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重庆医学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徐永柱

旬刊

1671-8348

cqyx@cqwsj.gov.cn

023-63604477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4楼

重庆医学/Journal Chongqing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直辖市级(省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现为月刊,128。目前同国外30种杂志建立了互换刊物关系。《重庆医学》杂志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快、准、精、广地报导医学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新技术、新经验。《重庆医学》助你用知识发明创新,用知识开拓市场,用知识创造财富,用知识改变命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周一支刘强
    2614-2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与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该院13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内镜手术组和显微手术组,每组66例,内镜手术组行内镜手术治疗,显微手术组行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预后良好率、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术后感染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显微手术组比较,内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治疗后,内镜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及血肿清除率均高于显微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显微手术内镜手术能明显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血肿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预后更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活动和生活质量的恢复。

    内镜手术显微手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术后感染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4种脂质成分与痛风的因果关联研究

    刘思园陈欣熠徐英英
    2619-2624,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究4种脂质成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痛风的因果关联。方法 利用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选择与4种脂质成分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加权中位数(WME)、MR-Egger回归法、简单模式法和加权模式法为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MR分析。以比值比(OR)值评价4种脂质成分与痛风间的因果关系,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3种方法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痛风的患病风险(OR=1。85,95%CI:1。29~2。66,P<0。01),而 TC(OR=1。12,95%CI:0。78~1。62,P=0。553)、HDL-C(OR=0。76,95%CI:0。52~1。11,P=0。156)、LDL-C(OR=1。25,95%CI:0。95~1。63,P=0。105)与痛风患病风险的因果关联不明显。IVW 和MR-Egger回归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回归法截距项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基因多效性,Leave-one-out分析未发现非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结论 TG升高与痛风间可能存在正向因果关联,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应积极检测并注意预防痛风发生。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痛风孟德尔随机化

    血管生成素1、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李天寿梁远初王健琨黄云...
    2625-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生存预后分析。方法 收集32例初诊DLBCL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LISA检测血清Ang1、Ang2水平。取DLBCL患者活检组织及25例非肿瘤病变患者颈部手术切除的正常淋巴结活检组织(对照组)标本,免疫组化检测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结合DLBCL患者临床特征、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LBCL 患者血清 Ang1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36。22±9。12)ng/mL vs。(30。92±13。37)ng/mL],DL-BCL 患者血清Ang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8。42±10。78)ng/mL vs。(23。81±3。68)n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LBCL患者淋巴瘤组织CD34高表达,而正常淋巴结组织CD34低表达;DLBCL患者淋巴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计数较正常淋巴结组织增多(25。5±4。4 vs。13。2±3。0,P<0。05)。Ang1水平与性别、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P1)评分、临床分期、细胞起源(COO)亚型均无明显相关性。Ang2水平与Ann Arbor分期有关,Ⅰ~Ⅱ期DLBCL患者Ang2低表达,而Ⅲ~Ⅳ期患者Ang2高表达(P<0。05);Ang2水平与性别、年龄、IPI评分、COO亚型均无明显相关性。Ang1低表达患者OS时间与Ang1高表达患者无明显差异(25。86个月vs。23。11个月,P=0。722);Ang2低表达患者OS时间明显高于Ang2高表达患者(32。24个月vs。17。66个月,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IPI评分、Ang2水平均为影响患者OS时间的因素;而性别、年龄、Ang1水平与患者OS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IPI评分、Ang2水平均为影响患者OS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Ang1、Ang2在DLBCL患者高表达,促进淋巴瘤血管新生;Ang2水平影响DLBCL患者生存预后。

    血管生成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BMI与肛瘘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叶桑瑜黄子宸郑丽华
    2631-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结果,分析BMI与肛瘘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2022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545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偏瘦(BMI<18。5 kg/m2)、正常(BMI 18。5~<24。0 kg/m2)、超重(BMI 24。0~<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logistic回归分析肛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BMI与肛瘘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是肛瘘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8,95%CI:1。08~3。99,P=0。028)。结合RCS分析结果表明,BMI与肛瘘发生风险存在"J"形趋势。此外,吸烟可增加肥胖人群肛瘘发生风险。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发生肛瘘的危险因素,建议易感人群合理控制体重,预防肛瘘发生。

    肛瘘体重指数超重肥胖

    胎儿窘迫预测指标的价值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马妍杨凯徐鹏王珊珊...
    2637-2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建立炎症胎儿窘迫的诊断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13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胎儿窘迫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其中对照组93例,病例组120例。分析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及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对不良围生结局的诊断效能及患者的临床获益。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MCA-PI、MCA-RI、MCA-S/D及脑胎盘率(CPR)均低于对照组,而UA-RI、UA-S/D、UtA-RI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MCA-PI、MCA-RI及CPR是预测胎儿窘迫的独立保护因素,而UA-RI和UA-S/D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胎儿结局。基于5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34~0。925),模型的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0。70,准确度为0。83,拟合度较好。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诊断胎儿窘迫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指标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发生胎儿窘迫孕妇提前干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胎儿窘迫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风险预测模型

