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鲍英华

月刊

1672-5867

smgis@163.net

0451-86894341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测绘路32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Journal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测绘局主管、黑龙江省测绘学会主办的反映测绘学科及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并指导地理信息工作者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的技术性、知识性刊物,主要刊载测绘高新技术、地球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测绘行业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测绘生产技术交流、科研成果推广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测绘学和地理信息学中的理论探讨;国内外地理信息学术动态及测绘科技报道与介绍;测绘科普知识;测绘仪器最新发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05-2020年海南岛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沃笑黄克城张海龙
    111-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MODIS遥感数据提取的海南岛NPP数据,结合气象因子数据,统计并对比分析了 2005-2020 年海南岛主要植被NPP变化及其气候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6 年间海南岛植被NPP整体呈现在波动中缓慢增加趋势;NPP空间分布呈现自中南向四周沿海递减,16 年间大部分地区NPP值基本不变,沿海地区增长明显,中北部区域有所降低;NPP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NPP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度高于降水,不同植被类型NPP对气温和降水相关性排序为草地>林地>耕地.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植被碳储量状况及生态环境调节与修复提供数据支持.

    净初级生产力MODIS海南岛

    基于天地图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设计与实现

    徐凤喜张华平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是地质灾害管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存在监测技术落后、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根据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新需求,借助WebGIS、天地图以及云服务等先进的平台、技术和方法,探讨了"升级版"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构建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库,搭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全覆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管理效率.

    WebGIS天地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基于WebGIS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王群孙启建赵卫丽
    119-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规模日益扩大.面对日趋复杂和庞大的交通网络,对公路养护工作自动化、现代化也具有迫切的需求.针对此种情况,本文采用主要系统建设模式为WebGIS作为开发平台,ArcGIS Server作为发布平台,SQL Server和Geodatabase作为数据库、在Visual Studio 2019.net环境下,利用ArcSDE中间插件技术开发了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套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WebGIS公路养护开发平台ArcGISServe评价体系

    遗传算法优化组合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

    毛梅娟陈晓婷朱小峰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导航卫星钟差预报精度,本文在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GA)与自回归(AR)模型,构建新的GA-BP-AR模型.该组合模型充分发挥GA在网络模型参数寻优中的优势及AR模型在残差修正中的优势.首先,通过GA-BP模型对原始钟差进行建模预报;其次,使用AR模型对预报残差进行建模并进行外推预报;最后,将GA-BP模型预报值与AR模型残差预报值相加得到最终钟差预报结果.使用 2 组卫星钟差数据对本文的组合模型效果进行检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单一的模型预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预报模型的预报精度最高,平均精度在 0.3 ns以内,验证了本文提出组合预报模型的优越性与适用性.

    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模型自回归模型钟差预报

    轻型注意力机制遥感影像多类别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叶宇
    125-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遥感影像目标模型难以在低功耗硬件中部署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轻型的遥感影像多类别目标检测模型.在模型特征提取网络不同层中分别使用了带有SE通道注意力模块的卷积核组与瓶颈结构的卷积核组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包含通道注意力的多尺度增强网络输出 3 个尺度的特征图参数进行最终检测.以RSOD、谷歌地球等作为数据源构建了数据集,并对其中的训练集进行了样本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对不同环境下的多类别目标实施快速精准测出,并且训练后模型占用内存较小,运行参数量低,能够部署在低功耗的硬件终端并对遥感影像中的目标实施快速精准检测.

    遥感影像轻量级检测模型注意力机制瓶颈结构特征融合

    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可视化中的应用

    闫昶朱益虎马克委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调查成果的三维立体可视化表达对实现各类自然资源的分析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国家试点一查多用子任务成果数据为基础,基于地形级实景三维提供的统一空间基底,以二三维一体化的系统开发技术为支撑,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分析与可视化需求,开发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成果分析与展示系统,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融合浏览、自然资源图斑的动态查询与实时渲染、自然资源体模型的模拟与查询、空间重叠资源的立体表达以及自然资源分类面积统计可视化,可以为加强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助力.

    实景三维自然资源调查三维GIS多源数据可视化表达

    融合时空大数据土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胡敏
    133-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土地相关部门数据格式复杂多样、共建共享不足、监管无法兼顾土地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流程和实时动态多渠道导致的土地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套从数据到模型到应用的融合时空大数据的土地监管体系.先梳理构建了土地时空大数据体系,提出了4 种数据治理方法搭建统一数据底板,并设计了全生命周期环节监管模型和实时监管模型,通过土地全生命周期共同监管平台研发应用于实际业务管理中,有效地识别出管理异常并推送预警信息.该体系实现了土地出让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业务实时预警和时空大数据分析监测辅助预警,从单一监管转向全流程动态监测自动推送的综合监管,可广泛应用于各城市的土地管理领域.

    土地监管时空数据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

    基于LiDAR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周小迦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室内GNSS定位精度较差问题,采用LiDAR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室内高精度定位实验.在机器人操作系统平台进行实验,利用LiDAR采集环境信息,分别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基于图优化算法(Graph based)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算,实现室内定位,并比较两者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2 种室内定位方法均可构建精度较高的环境地图,并能有效的完成室内定位任务,图优化算法SLAM精度相对较高,环境地图效果更好.

    室内定位激光雷达扩展卡尔曼滤波图优化

    西北干旱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武威市为例

    王丽梅张文年尤凤宋国伟...
    141-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是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农业空间优化调整的前提,是科学划定农业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依据,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威市作为西北干旱典型区,运用GIS软件,分别对农业生产的必要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评价分析,并进行模型集成,形成评价结果.在对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武威市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思路及具体措施,探讨农业生产适宜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作用.

    农业生产适宜性布局优化西北干旱区

    国有林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规程研究

    王婵颜刘军崔艳琳宋启全...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片区、榆中县贡井林场、洮河生态建设局作为国有林场自然资源确权操作规程研究区域,进行国有林场确权登记操作流程研究,划分了不同类型国有林场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确定了登记范围和边界,明确登记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面积、公共管制等基本信息,查清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用益物权等权属信息,通过确权登记操作规程的研究,形成了验证区各登记单元内自然资源分布成果.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片区登记单元内草原资源分布最多,贡井林场登记单元内森林资源分布最多,洮河生态建设局登记单元内森林资源分布最多.

    国有林场确权登记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片区贡井林场洮河生态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