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张卫强

双月刊

1673-6338

cyxbbjb@163.com

0371-8163506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66号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原《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测绘学院学报》)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管、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的测绘科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始创于1984年,创刊初期为16开半年刊,1991年改为季刊,80页出版,1993年5月正式出版,公开发行,1998年第1期起改为大16开出版,1999年6月更名为《测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启用)。2006年更名为《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同时改双月刊80页出版。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连续入编测绘学类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几年来,《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先后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群“万方数据”上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入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报道和反映测绘科学最新研究成就,传播和积累军事测绘科学知识,促进测绘科学的发展与交流,提高测绘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培养军事测绘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测绘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主要刊登内容:以测绘科学技术为报道重点,其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信息化的科技环境中,特别关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显示技术和数字战场感知的理论、方法与工具的研究;空间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遥感平台体系构成、目标自动识别与提取、影像信息融合、数字航空摄影测图、影像高精度定位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多源数据融合能力及可视化效果的、适应各级管理层次的地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研究等诸问题。除这些经典的测绘科学理论与方法在新时期的自然延伸外,还特别关注与测绘科技有关的跨学科、跨行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命题和创新性的探索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测绘和相关专业研究的广大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技术赋能遥感卫星数据在轨处理

    王家耀颜军吴佳奇邓剑文...
    55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遥感卫星数据在轨智能处理已成为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实现"星数天算"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主流的数据在轨智能处理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行业面对的问题,提出了天地一体的智慧星座系统架构,构建了一种集固有处理、信息提取、知识生成功能于一体的卫星数据在轨智能处理系统,探索了利用人工智能AI模型及算法以及星地一体化处理系统实施在轨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方法.为验证上述系统框架和方法,利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了船舶检测和林火火点检测及预警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是可行的,提出的在轨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方法是有效的.提出的系统架构为卫星在轨信息提取及知识生成并最终赋予卫星在轨思考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卫星在轨思考的能力取决于在轨处理系统的架构设计、信息提取和知识生成的AI模型和算法,而算法的好坏将依赖卫星数据地面计算中心对其的不断优化和长期的迭代.无疑,卫星在轨处理系统将对卫星地面系统的架构和算力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长远来看,这将助力"星数地算"的快速发展.

    遥感卫星在轨处理智慧星座AI模型和算法星地一体化处理系统信息提取知识生成星数天算星数地算

    现代时空测量中时间尺度与计时技术发展

    王若璞周庆勇佟帅李崇辉...
    571-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基本物理量之一,时间不仅是高精度测量的基础,同时在基础科学研究、时空基准建立、航天发射及测控、导航制导与控制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现代时间测量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时、原子时以及用于理论计算的坐标时等不同时间尺度和时间计量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研究了各种时间尺度定义及相应的计时方法,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承接关系.给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换算方法,并对计时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分析与思考.相关研究可为系统理解时间尺度内在关系及其在高精度时间数据处理与应用中提供技术参考.

    时空测量时间尺度计时技术计时系统时间计量

    混合星座对BDS PPP和ZTD估计的影响分析

    范士杰陈岩顾宇翔刘兆健...
    5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研究了不同星座组合对精密单点定位PPP 和天顶对流层延迟ZTD估计的影响.设计了MEO、MEO+GEO、MEO+IGSO以及MEO+GEO+IGSO等 4 种卫星组合方案,利用 4 个MGEX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BDS 静态PPP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MEO卫星的BDS PPP三维位置精度最优;增加IGSO卫星可明显提高E坐标精度并缩短PPP收敛时间,但是U坐标精度略有降低.2)基于MEO卫星的BDS PPP估计的ZTD精度最优,其标准差在 10 mm以内;增加GEO卫星使得ZTD估计的标准差明显增大;IGSO卫星对ZTD估计的精度影响较小.

    混合星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天顶对流层延迟定位精度

    混合BFO-PSO的卫星选择算法

    许政阮西玥万胜来
    587-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进行卫星选择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了细菌觅食算法(BFO)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混合BFO-PSO的卫星选择算法.首先,通过引入BFO的趋向和迁徙操作,能够提升PSO的局部搜索能力,增加其跳出局部最优的可能性.其次,引入了一种卫星贡献度算子,在BFO-PSO算法选择给定数量下的最优卫星组合后,通过计算剩余卫星贡献度逐步增加组合卫星数量.该算子能够减少几何精度因子(GDOP)矩阵求逆运算次数,提升计算速度.最后,通过对实际采集到的GPS数据进行仿真测试,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粒子群优化算法细菌觅食算法卫星选择卫星贡献度算子几何精度因子

