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张胜广

季刊

2095-2910

CSZX@chinajournal.net.cn

0317-2159849

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学院西路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发自然、社科等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论文。本学报一贯坚持注重稿件质量,有较高的转载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构建策略研究

    胡梦飞甄思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新发展形式,其管理体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公园建设的效率.近年来,沿运各地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管理机构不固定、资金短缺、协调难度大、管理范围不明确、公众参与意愿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沿运各地、各部门应在借鉴国内外国家公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定位、目标和当地实际,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明确遗产管控范围,在健全公园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沿运地区实际的新型管理体制,真正实现运河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构建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内河航运研究(1949-1970)

    吴羽寒徐建平
    7-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下,河北省内河航运业逐步明确了主要航运机构的行政隶属与职权划分,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航运法规体系,同时对航运业运营模式与航运基础设施进行了优化与完善,使河北省内河航运业逐步恢复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客货运输与灾害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北省内河航运航运管理

    立足文化遗产,赓续运河文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扬州模式"

    光晓霞李凤鸣樊译蔚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文化公园缘起于国家公园,是一个由"自然"向"文化"逐步蜕变过程中形成的全新概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扬州模式"的核心内涵是: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以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分层协调推进为方式.扬州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协调推进方面的特色和经验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大运河的文物属性,二是强调大运河的景观属性,三是把握大运河的社会属性.

    大运河文化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模式

    非遗保护视阈下青县武术的历史与传承

    王欣然姚景芝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县传统武术作为沧州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武术文化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保护价值.青县武术拥有丰富的武术非遗项目,涵盖了多个拳种和流派,但却面临社会认同度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培养体系问题,且由于宣传不充分、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群众基础.因此,青县武术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合作,加大宣传,做好武术人才的挖掘与储备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县武术传统武术非遗传承路径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三维探析

    郭呈才邢静玥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逻辑、理论基础、实践脉络对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推进中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分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探索并引领社会思潮健康发展;并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在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在促进中华民族大繁荣大团结的理念下、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宏伟目标的进程中不断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思潮繁荣演进.

    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潮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党内监督体系建设路径探究——以H省为例

    刘军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委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定向引领作用,构建以政治监督为重点,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让监督更好融入高校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H省高校在工作实际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通协同"两个责任",突出监督重点,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有力的党内监督保障省内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党内监督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督合力

    汤显祖遂昌时期诗歌创作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阙建华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春,汤显祖从广东雷州半岛徐闻县典史调任遂昌知县,至万历二十六年戊戌(1598)春上计结束,向吏部"告假"回老家江西临川.遂昌五年,汤显祖留下两百多篇诗文辞赋曲的创作,完成了"临川四梦"中《紫钗记》的最后修订,完成了《牡丹亭》的书面稿,并为"后二梦"《南柯记》《邯郸记》积累了素材,提炼了思想.遂昌的自然山水、人文状况、县政治理对汤显祖这一时期的创作有深刻影响,而汤显祖遂昌时期的诗歌创作也提升了遂昌地域文化的审美品味,丰富了文化内涵,这是一种作家、作品和文学地理学的良性双向奔赴.

    汤显祖遂昌时期诗歌文学地理学

    汉语称谓语选择的语用策略研究

    孙新爱
    43-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常交际中,人们开口说话时首先要使用称谓语称呼对方.称谓语有着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明确交际对象的身份,二是确定交际双方的关系.现代汉语称谓语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每一类称谓语都有其特定的交际功能.在使用中,要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以及交际双方的关系等,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称谓,从而形成称谓语选择上的语用策略.

    称谓语亲属称谓社交称谓语用策略

    《围城》的导师制书写及其文化意蕴

    贺根民黄山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导师制是《围城》中三闾大学吸收西方先进文明,而又自成一体的教育制度.三闾大学的导师制叙事是现代高等教育育人方式的冰山一角,它旨在为学生配备"经师人师、品学兼备"的导师,营造和谐高效的教育氛围.《围城》虽对它着墨不多,却冷静地展示导师制经由高松年等人"改进"以至草草收场的过程,钱锺书先生通过导师制叙事,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不顾我国国情而唯西学是尊做法的荒谬与可笑,讽刺以方鸿渐为代表的海归知识分子不学无术的丑恶灵魂,解构启蒙现代性神话,展示其人生何处不"围城"的文化意蕴.

    导师制《围城》文化意蕴

    "生活真理"的另一种内涵——以梭罗的超验主义思想为背景解读《分手信》

    张佳秋
    54-6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纯爱小说《分手信》与梭罗的超验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它们都追求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法则即生活真理.生活真理在《瓦尔登湖》中是简朴生活,在《分手信》中则是纯爱.与超验主义散文中对自然美景的抒情描写不同,小说通过叙事中的情节给出爱情中的起起伏伏,借助爱情引出更为普遍的亲情和友情,最终通达生活真理.美好爱情是生活真理的象征,爱情的描写通达生活真理,亲情和友情则是生活真理的具体化.纯爱是对生活的体验和领悟,那就是,爱就是让所爱的人幸福快乐.

    生活真理纯爱爱情亲情超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