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乡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双月刊

城乡规划/Journ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村庄规划中破碎耕地和低效宅基地的识别和整理研究

    曹根榕卢艳霞张晓玲廖蓉...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和宅基地整理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探讨村庄规划中破碎耕地和低效宅基地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问题导向,分别从耕地细碎度、连片度、孤立度三个维度,以及宅基地集聚度、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资源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识别破碎耕地和低效宅基地的重点整治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整理措施,为村庄尺度下破碎耕地和低效宅基地整理工作提供方法借鉴.

    村庄规划耕地整理宅基地整理低效利用破碎化

    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环境影响居民自评健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秀刘馨姜智军薄立明...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乡村及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在中国尤为重要,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相较于城市,乡村新型社区在地理、经济、文化及社会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探究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能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为促进乡村公共健康、指导乡村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深入理解乡村新型社区建成环境与自评健康之间的研究范式,总结当前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将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出的 228 篇中文文献和"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的 200 篇英文文献作为研究基础,利用"引文空间"(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外在乡村社区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健康乡村新型社区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其后研究量稳步增长;第二,相较于国外文献,国内的实证研究成果相对不足;第三,国内研究倾向于探讨政策和理论框架,国外研究展现出多学科融合发展趋势;第四,建立科学的健康影响分析模型和创新的计量方法应用,是未来研究的关键.文章进一步从数据获取、实证模型建构及乡村规划治理策略等角度,对乡村新型社区健康研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乡村公共健康水平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建成环境自评健康"引文空间"(CiteSpace)乡村新型社区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技术重点研究

    程茂吉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国家强调要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与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实用性指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技术内容、成果表达要针对我国不同类型村庄的建设发展需求,适应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的地域特殊性,满足乡村地区用途管制的基本需要.实用性村庄规划应因地制宜、分类编制;摸清调查、审批、登记等多维度详细规划深度的土地使用现状,注重村民建房和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用地保障,落实全域、全要素用途规划要求,保持空间用途管控的适度弹性,促进规划与设计相互融合.要进一步优化乡村地区空间规划体系,加强上位规划和相关规划支撑,增强土地使用规划布局的政策逻辑,鼓励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方式创新等,更好地发挥村庄规划的空间管控和建设引导作用.

    村庄规划实用性土地用途管制

    "三块地"改革背景下,海南乡村民宿的类型嬗变、业态演化与产品创新

    杨春淮李文军谢德洪靳春宝...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三块地"改革政策中的"宅基地"与"经营性建设用地"入手,通过分析两者与乡村民宿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对应关系,提出"乡村休闲民宿"与"乡村旅游民宿"的细分概念.针对海南省乡村民宿的"精品酒店化"现象,在考察乡村振兴实践中这"两块地"上两类建筑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标案例进行研究,给出产品创新的发展建议.

    "三块地"改革乡村旅游民宿与休闲民宿乡村精品酒店

    交融与新生——乡村空间生产研究述评及展望

    穆迪崔东旭韩欣宇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乡村越发成为空间生产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方法,对乡村空间生产研究的学理进行辨析,并对其研究进程、方式等进行述评展望.一方面,空间生产研究对于乡村具有重要价值,呈现从引介走向交融的研究历程;另一方面,乡村空间生产研究形成多元的研究主线与路径.未来,需要在价值取向、本体基础、认识方法等方面,推动空间生产理论的乡土化、在地化发展.

    空间生产社会空间乡村研究列斐伏尔

    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识别与规划对策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

    赵会顺刘程陈天钰廖春...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化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是"靶向"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安全体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基于生态网络视角,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有效识别区域生态夹点、生态断裂点、受损生态廊道和生态修复障碍区等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结果表明,吴忠市有生态源地23处,总体呈现8个空间集聚组团,总面积2551.58 km2,占吴忠市全域面积的15.09%;共提取出9处生态障碍节点、14处待修复廊道,总长 395.2 km,460 处生态修复障碍区域,总面积 334.77 km2.文章立足"点、线、面"视角,提出吴忠市生态网络布局的调整优化策略.

    生态网络生态修复生态安全格局阻力策略

    国土空间背景下碧道选线方法探索及实证研究——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

    夏煜宸曹艳涛韩刚团胡爱兵...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碧道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概念,旨在进一步推进"水、产、城"综合治理,实现水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它也是有效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重要体现.基于国土空间要素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产业游憩"六大维度,建立包含水安全情况、水环境情况、河流健康综合情况、综合交通可达性、产城分布情况等指标在内的 22 项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碧道选线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指导碧道建设主题与定位、建设任务与时序安排,确定碧道空间布局、类型及等级,并以深圳市坪山区碧道规划为例展开探讨,为碧道规划选线与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碧道选线与布局方法评价体系深圳市坪山区

    关于城市定位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谢瑞武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的城市定位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城市定位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成熟.围绕城市定位如何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各地已有很多实践探索.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城市定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成都市城市定位演进特征的内在规律,基于规划建设实践,提出对未来城市定位的理性思考,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城市定位成都市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

    社交媒体文本与语义网络:公众认知视角下空间基因识别提取新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为例

    郭楚怡李伊格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基因的识别提取是后续解析评价与传承导控的基础,目标是从复杂的城市形态中提炼出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空间组织模式.针对以往数据有效样本量小、主观判断依赖性强等研究局限,本文采用社交媒体文本数据,引入语义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文本数据采集、主题模型分类、语义网络聚类、要素组合筛选,构建公众认知导向的空间基因识别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得到成功应用,为识别提取城市空间基因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

    空间基因公众认知社交媒体文本语义网络分析蓬莱

    存量地区"15分钟生活圈"公共要素供需精准匹配算法研究——以上海市芷江西路街道为例

    刘文波徐进徐梦洁
    9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步入存量增质阶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重视人群需求与资源供给的匹配,成为当下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针对传统公共要素配置过程采用均质化标准,忽视人口异质性带来的需求差异化,导致公共要素供需失衡的现实问题,提出基于人口空间分布的公共要素精准化配置路径.研究构建"不同特征人群的空间分布推演—基于不同特征人群的公共要素需求识别—精准匹配需求的公共要素供给"的算法逻辑框架,并以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为例进行算法的实证研究,以期为其他存量地区"15分钟生活圈"公共要素的精准配置提供算法支撑和参考借鉴.

    存量地区公共要素供需精准匹配算法15分钟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