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与创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新与创业教育

徐建军 胡岳华

双月刊

1674-893X

ccj@mail.csu.edu.cn

0731-88830141

410083

长沙市中南大学校本部出版社内

创新与创业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创新与创业教育》是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类期刊。本刊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刊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旨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机制研究

    蒋辉黄世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是新经济社会形态下创业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基于文献回顾方法系统梳理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缘起与理论演进,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创业企业、创业服务主体与创业环境三个构成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协同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内在路径,在对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和典型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创业生态系统的政策引领机制、金融支持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中介服务机制、资源交互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与归纳研究.研究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创业企业为核心,多种创业主体与创业环境相互融合、共同演进,创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依赖的创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应通过完善创业政策与明确政府职责、构建产学研创业一体化联盟、改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创业生态系统创业企业理论内涵运行机制

    数字技术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

    吴小春陈建平张之剑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技术对创业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的关键阶段,为探究数字技术赋能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基于创业学习理论,构建了"数字技术—双元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模型.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得到223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双元创业学习(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两个维度的创业学习在数字技术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和创业机会识别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创业主体进行创业机会识别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数字技术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创业机会识别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意义、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

    刘士伟苏海泉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社区的微商业属性,破解大学的非营利属性与创业活动的商业属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在更小空间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演化、融合及平台建设,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突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瓶颈.社区嵌入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理念从就业教育转向双创教育、组织从自主开展走向制度范式、过程从边界分割走向相互交融、资源从绝对分散走向相对集中.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生活教育、能力培养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嵌入路径,形成高效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站式"学生社区嵌入创新创业教育

    基于IEO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开发与设计

    房宏君张爽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成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改革的热点,开发与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迫在眉睫.首先,在研究述评基础上,基于阿斯汀IEO理论模型,从"输入—环境—输出"框架出发,开发包括学生个体因素(I)、学校环境因素(E)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O)在内的增值评价体系;其次,通过因子分析,确认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包括学生个体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2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管理能力、创新创意能力、创业能力和创业危机应对能力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最后,在相关分析基础上,设计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该研究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深化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IEO模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值评价体系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张烜煜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远大计."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能较好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但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现状与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还存在一些差距;可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明确全员育人主体责任、构建全过程育人格局、搭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三全育人校企协作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何庆江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是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政府政策文本中有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的规定比较少,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因忽视理论基础研究,现有研究所构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重视过程评价和外显指标、忽视结果评价和内隐指标以及缺乏操作性等问题.近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质量评价成为国际组织、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借鉴欧盟核心素养框架,选择和界定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核心素养

    我国研究生就业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张艳宁薛晨黄媛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发展方向,以200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1日中国知网中的176篇与研究生就业相关的CSSCI高质量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6.2.R4信息可视化软件为研究工具,对研究生就业研究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热点主题众多,选用理论较为集中;研究主线明确,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时效性较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要坚持把研究生就业放到研究生教育总体发展中去审视和探索;努力实现跨区域研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紧跟研究生就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丰富研究成果.

    研究生就业就业质量CiteSpace

    创业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协同效应研究——以北京市37所高校为例

    高秀娟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则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必要途径,二者协同发展是推动创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大学生就业素质养成的重要突破口.在高校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不仅是国家政策驱动、教育效能发挥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分析北京市37所高校的调研数据,明确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路径,测算了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耦合协同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创业教育质量就业素质耦合协同就业能力创业教育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思路探究——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

    许莉莉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通过分析我国中医药院校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情况和中医药院校当前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存在的起步晚、项目少、院校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结合中医药院校学生响应"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和融入"新医科"学科建设发展过程的机遇和专业优势,从学生和高校两个视角提出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中医药院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参赛意识;高校要在教育教学、赛事引领、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构建交流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构建以学促创、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中医药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教育改革

    "专创融合"视域下高校金融科技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探析

    李合龙杨惠茹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梳理了"专创融合"教育的内涵、发展阶段及实施方案.接着对"专创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专创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存在困难,其原因包括"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耦合度低及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最后,提出高校金融科技专业"专创融合"教学体系的发展路径,即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构建、教学资源整合等四个方面着力,建立"双师"合作模式、"校企行政"多方协同机制和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库等.

    专创融合金融科技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