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江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江丛刊
长江丛刊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长江丛刊/Journal CHANGJIAN CONGK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语音困难分析及学习策略研究

    王益雯
    5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英语语言不仅是国际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是体现一名学习者的文化教育标准,是各个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发音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语音学习的重要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表达沟通,只有把语音学好了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但因为语言的复杂性、英语方面材料的多样化及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差异等等因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教材时会遇到一些学习阻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探讨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音学习的困难进行分析,探寻应对策略,结合理论基础促进英语语音的改革发展.

    高校英语非英语专业英语英语语音学习策略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以西藏大学为例

    卢芯怡
    5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汉语是中文系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增强大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和语感,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国古典文学文化,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继承发扬古代先民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以西藏大学为例,往往出现学生古文功底弱、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方法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适当的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古代汉语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式教学法的运用

    雷歌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外国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语言交际能力.而针对语言学科的教学,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与能力训练的平台,才可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部分院校将任务教学法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而在实际运用该教学法时,应能结合口语训练与听力教学,巧妙的将任务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与步骤中.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式教学法运用

    高校手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郑州某师范学校和某大学的比较为例

    杨静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郑州某师范学校和某大学的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两大情况的比对分析,从而发现在高校的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存在传统课程的观念的影响,课程体系亟待完善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结合本校的优势资源,建立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建议.为高校开设手语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合理,也为社会输送有创新精神、有实操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手语翻译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比对分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古诗文吟诵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郎红玲王颖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其中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承载着文化的精髓,而且古诗中蕴含着很多使我们受益终生的宝藏等待我们挖掘.在上大学之前古诗文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点一直被学生广泛学习背诵,上大学之后除了相关专业,大部分大学生的阅读书单里没有古诗文阅读,古诗文吟诵更是少见.本文立足于古诗文吟诵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作用,展开了如何在大学生中间普及古诗文阅读和古诗文吟诵的策略探讨.

    古诗文吟诵大学生人文素养

    语用顺应论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佘欣然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ren曾提出了语用顺应理论,这个理论对于大学的英语翻译教学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了一些院校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交际的语境顺应方面,对于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时如何使用这个理论进行了分析,它的目的是想要让大学的英语教学翻译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可以结合相应的语境,不断的对教学方式、内容等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翻译能力.

    顺应理论交际语境翻译教学

    高职语文的课程思政研究

    刘海霞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建设的起点是一门有含有重要意义的"课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建设作为其建设支撑,"课程思政"的作用就容易显得浅薄,成为无根之木,空中楼阁.《高职语文》是一门以中国语言文字为根本,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来的瑰丽的文化遗产,同时有着工具性、基础性等多种作用的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在当下高职教育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课程都在其不同的领域与形式中寻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融合的途径,在这种前提下,思政建设的作用与形式丰富而多样,百花齐放.而高职语文课程在发挥其本身对于语言及文化传承作用的过程中,在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传承、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春风化雨般的独特优势功能.所以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对高职语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根本上突出与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三观教育

    浅谈孔子的礼乐思想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以《论语·八佾》为例

    储雨邹马陈铱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 八佾》篇中主要讲述了孔子思想中的礼和乐,《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思想.古人通过制定礼仪来维持等级秩序,通过音乐的道德力量合同人的情感.礼乐统一是在礼乐思想的基础上,以音乐为补充,创设起的一套系统化、社会化礼乐体系.本文以《论语·八佾》为核心,探讨《论语》中礼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礼乐思想《论语·八佾》素质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与策略探究

    杨春娇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好地与人才市场接轨,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很少关注英国和美国文学元素,这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使用所学的英语.在高职英语学习中引入英美文学元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使他们在使用英语时运用英美逻辑思维,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文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学元素的价值,探讨英国和美国文学元素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策略,在高职英语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和个性化发展.旨在为当代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一种可供借鉴的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英美文学价值策略

    基于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霍倩倩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视角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建立包含汉语本体知识应用、语言技能实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跨文化交际实践和专业综合实践五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