    BDS-3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与QZSS实验厘米级增强服务性能对比分析

    孟欣刘长建王敏孙爽...
    593-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卫星导航系统纷纷将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作为系统的标准服务向用户提供.BDS-3的精密单点定位服务(PPP-B2b)和QZSS的实验厘米级增强服务CLAS-E(Centimeter Level Augmentation Service for Experi-ment)已率先向用户提供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但对比分析两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性能的研究较为缺乏.文中以CODE分析中心的最终产品作为参考,对比分析了PPP-B2b与CLAS-E的服务性能;并采用MGEX的 4 个测站观测数据验证了两种服务的定位性能.结果显示,目前两系统提供的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均支持厘米级静态定位应用,PPP-B2b在轨道钟差精度、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服务范围上均稍逊于CLAS-E.CLAS-E播发的改正产品中GPS BLOCK IIF卫星受轨道机动影响,轨道误差会发生跳变.BDS-3仍然在发展建设当中,相信PPP-B2b的服务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精密单点定位厘米级增强服务星历比较实时服务质量评估

    美国NAVD88高程基准与全球高程基准之间的垂直偏差

    刘鑫宇李姗姗单建晨范雕...
    601-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实现全球高程基准统一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联合EGM2008、EIGEN-6C4 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和美国范围内36 578 个GNSS/水准点,基于重力位差法确定NAVD88 高程基准相对于全球高程基准的垂直偏差.首先通过最新发布的CRUST 1.0 地壳密度模型确定美国区域地壳密度,较通常假设地壳密度均匀分布更贴合实际情况;然后根据GNSS/水准点至水准原点的距离划分阈值,实验结果表明阈值取 3 000 km计算结果的标准差达到最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垂直偏差结果进行优化改善,求出美国高程基准NAVD88 相对于全球高程基准的垂直偏差为-0.956 6 m.

    高程基准CRUST1.0模型美国高程基准NAVD88垂直偏差GNSS/水准

    一种半稠密视差图修补的深度学习半监督方法

    王淑香官恺刘智牛泽璇...
    607-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主流的匹配方法如块匹配、半全局块匹配方法等生成的视差图为半稠密状,在一些需要稠密视差图的场景无法使用,因此必须进行修补.然而传统的修补方法视差图精度有限,无法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半监督的修补方法,该方法以传统匹配方法为基础,利用深度学习提取特征的优势,修补了视差图中的缺失区域.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半监督的修补方法精度远高于传统修补方法,实验中绝对终点误差和 3 像素误差相比于传统修补方法分别降低了 33.98%和 17.83%;2)虚拟场景的训练结果迁移学习至真实场景可进一步提升修补精度,绝对终点误差和 3 像素误差分别降低了5.17%和 12.58%,而且能够加速收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半全局块匹配方法半监督视差图深度学习密集匹配

    AIS数据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船舶目标分类识别

    王宇君郭健徐立李宗明...
    615-62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并高效分类识别船舶目标,对促进海上智能交通管理、增强海上态势感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船舶目标分类识别方法在构造多维特征空间时容易造成信息冗余,导致分类精度和分类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AIS数据特征优选的随机森林船舶目标分类识别方法.首先,从AIS数据中提取与船舶速度、加速度、航向和距离相关的 18 维特征;其次,利用平均不纯度减少的方法评估特征的重要性,并优选最佳特征组合;最后,利用特征优选随机森林对船舶目标分类识别,并与基于原始特征的随机森林的分类结果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从AIS数据中提取的速度特征和距离特征在船舶分类识别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优选重要性前 14 位的特征参于分类识别,可以高效利用AIS数据蕴含的丰富信息,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并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船舶,总体分类准确率达 86.2%;分类效率优于基于原始特征的随机森林,能够满足船舶目标准确高效的分类识别需求.

    船舶目标分类识别AIS数据特征优选随机森林

    耦合地理空间信息的监控视频动态目标跟踪方法

    史世豪施群山周杨甘文建...
    62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控视频中目标的识别和跟踪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公共安全和便利性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提供基础.然而,其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耦合分析程度较低,仅靠监控人员进行观察费时费力,不能充分利用监控视频的空间信息.针对这种问题,提出将监控视频与地理空间信息结合的方法,对关注目标进行检测识别提取,通过由图像空间向地理空间的映射模型,将目标运动轨迹映射至地图中.同时,结合以上技术以及应用需求的不同,设计实现监控视频目标跟踪可视化原型系统,创建交互式的可视化界面,便于监控人员在宏观上把握监控区域目标的动态信息,实现监控目标在地理空间的可视化.

    监控视频目标跟踪地理空间映射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

    顾及边缘特征与图像波峰的建筑物侧视图像分割算法

    陈经昊成毅朱国闯武艳宇...
    630-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建筑物图像分割技术得到快速提升,但多数是针对遥感正射影像的分割算法.随着街景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对建筑物侧视图像进行分割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边缘特征与图像波峰的组合算法.算法通过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行初步图像分割;利用改进的天际线检测算法形成建筑物与天空的分界线;通过图像波峰分离相邻的建筑物;随后,使用原图像的绿色通道,去除树木的干扰,实现建筑物边缘提取和形状提取.最后,利用MSRA10K数据集中的图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表明,与GrabCut算法相比,本文算法不需要人机交互,且在视野较小、背景良好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

    边缘提取天际线检测图像分割Canny算法侧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