKT/AKT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G、TC、IL-6、TNF-α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显示正常的肝实质.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明显改善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糖脂紊乱,可能是通过IRS-1/PI3K/AKT通路发挥作用.

    葛根芩连汤胃肠湿热型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IRS-1/PI3K/AKT通路

    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机制探讨

    任景华王沛华李晓丹袁浩鑫...
    640-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PE)大鼠胎盘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 将27只子痫前期大鼠随机分为子痫前期组及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每组9只,10只健康妊娠大鼠为对照组.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分别予普伐他汀每天50、25 mg·kg-1,对照组与P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量血压及24 h尿蛋白;检测大鼠胎盘及胎鼠体质量;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较胎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红素氧合酶1(HIF-1α/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子痫前期组比较,普伐他汀高、低剂量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胎鼠体质量、SOD、CAT水平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IF-1α、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普伐他汀低剂量组比较,普伐他汀高剂量组DBP、SBP、24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胎鼠体质量、SOD、CAT水平及Nrf2、HIF-1α、HO-1、VEGF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 普伐他汀可缓解PE大鼠症状,减轻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IF-1α/HO-1信号通路有关.

    普伐他汀子痫前期胎盘氧化应激

    益气通络解毒疗法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

    傅湘君王煜马贇贇王燕...
    645-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通络解毒疗法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性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靶向组与中医组,各40例.2组均给予FOLFIRI方案化疗,靶向组加用贝伐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中医组在靶向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通络解毒方治疗.统计2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毒性反应程度,比较2组中医症状评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结果 中医组客观有效率(55.00%,22/40)与靶向组(35.00%,1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临床获益率(92.50%,37/40)高于靶向组(75.00%,30/40)(P<0.05).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腹胀、腹痛、纳差、乏力、大便干结、大便稀溏、便血评分及总分治疗后下降,中医组低于靶向组(P<0.05).治疗前,2组VEGF、MMP-2、IGF-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EGF、MMP-2、IGF-1下降,中医组低于靶向组(P<0.05).中医组骨髓抑制、迟发型腹泻毒性反应程度低于靶向组(P<0.05),中医组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肝肾损害毒性反应程度与靶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中医益气通络解毒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转移性直肠癌可降低VEGF、MMP-2、IGF-1表达,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益气通络解毒方贝伐珠单抗直肠癌复发转移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裴爽李华裴丽红王景...
    650-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慢阻肺病评估量表(CAT)评分,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状况评估量表(BODE)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PaO2、SaO2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IL-8、PaCO2、CAT评分、mMRC评分、BODE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功能,调节血气指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预后,且不良反应较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影响

    陈罗西敬竹子刘付龙梁俊豪...
    65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化分组法(余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中医特色功能训练.通过评估美国脊柱损伤学会运动评分(ASIA-M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10 m最快步行速度测试(10MWT)、6 min步行耐力测试(6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BBS)变化情况,分析2组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治疗4周时,观察组ASIA-M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8周时,观察组10MWT均低于对照组(P<0.05),6MW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时TUG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12周时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再生修复,促进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提升.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康复中西医结合针刺中医特色功能训练步行能力

    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比较

    齐姗孙红丽马斌李兴...
    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美洛昔康片治疗,大剂量组给予每次20 mg雷公藤总苷,小剂量组给予每次10 mg雷公藤总苷,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晨僵时间、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大剂量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关节功能障碍分级I级人数明显多于小剂量组(P<0.05),Ⅲ级人数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晨僵时间、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水平、IL-6、ESR、RF、CRP水平低于小剂量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水平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大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略多于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雷公藤总苷联合美洛昔康片的疗效优于小剂量雷公藤联合美洛昔康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雷公藤总苷给药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总苷不同剂量疗效安全性

    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

    吕一人高宠王笑民
    664-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随访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宁健骨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双目干涩、善太息、屈伸不利、骨骼肌肉疼痛不适、头晕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中医证候积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搐、步履艰难、持重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疼痛程度,血磷(Ca)、磷(P)、碱性磷酸酶(ALP)等钙磷代谢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腰膝酸痛、五心烦热、双目干涩、善太息、屈伸不利、骨骼肌肉疼痛不适、头晕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评分,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搐、步履艰难、持重困难消失时间,股骨颈、腰椎L1~L4骨密度水平,疼痛程度,Ca、P、ALP水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坤宁健骨方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坤宁健骨方钙尔奇D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雾化疗效评价

    黄殷肖力廖卫彬卫绮燕...
    669-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高危因素,评价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雾化治疗儿童PIBO的疗效.方法 选择肺部感染患儿5705例,其中PIBO患儿100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PIBO的高危因素将100例PIBO患儿随机分为灌洗组与雾化组,各50例.雾化组给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灌洗组给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12d、肺部喘鸣音、呼吸困难、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合并腺病毒、喘息、呼吸衰竭是儿童PIBO的高危因素(P<0.05).灌洗组气促、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短于雾化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低于治疗前(P<0.05),灌洗组低于雾化组(P<0.05);2组潮气量(TV)、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NE)高于治疗前(P<0.05),灌洗组高于雾化组(P<0.05);灌洗组治疗有效率(96.00%,48/50)高于雾化组(84.00%,42/50)(P<0.05).结论 肺部感染患儿PIBO与多种高危因素有关,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激素(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能改善PIBO患儿临床症状、炎症反应、肺潮气功能,可提高临床疗效.

    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高危因素,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激素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常江王勇杨青壮
    675-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C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左肝静脉阻断法,3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d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生命质量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B组短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ICAM-1、CRP、IL-6、IL-8水平升高,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血清MIF水平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症状/不良作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与Pringle法和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相比,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左肝静脉阻断法可有效控制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术中出血,有效调节患者血清ICAM-1、MIF、CRP、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肝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细胞间黏附分子-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