    非奈利酮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许静宋金方刘茹纪子文...
    2643-2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非奈利酮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copus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4月21日,搜索非奈利酮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件、提取资料后,采用Jadad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5项RCT,共2 518例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结局指标方面,非奈利酮与依普利酮在改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剂比较,非奈利酮能够降低首次心力衰竭住院(HHF)风险(RR=0。68,95%CI:0。49~0。94,P=0。02)和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RR=0。79,95%CI:0。64~0。98,P=0。03)。安全性结局指标方面,非奈利酮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略低于安慰剂(RR=0。95,95%CI:0。90~1。01),非奈利酮引起高钾血症的风险略低于依普利酮(RR=0。90,95%CI:0。46~1。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奈利酮引起高钾血症的风险高于安慰剂(RR=2。07,95%CI:1。46~2。95,P<0。01)。结论 非奈利酮可降低NT-proBNP水平、首次HHF和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心力衰竭非奈利酮疗效安全性

    基于中国人群的BMI对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刘欢妹高婷尹丽霞
    2650-2655,2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BMI≥24 kg/m2对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搜索含有单因素分析并含有BMI的结直肠癌SSI的观察性研究,筛选出含有BMI≥24 kg/m2的、以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32篇文献10 350例患者,其中发生SSI患者1 748例。32篇文献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异质性(I2=65%,P<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的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生率高于BMI<24 kg/m2者(OR=2。57,95%CI:2。07~3。19,P<0。01)。漏斗图提示7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Egger's检验得到P=0。158,提示偏倚不显著。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BMI≥24 kg/m2的结直肠癌患者SSI发生率是BMI<24 kg/m2者的2。57倍。

    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体重指数中国人群meta分析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对成人ICU患者血糖控制作用的 meta 分析

    宋洁张传来杨睿琦潘惠玲...
    2656-2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SCGM)在ICU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益处,以期为ICU患者血糖管理开拓新的思路。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28日的SCGM ICU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6。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其中17篇文献质量评价为中等纳入最终研究,1篇文献质量评价较低被剔除分析。共1 799例研究对象,包括入住ICU的肿瘤和心脏手术后、脓毒血症、口腔间隙感染、急性胰腺炎、颅脑损伤等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占8。5%。试验组(SCGM)和对照组(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监测)患者低血糖发生率(RR=0。35,95%CI:0。25~0。47,P<0。001)、平均血糖(SMD=-0。13,95%CI:-0。25~-0。00,P=0。040)、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SMD=0。29,95%CI:0。10~0。49,P=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用量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1。05~0。17,P=0。160),但在非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01,95%CI:-2。29~1。72,P<0。001)。结论 与床旁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测定或血气分析仪动脉血糖测定比较,在ICU患者中应用SCGM可以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和胰岛素用量,并提高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

    皮下持续葡萄糖监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血糖meta分析

    南京市男护士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分析

    杨明熊兴林张玲
    2663-2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南京市医院男护士的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8月在南京市各区医院工作的349名男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展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 全部调查对象的中文版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常模(P<0。05);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各维度得分也处于较高水平。男护士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负相关(P<0。001),与机会承诺呈正相关(P<0。05);男护士低个人成就感与情感承诺、机会承诺呈负相关(P<0。001),与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组织承诺总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南京地区男护士职业倦怠处于高度倦怠水平,组织承诺也处于较高水平。要针对性地给予男护士职业认同感和给予工作满意度低的男护士特别关注,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男护士职业倦怠组织承诺现状相关性

    2004-2022年重庆市永川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核酸阳性率及基因型特点分析

    吴欢徐洁李琴陈亮...
    2668-2671,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22年重庆市永川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的核酸阳性率和基因型特点。方法 概率比例抽样法选取2004-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染病监测系统中录入的所有现住址为重庆市永川区的已审核在库管理的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核酸和基因型检测,分析其核酸阳性率及基因型特点。结果 调查的489例丙肝患者中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阳性286例(58。49%);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医保类型的HCV-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均收入及常住地区HCV-R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285例单一亚型感染和1例1b型和6a型混合亚型感染,单一亚型感染主要为1b型(56。45%)、3b型(12。94%)、6a型(12。94%)。结论 2004-2022年重庆市永川区丙肝患者中超过一半比例的既往病例仍是现症感染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为3b、6a型。要进一步动员既往丙肝患者治疗,提高治疗率和临床治愈率。

    丙型病毒性肝炎核酸阳性率治疗规模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