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石油石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石油石化
当代石油石化

李希宏

月刊

1009-6809

zhangzw@cpccc.sinopec.com.cn

010-5282613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街24号

当代石油石化/Journal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
查看更多>>交流国内外石油石化技术和经济的研究成果,报道国内外石油石化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动态,宣传石油石化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分析预测国内外石油石化市场供需趋势,研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应对策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俄乌"断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分析及应对建议

    刘满平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5年伊始,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天然气过境输送协议到期,乌克兰决定不再续签,正式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简称俄乌"断气").这一决定标志着欧洲俄气时代的终结,短期内,俄乌两国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欧盟成员国也将受到能源短缺压力,而美国则不仅能够增加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还将加强对欧洲能源市场的控制.长期看,此事件会推动全球能源多元化发展和绿色转型,深刻影响未来全球能源格局与地缘政治态势.

    俄乌"断气"全球能源格局地缘政治

    "十五五"我国炼油产业规模及其战略定位研究

    乞孟迪柯晓明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冲击,2023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已经达峰,石油消费渐进峰值平台期,预计2027年前后达到7.9亿~8.0亿吨峰值."十五五"期间,面对石油需求达峰和实现"双碳"目标两大挑战,炼化产业发展定位由"规模做大"向"全面做强"转变,定位于服务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满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产业重点转向"结构优化、产品高端、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竞争力强"的高质量发展.石油需求达峰后,并不意味着产能规模将快速下降,考虑到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和"油转化"产品结构的变化,中长期我国炼油规模应控制在9亿~10亿吨/年为宜.

    炼油规模战略定位石油消费峰值成品油"十五五"结构优化

    美国石油权力的演进与启示

    张庆辰梁栋宋洋周萌...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以来,美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能源战略原则,经历了"能源扩张、能源觉醒、能源绑定、能源独立"4个阶段,建立并巩固了石油权力,深刻影响着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定价、流通等各个方面.但受世界石油需求重心东移、美国实施中东收缩战略、乌克兰危机后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及能源转型加快等因素影响,美国石油权力面临诸多新挑战.分析美国石油权力的演进过程,对我国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石油市场定价权、建设能源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参考意义.建议持续推进增储上产,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推动能源金融市场发展,积极融入国际石油定价体系;务实推进能源合作,构建能源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石油权力"石油美元"定价权

    2025年亚欧天然气价差波动趋势分析

    闫涵
    18-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洲与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价格联动性日益显著,深入分析亚欧天然气价差变化对于跨区贸易及现货套期保值具有重要意义.针对2025年亚欧天然气价差波动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俄乌冲突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亚欧天然气市场价格的联系.通过回顾历史价差,聚焦俄乌管线供应这一关键变量,预计2025年欧洲天然气市场将面临供应紧张局面,进而促使亚欧天然气价差缩小.此外,利用市场因素评分法,综合考虑了运费、气候、供应情况、库存水平以及替代能源价格等多重因素,得出结论: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亚欧天然气价差将得到一定支撑;至第四季度,价差可能呈现疲软态势.

    亚欧天然气价差波动俄乌管线市场因素

    我国石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情景研究

    赵祺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未来仍肩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重任.基于"双碳"目标挑战,对石化产业未来规模作出研判,采用自主研发的碳减排路径模型(CRPM)得到石化产业基准情景碳排放.对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作出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与保守发展的情景研判,采用模型测算得到不同情景下石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从而对不同阶段的产业发展重点作出展望.

    石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情景研究产能优化电气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核磁共振技术在原油在线调合中的研究与应用

    陈晓冲刘然胡凡赵士鉴...
    30-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石油炼制工业面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产品质量的多重挑战.随着我国加工原油品种和来源多样化,及时获得原油评价数据对于原油加工计划优化、过程优化以及指导原油调合优化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原油核磁共振快速评价技术与原油调合策略在常减压装置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深入探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指导原油调合加工生产,保障常减压装置满负荷高效运行,为相关领域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核磁共振技术原油快速评价原油调合常减压在线分析

    LCO加氢裂化生产BTX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高科孙士可范思强吴子明...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TX)等低碳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未来几年在全球仍将保持较大需求量,目前产能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有学者提出将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作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BTX的工艺路线.基于此,探讨了LCO中各类分子加氢裂化的反应网络和机理,以期为业界了解该技术发展情况提供便利.

    加氢裂化轻循环油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水下生产系统在浅水边际气田开发应用中的经济性探讨

    夏添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与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油气资源的消耗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盘活在生产气田周边的边际气田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探讨了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并对其主要构成以及应用特点进行总结.通过对开发成本、操作费用、投产时间等关键影响因素的迭代分析以及综合桶油成本指标对比,结果显示,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模式较固定平台模式的综合桶油成本大幅降低,内部收益率显著提升,拓宽了难开发动用储量门槛下限,激活边际气田潜力,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水下生产系统边际气田低成本开发经济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在石化后勤服务行业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谭鸿宇
    49-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用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或延伸人类智能能力的人造智慧及其系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石化"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石化行业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石化行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后勤服务管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正日益广泛并展现出显著的变革效应.

    人工智能石化行业后勤服务应用举措

    国有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贾琦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改革工作,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加快形成符合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要求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是三项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基于三项制度改革实践进行思考探究,旨在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三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