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鲍英华

月刊

1672-5867

smgis@163.net

0451-86894341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测绘路32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Journal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测绘局主管、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的反映测绘学科及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地理信息工作者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技术性、知识性刊物,主要刊载测绘高新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测绘行业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测绘生产技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测绘学和地理信息学中的理论探讨;国内外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测绘科技报道与介绍;测绘科普知识;测绘仪器最新发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

    钱建国张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基于北京市2013—2020年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使用TIRS10_SC算法反演北京市地表温度;其次,对温度反演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热岛等级划分,并计算热岛强度指数;最后,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变化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3—2020年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城市热岛效应现象最明显;2)2013—2020年裸土地变化程度最大,其中有40.060%的裸土转变为植被,24.988%的裸土转变为建设用地;3)出现次热岛和强热岛现象的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和裸土,出现绿岛和冷岛的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是植被和水体,并且在相同面积占比情况下,水体缓解热岛效应的效果更加明显.

    城市热岛温度反演土地利用类型热岛强度指数

    基于遥感数据水体指数的水体面积变化监测

    韩颖王松妍崔磊史功勋...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水体指数提取方法,提取辽宁汤河水库水域面积信息,分析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汤河水库水域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水库最南端面积变化最突出;气象因素中的气温是影响水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

    水体提取水体指数遥感驱动因素

    基于SuperMap iDesktop空间数据库的地形图快速生产

    霍爱梅姜志远
    9-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uperMap iDesktop 10软件平台,提出了通过方案定制和协同编辑实现地形图快速生产的技术路线,以全要素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制作1:25000比例尺地形图为例,对实现地图快速保障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该技术路线能够基于已有的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和制图方案,快速提供和灵活制作符合要求的标准产品及定制化成果,从而缩短成图周期、实现快速保障应用,对新型测绘体系下的快速精准保障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SuperMapiDesktop空间数据库地形图快速生产

    智能时代测绘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改研究

    谢智颖何原荣邓健于鹏...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测绘行业,产生了向智能测绘转型的新需求,对于智能测绘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产生.本文从泛在测绘、时空大数据、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时代要求出发,分析了现行测绘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智能化的措施,主要包括通过案例教学增加现有课程中编程类的教学内容比重,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整体培养为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大量增加以学科竞赛为牵引的实践课等措施.

    测绘工程智能化教学改革计算机类课程

    关于时空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周玉科张伟
    15-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时空"联动"三农",在如何利用时空信息技术帮助全国农村振兴、服务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旨在利用时空数据优势,通过实时发布处理的遥感影像资料、气象资料等多源时空数据,变时空信息技术大数据为农村振兴的"新基础设施"与基石;通过强化整合人工智能算法、作物模型等遥感应用,构建起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正向思维,推进数据开放、实时共享,围绕精准农业、数字田地、智能监管等乡村振兴所需内容,积极推动形成多效合一的时空大数据基础基地,赋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时空数字链接、自动化管理、农业农村农民智能增效,助力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速.

    时空大数据乡村振兴数字化农业遥感土地管理

    存量数据转换基础地理实体质量检查探讨

    刘春燕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正加快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程,针对存量数据转换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质量检验研究,文章首先在现行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标准基础上,提出基础地理实体成果质量检验内容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数据特征综合阐述了其具体质检内容,然后以福建省级某地区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试点成果质量检查为例,对所发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后续规范化生产以及建立标准化、通用化的质量检查标准提供参考.

    新型基础测绘存量数据转换基础地理实体质量检验内容

    黑龙江省贫困县产业扶贫特征研究

    庄成祥姜丽丽焦子毓吴建楠...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采用核密度分析法、渔网与网格分析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黑龙江省28个贫困县进行产业扶贫空间特征与影响力特征研究,研究发现:在空间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集聚程度逐渐降低,关联制造业企业呈现出以县域为单位的中心集聚特征.在扶贫效果上,农民专业合作社高于关联制造业,且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是黑龙江省贫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配套制造业部门.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造业产业扶贫产业关联

    基于分级可达性的城市体育设施优化配置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

    王亚丽王天鹏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安宁区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可达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ArcGIS位置分配分析法对现有体育设施进行了优化配置.得出以下结论:体育设施与居住小区的空间集聚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上呈现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特征;体育设施与居住小区的空间耦合性较差,不匹配的问题突出;体育设施15 min可达范围覆盖较广,但可达性值不高,体育设施服务能力较弱;对体育设施优化后解决了部分居住小区15 min不能到达体育设施点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体育设施点的可达性值.

    可达性体育设施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优化配置

    无人机监测矿区道路沉降的像控点布设方法

    朱鹏程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高效监测因采动导致的矿区道路沉降,本文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了在50 m作业高度下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对该技术监测道路沉降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模拟实验与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0种不同的像控点布设间距对沉降监测精度的影响,得到较为合理的像控点布设间距为100 m,此时高程监测精度为1.5 cm.以山东省济宁市南屯煤矿9313工作面采动区域内十字道路为对象验证模拟实验结果,得到沉降监测误差为1.6 cm,该结果可以满足厘米级精度的沉降监测要求,为井下采煤工作和道路修复工作提供指导数据.

    像控点布设道路沉陷DEM无人机

    江西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张勇黄敏刘玉强
    34-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中信息化集成能力不足、业务支撑能力不丰富、数据信息不贯通等问题,本文以江西省为例,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建设原则,基于"大中台、微服务、轻应用"的设计理念,打造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统一的集成中心、数据中心和应用中心,建立了面向空间规划、调查监测、政务审批、监管决策的一体化业务支撑体系,打通了部、省、市、县四级数据的互联互通,构建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所有业务系统数据共享交换资源池和交换通道.

    信息化微服务互联互通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