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李建华

月刊

1674-5884

kygcyj@hnust.edu.cn

0731-5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连光阳欧鑫陈灿祁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对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职业伦理素质.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还存在实践教学未与理论教育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地位悬殊、学科交叉培养机制落实难和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缺位等问题.各高校法律院系应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践行通专并举的培养模式,打造"法学+X"实验班深度交叉培养机制,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输送卓越法治人才.

    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法学教育

    新文科背景下理工科院校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康苒吕英波陈学胜刘丹丹...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文科人才培养具有"守正创新"的特性.新时代对传统文科的创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交叉专业种类有所增加,但交叉专业的设立对学校以及院系的要求较高,学生修读难度大,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仍侧重于"科班出身"的拔尖人才,在就业问题的加持下,新文科建设道阻且长.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不改变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以学院优势学科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依托,大力推进新兴学科交叉建设,设立"遥感+金融"本科生选修课程,率先开展空间科学与金融领域的交叉人才培育,结合学院大力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探索由通识教育到专业融合、由理论传授到实践创新的跨学科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怎样"异"中求"同"?——兼论趋同化管理

    原宗琳陈麦秋张慧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入手,阐述对趋同化管理和文化认同间关系的新理解,同时对中国5所高等院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摆正国际办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校园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推动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建议,以期为更多高校的留学生培养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趋同化文化差异双向趋同管理体系认同

    "云招聘"视角下西部高校就业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门一马美馨郭军豪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云招聘"模式成为对传统招聘模式的重要补充.以西部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切口,分别从就业认知服务、就业实践服务、就业渠道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以及软硬件配套等五个维度展开调研.针对现阶段高校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阶段性就业引导体系、高效运用科技化手段、优化社群管理模式、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和构建多元化服务团队等优化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打造高校高质量就业服务、优化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云招聘西部高校就业服务创新创业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与思政要素的融合与创新

    齐宝金魏进家伊春海杨福胜...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趋势,符合"新工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但在知识融会贯通与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毕业设计环节,存在课程思政明显缺失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课程思政融合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毕业设计与思政要素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师资建设、思政元素融入策略、形式多样化方法、学生兴趣引导策略、评价及推广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进一步探索毕业设计融合课程思政的创新方式,为其他专业毕业设计环节思政要素的融合与创新提供经验与思路.

    毕业设计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思政要素

    无机化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以"稀土元素"为例

    张少伟彭伏阳唐臻强袁华...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写的《无机化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稀土元素"为例,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家国情怀三个角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稀土元素相关内容的教学提出建议,以期为"稀土元素"教学提供思路与素材,实现思政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度融合.

    无机化学稀土元素课程思政化学教学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伍国正王顶陈梦珂姜太军...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今高校教师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需结合专业课程与教学特点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匠精神与美育精神的统一,坚持"求真务实、道技合一"的内在原则要求.在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建设专业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加强多方协同联动,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时空协同思政育人体系与教学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建筑与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施原则建设路径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逻辑进路

    黎敏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应协同"思政课程"发挥好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与"思政课程"显性育人相连接的"大思政"新态势.二者协同育人的特征是主体的全员性、过程的完整性和方位的立体性,逻辑基础是"思政课程"向思政教育提出挑战和"课程思政"为思政教育带来新思路,逻辑路径是非理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协同育人、非连续性教育与连续性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教育

    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本位的校企联合培养思考

    陈冰万林林李时春伍济钢...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企业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自力更生.作为企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抓手,校企联合培养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阻碍.分析新形势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本位提出联合培养主体在制度和培养模式方面的有效措施,解决新时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困难、企业项目与研究生培养要求矛盾、研究生科技服务能力不突出等问题,提高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方位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以研究生为本位

    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治理的发展态势、困境与对策探析

    汪士汪志强许丽萍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创新在建制化规范化正向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抵制和有效治理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这也是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的重要内容.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学术不端治理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议题和科技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研究生提高科研诚信意识和科研伦理主动性以及有效规避学术不端的重要推手.总结我国学术不端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经验,是直面新时代学术不端治理困境、推进问题解决的前提.从我国学术不端治理实践呈现的体系化、联动性、主动性、全面化良好态势出发,更要认识到我国学术不端治理在认知基础、价值辩护、局面被动以及量化评价等方面面临的普遍困境,通过构建学术不端治理行动者网络、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科学借鉴科技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等提升学术不端治理成效.

    学术不端治理发展态势困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