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涂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涂饰
电镀与涂饰

谢素玲

月刊

1004-227X

admin@plating.org

020-61302516

510663

广州市科学城科研路6号

电镀与涂饰/Journal 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硅酸盐抗静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曹泽琦姜洪义刘凯高帅...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无机抗静电涂层具有绿色环保、性价比高、耐候性强等优点.[方法]以模数为5.5的硅酸钾溶液作为基料,石墨和氧化铝作为填料,氟碳乳液作为增韧剂,制备了一种新型抗静电涂层.研究了涂料固含量及石墨与氧化铝质量比对涂层硬度、耐磨性、拉伸粘结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表面电阻随涂层厚度的变化.[结果]在涂料固含量为32%、石墨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0.0:9.5、涂层厚度为95μm的情况下所制得的抗静电涂层表面平整,其表面电阻为104Ω量级、铅笔硬度为9H、磨耗为0.0227 g、拉伸粘结强度为2.350 MPa,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结论]对于硅酸盐抗静电涂层而言,石墨适合作为提升涂层导电性能的填料,氧化铝适合作为增强涂层力学性能的填料.

    硅酸盐抗静电涂层石墨氧化铝表面电阻力学性能

    复配转锈液中各组分对锈转化行为的影响

    师超陈建伟何顺安马鹏飞...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锈蚀的固定钢铁结构无法进行返厂除锈涂装的现状,绿色转锈液的开发对锈蚀结构件的腐蚀防护及延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带锈Q235钢在质量分数为3%的酸性转锈液中的电化学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考察了不同转锈液对锈层的反应状态和转化膜的组成,根据接触角分析了有机树脂在转锈表面的润湿情况.[结果]在由质量分数均为1%的植酸、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组成的复配体系中,酸性较强的植酸能够快速溶解锈层,产生大量铁离子,铁离子再与植酸、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发生螯合,形成致密的锈转化膜.[结论]复配酸转锈液能够获得比单一酸转锈液性能更加良好的转化膜,与有机树脂能够较好地相容.

    碳素结构钢重涂锈转化植酸单宁酸没食子酸电化学树脂相容性

    弹条渗锌涂层耐蚀性研究

    于毫勇吕明奎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弹条渗锌层、渗锌+硅酸盐封闭层及渗锌+油性漆封闭层在中性盐雾和二氧化硫环境下的耐蚀性.[方法]借助磁阻法测厚仪和金相显微镜筛选出不同厚度和形貌的渗锌层,然后分别进行硅酸盐封闭和油性漆封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别观察封闭层分布情况和分析化学成分,最后进行中性盐雾和二氧化硫试验.[结果]硅酸盐封闭层以渗透于间隙的方式分布于渗锌层表层,较薄;油性漆封闭层以一种较为均匀且连续的方式覆盖于渗锌层表层之上,较厚.经120 h中性盐雾和二氧化硫试验后,渗锌层和渗锌+硅酸盐封闭层都有红锈生成,但后者的红锈程度较低,而渗锌+油性漆封闭层未出现红锈.[结论]渗锌层在增加硅酸盐封闭或油性漆封闭后,耐蚀性得到提升,虽然渗锌+油性漆封闭层的耐蚀效果最优,但应结合工艺、环保、安全、成本、产品使用条件等方面更为合理地选取防腐方式.

    弹条弹簧钢渗锌封闭硅酸盐油性漆耐蚀性

    铁路沿线接触网钢立柱涂层劣化分析及仿真模拟

    杜玮陈遵谭鸿愿伊钟毓...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铁路沿线接触网钢立柱涂层劣化问题是安全隐患之一.[方法]通过手持显微镜、能谱仪(EDS)、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接触网立柱涂层掉块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接触网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网支座及立柱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计算得出接触网支柱下支座最大应变为4.499%.涂层掉块内表面存在较多絮状腐蚀产物,外部却没有铁的氧化物生成.[结论]铁路沿线接触网支柱上端涂层易发生开裂、掉块问题主要是由于接触网钢立柱最上方应变较大,且大气环境中存在腐蚀性化合物.

