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档案与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档案与建设
档案与建设

卜承志

月刊

1003-7098

dayjs2011@163.com

025-83301449 83591840/1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青岛路1号

档案与建设/Journal Archives & Construc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繁荣档案学术,弘扬档案文化,发掘档案资源,指导档案业务。《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推动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探索和思考

    蔡宜军刘峰许思文蒋宁鹏...
    3-8页

    档案服务人民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公共服务民生档案

    释放档案数据价值 焕发新质生产力——2024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研究报告

    中国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课题组钱明辉崔宇杨建梁...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数据创新对于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档案赋能空间的拓展和档案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报告构建了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ADIA)指标体系,综合多方数据源对我国档案数据创新力开展评估.评估结果发现:档案数据创新力指数呈现地域分化和经济分化;行业间档案数据创新管理能力差距明显,档案数据企业和政策日益增多,但档案数据标准占比较少.基于此,本报告建议:一是共享档案数据资源经验,实现区域创新协同转化;二是加快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提升档案科技智力支撑;三是完善档案数据政策标准,鼓励档案数据创新示范.

    档案数据档案数据要素化档案数据创新力标准体系协同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城建档案治理:环境、进展、问题与趋势

    高大伟严睿倩张一帆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建设是城建档案治理优化提升的重要背景,也是以"城市信息中心"为定位的城建档案部门锚定其在数字时代发展目标的行动指引.当前,城建档案治理制度环境整体向好,实践进展不断加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治理发展,应审视城建档案资源建设与共享、档案管控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握协同化、规范化、数智化三维并进的发展趋势.

    城建档案数字中国档案治理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档案出证利用:调查与思考(2022-2024)

    许晓彤樊华章伟婷
    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传统纸质环境到数字环境,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凭证价值受到广泛认可.文章梳理档案出证利用的法规沿革和相关政策,厘清了档案出证的基本制度保障,明确了民生证明和司法诉讼两类主要应用场景.民生证明场景中,档案出证利用的模式呈现出传统固定场馆出证、跨馆"一站式"出证、跨时空全流程电子化档案出证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司法诉讼场景中,档案材料整体采信率可观,纸质档案出证仍是主流方式,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形成完整证据链、提升档案的证据效力.

    档案出证民生档案司法证据档案利用

    档案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落点

    杨光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在档案文化领域呈现出的新质态,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经济理念的延伸、人文经济学命题的具象化、文化数字化生产力战略的深化.档案与文化生产为文化生产力质变提供素材资源;档案与文化研究为文化生产力质变注入理论内涵;档案与文化服务为文化生产力质变创造社会环境;档案与文化产业为文化生产力质变提供经济支撑.培育和发展档案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活化档案文化资源的内在要求.档案领域要以"需求驱动、服务人民"为导向,打造共荣互通的档案科技和档案文化协同生态;以"强化理论、战略引领"为支撑,建设高端前沿的档案决策咨询战略智库;以"机制改革、体制创新"为保障,构筑协调适应的新型档案文化生产关系;以"文理兼通、锐意进取"为目标,培育规模宏大的档案文化人才创新梯队;以"供给发力、激活资源"为原则,推动档案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提质升级提供档案新动能.

    档案文化新质生产力档案文化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文化思想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献遗产教育价值的实现特点及优化路径

    裴佳勇余婷
    48-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文献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文化传承、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价值突出.文章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研和比较研究法,从文化性价值、教育性价值、经济性价值和思政性价值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档案文献遗产教育价值的实现特点.基于此,文章提出新时期档案文献遗产教育价值实现需坚持文化育人方向,强化价值引领;发挥教育理论效力,夯实价值基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价值创造;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价值实现.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档案文献遗产教育价值优化路径

    依法治档视角下档案信息化驱动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关键路径研究

    陈永生包惠敏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信息化是驱动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从立法目标、立法模式、法条配置及法律体系构建等方面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了法律框架,围绕战略规划、制度标准、数字资源、系统平台、安全管理和服务利用六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建立了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为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依托.未来,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通过全面纳入和融入地区与组织信息化发展、加快完善法律标准体系、优先推进增量档案电子化管理、合理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及稳步增强自主可控环境下的新技术应用等关键路径,赋能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档案信息化档案工作现代化档案法实施条例依法治档自主可控

    从《档案法实施办法》到《档案法实施条例》的更名法理与实践意蕴

    何晓琴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档案法实施办法》更名为《档案法实施条例》背后蕴含着深刻法理考量:其根本逻辑在于原《档案法》第二十六条被删除的修法史,使得国务院立法权能够完整行使.具体而言:一是《档案法》的配套法规制定要求已不存在特别限制;二是国务院立法权行使的命名要求;三为制定《档案法实施条例》的创制性内容所需.更名带来的实践意蕴包括更好彰显《档案法实施条例》的法律位阶、预留出档案事业发展的立规空间以及引发过渡期的法规适用三个方面.《档案法实施条例》的出台是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理顺了档案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档案法治体系得以更加融贯,将推动依法治档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档案法实施办法》国务院立法权行政法规名称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清代土尔扈特档案知识图谱构建

    华林张富秋李睿绎吴皎钰...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事件留下了大量档案,这些档案是清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记录.引入数字人文的本体理论、知识图谱技术,探讨档案知识化挖掘问题,可创新档案整理方式,助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文章以现有土尔扈特档案整理成果为基础,立足民族档案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需求,依托历史大数据理论提出研究问题,从档案数据整合、本体模型构建与数据资源组织三个层次构建土尔扈特档案知识图谱,开展基于档案记载主题、土尔扈特回归事件、核心人物关系与行文互动情况的多维度知识挖掘.文章意在以数字叙事还原历史发生场域,应用数字人文驱动土尔扈特档案价值的当代转化与智慧化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档案知识服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土尔扈特档案本体知识图谱可视化档案服务

    数字人文项目中档案资源聚合驱动探析——以全球莎士比亚项目为例

    许瑶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文项目应以多重资源聚合为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的全球莎士比亚项目在资源聚合方面取得的成果颇具代表性.文章以全球莎士比亚项目为例,分析其资源聚合的缘由与举措,并从组织影响力、数据控制力和服务支撑力3个维度探讨影响该项目设计和实施阶段资源聚合的动力机制,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全球莎士比亚项目对于档案资源聚合驱力的源点、档案资源聚合驱力的提升以及档案资源聚合驱力的拓展等方面的启示.

    数字人文项目档案资源聚合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