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南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南学院学报
湘南学院学报

李映山

双月刊

1672-8173

xnxyxb@yahoo.com.cn(文科);hnxnxyxb@163.com(理科)

0735-2865113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北路8号

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杨明佳徐莹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颖超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在"两个结合"过程中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她认为妇女解放的途径应从获取经济、政治、教育、婚姻权利入手,联合广大妇女群体赢得共同解放,其思想呈现出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工农妇女与知识妇女相结合等鲜明特征,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妇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邓颖超家务劳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韧性乡村建设:返贫风险治理的路径选择与实施策略——基于湘南脱贫乡村的质性分析

    刘卫平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南地区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和曾经的深度贫困区,作为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样本,其韧性乡村建设与返贫风险治理议题值得关注.本文引入韧性治理理论,阐释韧性建设对乡村返贫风险治理的重要作用,并以湘南代表性脱贫村落为田野观察点,对湘南农村返贫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内在成因与结构特征,强调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经济社会发展脆弱、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保护不严、空间规划不优等因素是导致农村发展韧性不足、返贫风险易发的关键因素.针对湘南区域当前农村返贫风险,提出建设韧性乡村、防范返贫风险的实施策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多样化绿色化发展,强化科技赋能乡村产业韧性建设以及农业保险与风险治理;健全乡村社会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应急体系,有效增强农村发展韧性,不断提升乡村社会在应对风险中的自我修复、适应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韧性乡村建设返贫风险脱贫村寨韧性治理

    关系民族志:以坪坦侗寨的出生礼仪为例

    罗康隆龙许玉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系民族志倡导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做研究,在"共谋"中力求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进行互为主体的互动,或者是在特定的时空内进行角色调换,在"相向"中看到"差异",而不是在"相异"中寻求"差别".出生礼仪是人社会化的起点,由诸多象征仪式来呈现.在对侗族出生礼仪进行调查研究时,笔者深切感受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一个相互教育、相互学习的过程.

    关系民族志坪坦侗寨出生礼仪相互教育相互学习

    论《太极图说》消极的形而上学架构

    张晚林岳燕如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子之所以重视《太极图说》,乃因其为形而上学之架构.但因作为《太极图》本体之"太极"乃一思想物,故濂溪所建构的形而上学为消极的形而上学.这一消极的形而上学使得濂溪合道德学与宇宙论于一而建构道德形而上学之意图未能实现.真正要完成道德形而上学建构,形上本体须做哥白尼式扭转,即由思想物之"无极"转化为可觉证的"心",是为积极的形而上学.

    《太极图说》太极形而上学

    《太极图说》德国首译及其中国知识来源考

    彭欢
    24-2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图说》融合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是儒家理学的代表作.得益于御纂理学选本的刊刻与跨国流传,《太极图说》传入德国.19 世纪 70 年代,德国学者乔治·冯·德·甲柏连孜将《太极图说》翻译成德语并注释.《太极图说》译注涉及丰富的汉学知识,兼具伦理性和思想性.甲柏连孜《太极图说》译注揭开了周敦颐哲学典范文本在欧洲传播的序幕,具有开拓性意义.

    周敦颐《太极图说》德国首译甲柏连孜

    三维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探究

    王晖玲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路标",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具有自身独特的生成逻辑:从历史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观照人类民主实践基础上,批判总结现代民主制度特征而提出;从理论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理论源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从实践维度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式民主实践为场域所产生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公共服务网格化模式下社区工作者的决策逻辑、框架与进路

    付美佳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关键性力量,其决策水平直接关系着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社区工作者角度来看,将公共服务治理和网格化管理相融合极为必要,"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关键.在公共服务网格化模式下,社区工作者将社区发展、工作内容、民众需求、网格服务等作为决策逻辑基准,致力于提供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以"决策基础—决策起点—决策优化"为框架,对社区工作者决策行为展开进一步分析,从精准识别行为变动特征、精确找准适度发展条件与精心做好薪酬互嵌工作等维度着手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决策水平,可有效解决公共服务网格化模式下社区工作者决策"短板"问题.

    社区工作者网格化管理公共服务决策水平

    融合视角下的宪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洪骥叶佳杰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法学既拥有社会科学与拟制这两点与其他法学学科相通的共性,又具有最高法规与政治法典这两项特性.在日常宪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兼顾二者.而我国的宪法学研究方法论中,恰好有"规范宪法学"与"政治宪法学"两个截然相对的流派,从这两种研究方法中可以兼采二者之长,有效运用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形成一种"政治为体、规范为用"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学课程思政方案.

    融合视角宪法学课程思政

    记忆抗辩:抗辩权式审查

    石鑫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狭义的记忆抗辩应定性为狭义的抗辩权.雇员的劳动生存技能应倾斜保护,但是实质正义的天平不应倾斜过度,对信息性质难以区分的中间地带应保持形式上认定为商业秘密,同时承认雇员的合理使用.记忆抗辩的审查涉及多方利益,在审查记忆抗辩前应先以行业内一般雇员为基准,以美国判例六种因素为辅助判断商业秘密的定性,再以禁用留存记忆对雇员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公共利益的衡量和效用最大化原则等参考因素判定该信息是否应脱离商业秘密专有保护进入中间地带而成立记忆抗辩.

    记忆抗辩商业秘密一般知识技能和经验抗辩权

    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并行审理的实践桎梏与优化路径

    李宣辰彭成龙
    49-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民事私益诉讼采用了并行审理模式,针对同一事实的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可以同时提起.然而,在两诉并行审理过程中存在审理顺位模糊、共同争点裁判分歧、惩罚性赔偿功能错位等实践桎梏.为了应对上述现实困境,亟须厘清其成因,即不完善的法律规范无法起到规范适用作用、司法实践中未重视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共通性、环境正义理论与诉讼效益理论价值冲突.进而以此为基础对两诉并行审理模式进行优化,包括明确两诉并行审理时的审理顺位、统一两诉共同争点的裁判思路、合理协调两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关系.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私益诉讼并行审理共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