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刘晓亮苑成浩李慧高璇...
    91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P<0.05).治疗后,2组β波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θ波、SMR波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Conners父母用量表(PS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持续性注意力测试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学习任务训练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改善患儿注意力缺陷症状、脑电活动,疗效明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任务训练脑电生物反馈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苗转何阿玲王导利
    919-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8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44例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2组肠道菌群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测定2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抗原分化簇4受体(CD4+)、抗原分化簇8受体(CD8+)、CD4+/CD8+,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指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炎性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4+、CD4+/CD8+指标高于治疗前,CD8+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肠道菌群失调、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乌司他丁奥曲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β-榄香烯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

    朱立德姜晓天
    923-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恶性肿瘤发病不易被发现,且进展较快,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些从本草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功效的天然产物,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者重点关注.榄香烯作为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是中草药姜科植物温莪术提取和分离出来的.现综合大量文献发现,β-榄香烯在肿瘤细胞诱导凋亡方面、侵袭和转移的抑制方面、免疫调节方面、逆转肿瘤耐药等多方面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递送系统有助于β-榄香烯,使β-榄香烯在治疗肿瘤方面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β-榄香烯抗肿瘤研究进展

    针刺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部分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郑一歌翟茜高巍高慧...
    928-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肠道拥有复杂而丰富的菌群,肠道菌群参与营养吸收、免疫防御、调节代谢等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涉及许多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甚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针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证实对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针刺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丰度调控宿主代谢、免疫应答,影响相关疾病的发展.肠道微生物群靶向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和模式仍需继续探索.

    针刺肠道菌群缺血性卒中帕金森病

    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及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现状分析

    韩海涛柳越冬张相安张双喜...
    934-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肛瘘一般难以自愈,手术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因肛瘘病变位置特殊,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增加患者痛苦.近年中医药治疗因费用低、疗效理想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主要方式.目前发现,部分中草药化合物的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制剂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通过检索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Hippo等信号通路等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通过总结肛瘘术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创面愈合相关信号通路、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患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肛痿手术中医药疗法创面愈合信号通路生长因子

    细胞焦亡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高楠张楠孙维义郅强...
    940-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RC)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寻找低毒、高效的防治方案仍是CRC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临床防治CRC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多方面的手势,包括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途径等.近年来,随着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多数学者发现,CRC发病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其中,细胞焦亡是一种机体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模式,能调节多种细胞信号级联反应,可参与CRC的调控过程.此外,在中医药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与细胞焦亡影响CRC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通过文献筛选和相关报道发现,一些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能通过靶向干预细胞焦亡在CRC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对其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以期在中医药防治CRC领域提供理论和诊疗思路参考.

    细胞焦亡结直肠癌中医药疗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