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李建华

月刊

1674-5884

kygcyj@hnust.edu.cn

0731-58290354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期刊社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ourn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学生认知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基于核心胜任特征模型视角

    时勘马海翩焦松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胜任特征模型的思想引入初中学生认知技能培养体系之中,根据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把认知技能划分为逻辑推理、事实判断和论证评价三大部分,进而编制相应的培养课程案例,并确定新的培养方法.在温州市某校初中学生中展开了以典型案例为主的针对性干预培养,实验结果证实新型的认知技能模型和方法在初中学生能力提升方面起到明显的增益作用,验证了认知技能干预培养的成效,为后期开展认知技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认知技能胜任特征模型培养体系干预实验

    基础教育领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热点、演进与启示——基于2004-2022年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冯永华惠凯雯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素质评价"自 2004 年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推进素质教育和中高考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满足其持续的"完善"需求,结合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和文献质性分析,对 2004-2022 年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热点和演进进行了深入探寻.研究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研究热点涵盖了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内涵、主体探讨,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研究,借助网络平台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以及实践经验与实施问题的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经历了初步建立框架下的早期探索、制度确立背景中的深入推进、规范实施指向下的多维探讨、完善实施诉求下的技术支持四个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既受到政策的引导,又具有实际操作的性质.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整合理论指导、实践发展与技术支持,强化基本理论的系统研究、区域一体化与校本化协同落地的实践研究、评价结果使用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实施新方式的研究,以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教育高考改革可视化分析研究启示

    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实践的新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

    罗金海李玮冀文斌封从军...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当前新兴学科和新知识点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对大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以实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旅游地质、生命起源、碳循环和大气成分演变、地球系统科学、行星地质学等新兴学科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要求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程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学科交叉与融合大学教学"构造地质学"实例分析教学目标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新形态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刘颖洁陈小燕刘璐琪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形态教材建设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 1985-2022 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 2 552 篇文献为研究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 软件,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等方面对文献大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 年后增长趋势显著,研究力量分散、独立,较少合作,出现少量代表性作者和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多元扩散.未来的研究热点将围绕新时代、三教改革、课程思政、融媒体、活页式等关键词展开.

    新形态教材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CiteSpace

    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

    何湘华伟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文学地图将文学作品的作者、作品与地理空间相融合,全景式呈现某个时代的文学整体面貌.在"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运用数字文学地图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学空间思维,提高学生诗词鉴赏水平.在此背景下,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例,考察数字文学地图在高校"唐诗宋词鉴赏"课程中的应用,阐述数字文学地图在应用中的思考与启发,促进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的发展.

    数字文学地图"唐诗宋词鉴赏"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建筑绿色施工与智慧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工学院为例

    彭斌胡鸿李理蒋复量...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持续性创新综合能力、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人才的关键环节.以安全工程专业"建筑绿色施工与智慧安全管理"课程为例,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课程知识图谱、授课方式、虚拟实训、工程设计能力训练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改革思路.研究结果有助于任课教师更好地开展该门课程的综合性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安全工程"建筑绿色施工与智慧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OBE教育理念下"六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姚琦龚彬彬胡阿香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OBE教育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平台,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最后一公里"的新范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目前最为普遍但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为例,探索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方案设计、线上教学、线下面授、学科竞赛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形成线上多元互动、线下多方研讨、学科竞赛启发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工程实际、课程思政贯穿全过程和全过程考核评价的"六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新模式.通过对"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施,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课后获得感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成效取得了重大提升.同时,混合式教学的实验研究和实践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OBE教育理念线上线下"六位一体"混合式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服务设计理论在动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三维动画制作流程"课程为例

    胡畅平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调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带来了人文社会科学全新改革思路.以"三维动画制作流程"课程为例,探讨服务设计理念与动画制作相关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型,从设计思维学习、跨学科能力拓展、项目化教学实践等维度,推进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动画学科跨界融合的教学改革应打破专业壁垒,激活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实施差异化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创新性转化,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

    新文科服务设计动画专业教学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产教研深度融合的资源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青锋张自政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开发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构建跨学科、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大绿色"培养体系.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伦理思辨能力、交叉学科知识融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立了资源环境类人才全方位全过程协同育人模式,并基于复合知识结构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跨学科综合实习四个方面进行资源环境类专业教育教学探索.实践表明,构建多学科交叉、产教研深度融合的资源环境类人才培养机制是必然选择.

    产教融合教研融合资源环境跨学科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饶武元杨罗雨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学科交叉建设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形象、客观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概貌,以期为未来学科交叉研究提供研究突破点和创新点.国内学科交叉研究内容受时事热点和政策导向影响,各研究机构、各作者之间的合作结构非常松散,未来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将朝着生成机理、数字赋能、评价体系等更加科学化、架构化的内容迈进,政策引导和支持、宏观的研究视野与多元化研究方法成为必要支持条件.

    学科交叉可视化分析前沿趋势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