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万明春

双月刊

1008-6390

jyp595@163.com

023-86380032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提升对策

    李丹宾艺瞿艾琳朱佳利...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是保障教育公平、实现弱有所扶的必要路径,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制约着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在我国学前教育坚持向普惠与优质统一发展的背景下,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势在必行.通过自编问卷抽样调查,发现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专业理念与态度相对较好,融合教育专业能力不足,融合教育专业知识匮乏;重庆市普惠性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在学历、从教经历、幼儿园性质、相关培训与学习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据此,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实施融合教育的制度法规;深化教研与培训,多渠道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教师提升融合教育素养;构建合作共同体,助力普惠性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可持续发展.

    融合教育素养普惠性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基于儿童研究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意蕴、价值与路径

    黄程佳夭娴曾艳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研究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视域下的儿童研究具有情境性、发展性、全面性和主体间性特征.幼儿园教师开展儿童研究有利于其个人生成教育智慧,重塑儿童本位教育理念以及建立专业自主意识.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内生逻辑,更新观念,唤醒幼儿园教师开展儿童研究的内在动力;构建场域,孕育幼儿园教师开展儿童研究的内生文化;开展叙事研究,探索基于儿童研究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转向.

    儿童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儿童立场

    父母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业诚信的中介作用

    程翠萍陈曼石钊
    87-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乡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业诚信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以重庆市473名乡村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该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成绩和学业诚信的情况.结果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与乡村小学生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乡村小学生的学业诚信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这启示乡村小学生父母应更多采用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培养乡村小学生的学业诚信是提高其学业成绩的可选途径.

    乡村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成绩学业诚信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回顾与反思"环节的呈现与教学策略

    汪辉李枚李晓薇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形成慎思笃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综合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回顾与反思"环节在内容上的编排,厘清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材中的呈现情况.基于此,从学习通道、学习路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等方面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回顾与反思"环节的特点.提出低段有"序",培养回顾与反思习惯;中段有"术",丰富回顾与反思方法;高段有"法",深化回顾与反思实践的教学策略.

    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回顾与反思核心素养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与路径

    谭畅邓小丽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党和国家将劳动教育重新纳入教育方针,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仍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构建劳动课程一体化是落实落地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课程囊括了课程目标内在统一、课程内容纵向衔接、课程实施横向协同、课程评价系统多元的内涵,蕴含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独立性与融合性相统一、系统性与渐进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可以"知情意行"为逻辑、以"劳动素养"为核心、以"三大体系"为纲目、以"过程+结果"为导向,实现纵向衔接、横向配合、内在统一、逐层递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劳动教育劳动课程一体化内涵特征路径

    导师指导与学术氛围对专业硕士生创新素养的影响机制——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

    童洪志宋琳琳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素养培育是落实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的实践要求.基于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数据,从创新意识、创新特质、创新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测度创新素养,实证检验导师指导与学术氛围对专业硕士生创新素养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吸收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导师指导、学术氛围对专业硕士生创新素养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吸收在学术氛围与研究生创新素养各维度变量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导师指导与研究生创新素养各维度变量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导师指导、学术氛围与创新素养之间关系的认识,拓展了两者关系研究的边界条件,对增强专业硕士生创新素养培育具有启示意义.

    创新素养专业硕士生导师指导学术氛围知识吸收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三重向度

    黄晶晶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性发展的必然逻辑,在新时代的呈现样态之一是"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在现实面向维度,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建设与发展,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需、赋能之需、增势之需,回应大格局何以必要.在价值取向维度,有利于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铸魂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破题能力,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凝聚能力,彰显大格局何以有为.在实践路向维度,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要与时俱进,需要建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实践主体,用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实践场域,评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实践效能,擘画大格局何以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现实面向价值取向实践路向

    基于PISA测评框架的高中英语教科书全球素养内容分析

    杜成林孙宁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素养旨在培育学生参与世界议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英语课程强调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两者核心理念相近.参照PISA 2018全球素养测评架构,对高中英语必修教科书内容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探究英语课程培养全球素养之道.研究发现,全球素养内容在教科书中主要体现在文化与跨文化关联、环境可持续性、社会经济发展与相互依赖3个方面,而消弭冲突、维护制度与人权等议题涉及较少,且呈非主学习相关.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重视整合核心素养与全球素养内涵,调适主学习相关与非主学习相关内容的教学权重,转化全球素养内容为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借助数字技术培育全球素养.同时,在编写或修订教材时要全面渗透全球素养内容与调配全球素养主旨内容.

    全球素养英语教科书核心素养PISA2018

    Abstracts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