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刘家友陈玉婷杜灿鹏
    114-11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图学类课程教学质量,该文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工程图学类课程相互密切关联、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实践性强、与行业和专业课程联系紧密等特点,通过优化课程教学目标、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完善教学保障措施,建立了工程图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改善了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制图类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地达到了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教学目标。

    工程教育认证工程管理专业工程制图类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考核方法保障措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楼颖莹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务院于2019 年启动了"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给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1+X"证书制度的作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X"证书制度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基于"竞赛+项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以材料类专业为例

    彭红霞胡传跃李晶刘鑫...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该文针对地方院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竞赛+项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培养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施,在"创新作品竞赛和大创项目"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多项优秀成果。学生积极参与"竞赛+项目"实践活动,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显著提高了创新能力。基于"竞赛+项目"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满足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需求,可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竞赛项目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工厂"的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沉浸式实训教学模式

    姚娟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升级,高职院校逐步开始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这不但可以深化"三教"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可以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出其与社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场景,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虚拟工厂和车间,从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利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等手段改进教学质量,可以构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虚拟工厂"沉浸式教学实训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教—赛—创"三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及环境建设

    王敏王银玲陈聪聪张祖军...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化、常态化,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之一。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了"教中融赛、赛中强能、创中促研"的教—赛—创"三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课堂—竞赛—孵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双创"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方向。

    创新创业大赛生态环境人才培养教—赛—创"三位一体"课堂—竞赛—孵化"双创"教育

    "双一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贺军义张丽郑征朱林...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培养学生的任务已经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计算机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研分离、评价单一等问题,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制约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该文提出"多维+两翼+三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科研引领、实践驱动、研教结合、互促互升,达到知识育人、能力育人和情怀育人的目的,保障"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双创型"培养模式实践育人计算机"双一流"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开放大学新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张冀韬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主要从事基础农业生产工作,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经营和管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因此,为适应新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新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该文旨在探索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的新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立足广西开放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新型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原则和实施过程,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农业经济新型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模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王帅胡彦伟何玉荣刘国栋...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产学研合作模式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各自优势,互通互融,资源共享,为培养和输送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社会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分析高校产学研建设现状,提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策略,为助力产学研平台建设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产学研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新工科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沈艳霞赵芝璞
    144-14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产教融合是其重要建设内容。该文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基于新工科的新要求,以主动对接新产业发展需求为主线,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江南大学以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实施经验。

    新工科产教融合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新工科背景下校地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为例

    陈飒张淑英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工科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改革。该文对其校地合作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贯穿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全过程,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考核方式,优化课程过程管理。通过对校地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协同育人的目标,提高了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出校地合作的风景园林课程新教学模式,课程充分体现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新理念,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新工科风景园林校地合作设计课程探索与实践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