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蚕桑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蚕桑通报
蚕桑通报

鲁兴萌

季刊

0258-4069

cstb@zju.edu.cn

0571-86433341

310029

杭州市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

蚕桑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ericulture
查看更多>>《蚕桑通报》报导蚕桑科技的最新成果,交流蚕桑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推广蚕桑实用技术。办刊宗旨: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生产,提高学术水平。本刊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结合普及,展示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栽桑、养蚕、蚕种、茧丝、综合利用、经营管理 改革探索各分支。  读者对象:大专院校师生,蚕桑茧丝绸研究院所、蚕业生产管理部门和场站的广大技术人员。包装形象:彩印封面与广告,内页70克双胶纸。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孤雌生殖中卵母细胞激活的研究进展

    徐芳马辰恺崔春光胡成洁...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母细胞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转变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称之为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成熟时期.在有性生殖中,卵母细胞成熟后便拥有了受精的能力.孤雌生殖激活是指卵母细胞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时,不经过精子的刺激而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下自发恢复并完成减数分裂,进行有丝分裂并发育到胚胎的过程.卵母细胞具备成熟能力是孤雌生殖发生的必要条件.已知卵母细胞成熟与cAMP、PKA、MPF等因子的水平调节紧密相关.人工激活卵母细胞的原理则是通过外界刺激改变卵母细胞内的分子作用网络及化学信号传导,其方法包括物理性激活、化学性激活及联合性激活.对于不同物种选取不同方法,孤雌激活的效果与卵母细胞的来源、卵龄、方法的选择和培养条件有关.

    孤雌生殖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激活方法激活机制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

    李诚黄凌霞
    7-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1-脱氧野尻霉素(DNJ)作为桑资源中特有的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进一步促进DNJ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对现阶段DNJ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以及应用领域进行整理,分析和展望了DNJ现阶段及未来的研究状况.发现随着DNJ提取工艺的进步,DNJ的提取效率在逐步提升,并且得益于DNJ所具备的降血糖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与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使其在动物生产、医药、食品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相信随着对DNJ研究与开发的深入,能使DNJ得到更充分的应用,从而推动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1-脱氧野尻霉素(DNJ)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应用

    桑椹花色苷提取及其改性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陈佩瑶刘寅欣华舒浩鲁兴萌...
    13-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椹作为桑资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含量丰富的花色苷为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桑椹中主要的花色苷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多样的提取技术也被逐步开发应用于桑椹花色苷的提取,以提高桑椹花色苷的提取效率.然而,桑椹花色苷在稳定性、溶解性方面的劣势限制了更广泛的应用开发,因此需要通过花色苷改性的方法拓展其开发应用场景.本文综述了桑椹花色苷提取方法,并分析目前针对桑椹花色苷改性的开发应用现状,以期为桑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桑椹花色苷提取改性

    抗血液型脓病'华康3号'蚕品种在如皋的适应性研究

    周慧勤季晓琴钱荷英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华康3号'蚕品种在江苏如皋市蚕区的适应性,于2020-2021年间的春秋2个蚕季,对'华康3号'和'菁松×皓月'进行对比试验,调查了两对蚕品种的饲养成绩、蚕茧产量、抗病性、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等指标.结果表明,'华康3号'一日孵化率、发育整齐度以及张种产茧量均优于'菁松×皓月',全茧量和茧层率达到或超越'菁松×皓月',尤其是强健性指标优势明显,可见'华康3号'在如皋市蚕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适宜在如皋市大面积推广.

    华康3号抗血液型脓病蚕品种地区适应性

    家蚕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农科5号'原种繁育试验

    殷剑峰徐霞解静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科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育成的一对抗血液型脓病中丝量斑纹限性四元杂交家蚕新品种.为全面了解新品种4个原原种的特性,掌握原种繁育技术,开展了'农科5号'原种繁育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原原种'秋丰F''白玉B'相比,'农科5号'原原种表现为:'春日乙N'龄期经过较长;'华光甲N''春日乙N'全茧量高,茧层厚,茧层率高;'秋丰AN''白玉AN'一茧丝长、解舒丝长长,解舒率高,茧丝纤度略粗,洁净分高;各原原种产卵量高,但良卵率、实用孵化率略低.

