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水复合冷却下永磁同步电机温升特性

    何联格胡书凡屈翔严新...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绕组端部温度高、散热难的特点,采用在电机绕组端部增加喷油管的方法对油水复合冷却条件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升特性进行计算,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水冷和油水复合冷却对温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绕组端部喷油管的油水复合冷却方案对电机冷却效果十分显著,电机绕组最高温度大幅度降低,高低温区温差较小,起到良好的温度均衡作用;且2种额定工况下,油水复合冷却方案较水冷方案下电机最高温度降低27℃,冷却效果较水冷方案提升20%、19%.

    永磁同步电机水冷油水复合冷却温升特性

    电机及控制器冷却流道散热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

    唐琳赖晨光谭礼斌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电机绕组及控制器IGBT温升,提升电机及控制器冷却流道散热性能的同时确保电机及控制器的冷却流道具有较低流动阻力,以某微型电动车驱动系统的冷却流道结构、电机及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搭建了电机及控制器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该冷却流道原始结构下内部速度场及流阻特性、电机绕组温度场、IGBT温度场.采用协同优化方法对电机及控制器冷却流道结构参数进行智能寻优,寻求低流阻、高效散热的冷却流道结构.结果表明:冷却流道原结构存在局部涡旋和流动死区,冷却流道流阻为31.87 kPa,电机绕组最高温度为120.04℃.在满足工艺和流阻改善的条件下,选取绕组温升改善最明显的结构作为最终优化结果.优化后冷却流道内部流动存在的局部涡旋、流动死区都得以减少,流动更顺畅,流速更均匀,流动阻力显著下降,流阻较原始模型降低约12.5 kPa,降幅39.4%.优化后电机绕组端部最高温度较原始模型降低3.28℃,降幅2.7%.研究结果可为电机及控制器冷却结构的设计及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电机控制器流阻温度优化分析冷却结构

    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策略

    潘新于萍田杰
    113-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持纯电动汽车车室环境的热舒适性并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本文对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AMESim搭建了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车室仿真平台,设计了开关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采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3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在模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了前馈控制环节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开关控制策略、PID控制策略和模糊控制策略下COP值分别约为1.50、1.80和1.85;引入前馈控制环节前温度波动约为0.5℃,引入后无明显变化.在系统的动态响应和能效比方面模糊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优于开关控制和PID控制;加入前馈控制环节后的模糊控制策略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在外部环境变化时的系统动态响应,降低了车室温度的波动.

    热泵空调控制策略压缩机开关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纯电动汽车制冷工况下电池直冷优化设计

    胡远志罗毅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款纯电动汽车相对独立的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一种满足夏季制冷工况电池直冷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首先在实验基础上搭建电池生热模型,并且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电池冷却方式由液冷改为更高效的冷媒直冷,然后搭建一维整车热管理系统优化模型,并在新欧洲驾驶循环工况下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池直冷后整车热管理系统对乘员舱、电池及其温差都有更好的温控效果,相比于液冷系统其制冷能效比提高0.47,整车电能消耗可降低3.1%.

    整车热管理锂离子电池建模电池冷媒直冷AMESim仿真

    汽车木陶瓷制动衬片热弹性耦合分析

    杜丹丰王麒麟郭秀荣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以木陶瓷为原料的汽车制动衬片,建立了木陶瓷制动衬片的盘式制动器三维模型,模拟多种工况制动时木陶瓷制动衬片作用下盘式制动器的热弹性耦合特性,并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及ABAQUS软件中的UMESHMOTION子程序实现木陶瓷制动衬片磨损深度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以木陶瓷材料作为汽车制动摩擦材料,制动过程中制动盘温度峰值为254.25℃,相较于传统金属型制动衬片制动盘温度峰值低9.91℃,应力分布均匀,有利于减少制动盘热裂纹的产生,同时降低制动盘"热衰退"效应对车辆制动效能稳定性的影响.木陶瓷制动衬片制动过程中温度最高可达281.41℃,远低于木陶瓷材料热分解温度,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以木陶瓷作为制动衬片摩擦材料,单次高速紧急制动磨损深度最大不超过2.11μm,具备良好的耐磨性.

    汽车木陶瓷制动衬片热弹性耦合磨损

    成型工艺对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

    彭晓博程勇张龙李浩...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不同成型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加筋蒙皮复合材料结构的固化变形.通过真空袋压工艺,分别采用共固化、共胶结和二次胶结固化制备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加筋蒙皮结构并测量其固化变形.针对不同的成型工艺,采用瞬时线弹性固化本构模型,将固化残余应力作为预应力,提出一种考虑不同成型方式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成型工艺、铺层方式和加筋厚度对加筋蒙皮结构固化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工艺、铺层和加筋厚度等对结构的固化变形有较大影响,通过合理的铺层,增加加筋厚度及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可以较大降低加筋蒙皮结构的变形量.

    复合材料加筋蒙皮成型工艺固化变形

    冲击载荷下频率响应函数的高斯过程回归方法

    任程刘世洲郜伟张二亮...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锤击法测试是学术和工业界广泛采用的实验模态分析方法,通常使用谱估计方法计算频率响应函数(FRF),极易受到测量数据长度和质量的影响.近年来,贝叶斯学习技术为系统和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途径.受此启发,应用复高斯过程对FRF的先验信息进行统计描述,发展了冲击载荷下FRF估计的贝叶斯推断方法,不仅得到了FRF的最大后验估计,还给出了FRF估计的方差.利用QR分解技术改善了超参数优化的数值正定性.通过数值算例和振动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冲击载荷频率响应函数高斯过程回归贝叶斯推断

    EPB盾构螺旋输送机的参数多目标优化

    陈怀远陈江义秦东晨朱强...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EPB盾构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效率,减小输送机螺旋体的磨损并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结合离散元软件EDEM、NSGA-Ⅱ优化算法和熵权TOPSIS法,提出一种盾构用螺旋输送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按照设计好的正交试验进行仿真,得到输送机的质量流率、螺旋体平均磨损量和运行功率性能指标,并对仿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利用Matlab软件将仿真得出数据进行拟合,建立多个结构参数间的性能指标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对螺旋输送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Pareto前沿解集,并由熵权TOPSIS法确定最优解.结果表明:当螺旋输送机安装倾角为24.69°,螺距为613.25 mm,螺旋内径为696.34 mm,螺旋轴径为211.88 mm时,输送机整体性能最好,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流率提高了10.56%,螺旋轴磨损量减小了8.64%,功率损耗降低了6.41%.研究结果对EPB螺旋输送机的设计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EPB盾构螺旋输送机离散元NSGA-Ⅱ算法熵权TOPSIS法参数优化

    一种对极数互质的高精度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

    吴昶亮于治成蒲红吉展丙男...
    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对极数互质的高精度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在N对极的单圈增量电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M对极的传感器,实现组合测量,其中,2个增量式传感器对极数N和M为互质数,对极数多的作为精测部分,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对极数少的作为粗测部分,利用2个增量式传感器输出行波相位差和空间角度对应关系实现传感器的绝对角位移测量.采用差动感应电极结构消除共模干扰以保证测量精度,这种对极数互质组合测量传感器既能够较容易实现绝对定位,又能够保证传感器的高精度.采用印制电路板技术制造了外径154 mm、内径100 mm、厚度2 mm的传感器样机,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整周测量范围原始精度可达±1.8″.

    互质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时栅

    融合MS3D-CNN和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吴庆岗刘中驰贺梦坤
    173-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中空间信息利用不充分、样本标记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3 D-CNN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采用特征映射方式从不同感受野充分挖掘并融合高光谱图像的空间特征和光谱特征,对融合后的空谱特征进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处理;通过残差思想构建深层网络,采用Dropout方法处理过拟合问题,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在Indian Pines、Pavia University和Salinas Valley 3个高光谱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分类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优于其他经典方法.

    高光谱图像分类多尺度三维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残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