    家蚕农科5号原种繁育

    7种选择性除草剂对草本化杂交桑园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

    金晓云陈伟国章恩婷戎凤鸣...
    25-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草防除是草本化杂交桑大规模种植的关键技术.本试验在草本化杂交桑春季发芽前施药,比较了7种选择性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桑树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40 g/L乙氧氟草醚乳油700倍液、51%丙炔氟草胺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阔叶杂草的鲜草质量防效达到100%和99.75%,但桑树发芽推迟,生长前期新梢短,叶片扭曲、黄化,对后期枝条长度、枝叶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在草本化杂交桑园中不建议使用乙氧氟草醚和丙炔氟草胺;10%苯唑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30%草除灵悬浮剂600倍液对阔叶杂草的鲜草质量防效分别为94.35%和84.06%,桑树未见明显药害症状,杂交桑的枝条长度和枝叶产量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余3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不理想.因此,苯唑草酮、草除灵是适宜用于草本化杂交桑园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

    选择性除草剂草本化杂交桑园阔叶杂草田间防效安全性

    家蚕粉体人工饲料在小蚕共育中的应用

    蒋碧婷杨丽莎番成砖杨艳兰...
    29-3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省力化养蚕模式,降低养蚕成本和生产风险,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了家蚕专用品种1~2龄粉体人工饲料育应用示范,饲养3次共80盒蚕种,小蚕人工饲料育盒种产茧量分别比桑叶育增9.1 kg、4.1 kg和12.0 kg.经丝质检验,小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相比,解舒率提高12.94个百分点,茧丝长增207.0 m,解舒丝长增275.1 m,解舒光折减少34.7 kg,万米吊糙减少1次,清洁持平,洁净增加2.1分,上车率减6.14个百分点.小蚕人工饲料育每100盒蚕种的饲养成本比桑叶育降低1 030元,节约10.3%,主要节省在人工费用,小蚕人工饲料育比桑叶育减少用工25.9%.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应用示范为全年多批次安全养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家蚕人工饲料育生产成本转型升级

    天然丝胶茧家蚕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兰丽盼孙月芳潘新平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蚕丝丝胶蛋白作为一种天然优质球蛋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为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路径.通过引进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3对丝胶茧蚕品种,进行比较饲育和丝胶质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对丝胶茧蚕品种均能适应桐乡地区饲养,其中'华秋×SC3Y'等2个品种丝胶含量达到90%以上.本文还对3对丝胶茧蚕品种饲育适应性以及丝胶蚕上蔟方式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天然丝胶茧品种饲育开发利用

    14种杀螨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章恩婷陈伟国戴建忠濮利罡...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4种杀螨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参照田间推荐浓度评价其对养蚕生产的风险性等级,并测定了对家蚕急性毒性大和风险性高的杀螨剂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结果表明,200 g/L双甲脒乳油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高毒(LC50为4.90 mg/L),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20%乙螨唑悬浮剂对家蚕高毒(LC50为11.36 mg/L),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18%喹螨醚悬浮剂、73%炔螨特乳油、15%哒螨灵乳油、25%单甲脒盐酸盐水剂等4种杀螨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为低毒(LC50>200 mg/L),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5%噻螨酮乳油、20%苯丁锡悬浮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20%丁氟螨酯悬浮剂、30%腈吡螨酯悬浮剂、29%螺螨酯悬浮剂、99%矿物油乳油等8种杀螨剂对家蚕低毒(LC50>200 mg/L),对家蚕具有低风险性.200 g/L双甲脒乳油1 500倍稀释液(133.33 mg/L)和乙螨唑悬浮剂10 000倍液(20.00 mg/L)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60 d和>40 d,18%喹螨醚悬浮剂1 000倍液(180.00 mg/L)的残毒期9 d,73%炔螨特乳油2 000倍液(365.00 mg/L)的残毒期5 d,25%单甲脒盐酸盐水剂1 000倍液(250.00 mg/L)和15%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75.00 mg/L)的残毒期均为3d.

    杀螨剂家蚕急性毒性风险性残毒期

    金华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对策措施与建议

    姜樟土徐璐珊陈乐阳张鹏博...
    41-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蚕茧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导致金华市传统蚕桑产业呈逐年大幅度下滑的趋势,成为金华市近几年蚕桑产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态势.在这种状态下,金华市积极寻求改变,特色蚕品种的推广及小蚕共育模式的应用,在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同时提升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同时,金华市作为浙江省重要果桑产区,果桑生产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也有所饱和,但在以'粤椹大10'为主栽品种的普通果桑栽培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台湾长果桑''金香椹'等新颖果桑品种的引进与种植,以及设施栽培及反季节栽培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金华市果桑产业稳中求进.总体而言,金华蚕桑产业虽小,但亮点纷呈,稳步前进,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产业模式下滑态势仍旧没得到合理控制,而多元化发展尚处于改进与提升的阶段.

    蚕桑产业现状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