    接触网支柱钢结构腐蚀应力应变分析数值仿真

    不同类型铝硅镀层热成型钢的耐蚀性研究

    陈磊陈麒琳邢阳周万权...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铝硅镀层热成型钢的镀层厚度对其防腐性能影响较大,有必要对汽车上使用的铝硅镀层热成型常规镀层板(镀层厚度20~33μm)、薄镀层板(镀层厚度6~14μm)及变厚度板的耐蚀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中性盐雾(NSS)试验对热成型前后试样的耐蚀性进行考察.[结果]热成型前,常规镀层板在NSS试验1109 h时才出现红锈,薄镀层板在283 h后便出现红锈,变厚度板薄区618 h后出现红锈;热成型及电泳后,常规镀层板和薄厚度板的单边扩蚀宽度分别为0 mm和4.0 mm,变厚度板上基板厚度为2.3、2.0和1.8 mm的区域的单边扩蚀宽度分别为0.5、2.0和2.0 mm.[结论]热成型前,铝硅镀层板的耐蚀性与镀层的表面层隔离作用有关;热成型及电泳后,镀层的扩散层厚度对腐蚀的影响较大,变厚度板的防腐性能较薄镀层板好,但比常规镀层板差.

    薄镀层铝硅钢板变厚度板盐雾腐蚀试验扩蚀宽度

    运用大气腐蚀监测技术研究福建地区镀锌钢的大气腐蚀行为

    林德源陈云翔庄严陈奕扬...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镀锌钢在福建省各地市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大气腐蚀监测(ACM)技术在评估镀锌钢大气腐蚀方面的实际意义和可靠性.[方法]采用ACM真实、准确地获取了镀锌钢的大气腐蚀数据,同时与户外挂片法进行比较.[结果]与户外挂片法相比,ACM技术能够实时得到温度、潮湿时间、腐蚀量等数据,保证了镀锌钢腐蚀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潮湿时间是影响福建省内陆地区镀锌钢腐蚀的关键参数,而影响福建沿海地区镀锌钢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离海距离.

    镀锌钢大气腐蚀监测挂片法潮湿时间

    底面复合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的制备与性能

    钟桥红鲁芸芸曹骐陈中华...
    12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底面复合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的综合性能有待提高.[方法]以水性羟丙分散体为主要成膜物质,搭配氨基和异氰酸酯固化剂,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底漆的颜填料配方,制备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底面复合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通过底漆物化性能测试及电化学表征,对比了正交试验优化组与腐蚀速率较小的4组漆膜的性能,探究了底漆成膜树脂含量和颜基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并改进了底漆的烘烤工艺.[结果]以改性沉淀硫酸钡、云母粉、三聚磷酸铝、多磷酸铝锶水合物和黑色浆的质量比8:2:3:4:5为最优颜填料配方的底漆涂层在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最正、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中性盐雾时间长达480 h.当底漆成膜树脂含量为45%、颜基比为0.8、烘烤时间为10 min及干膜厚度控制在25μm左右时,它与水性丙烯酸氨基−聚氨酯面漆(厚度25μm左右)组成的复合涂层可耐酸或碱360 h,耐中性盐雾至少2000 h.[结论]该烤漆完全满足钢结构用水性防腐涂料的综合性能要求.

    水性丙烯酸氨基烤漆颜填料正交试验防腐性能电化学

    汽车零部件用单组分水性环氧厚浆底漆的研制

    于国玲霍样样王学克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拟制备一种性价比高的汽车零部件用水性环氧厚浆底漆以满足市场需要.[方法]研究了作为主要成膜物的水性环氧乳液EV6102与水性丙烯酸乳液LR-2052的质量比,气相二氧化硅CT-200与水性膨润土BP-188L的用量,以及增稠剂的选择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水性环氧乳液EV6102与水性丙烯酸乳液LR-2052的质量比为1:2,气相二氧化硅CT-200、水性膨润土BP-188L和增稠剂ACRYSOL ASE60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4%和0.2%时,制得的涂料初期耐水性好,铅笔硬度为H,耐中性盐雾时间300 h,耐水时间1200 h,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30 g/L,单道涂层厚度可达到150μm.[结论]该单组分底漆涂膜的各项性能满足汽车零部件用底漆的要求.

    汽车零部件水性环氧厚浆涂料丙烯酸乳液单组分底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防腐蚀

    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水质分析

    毋浪鹏李梦洋郑元武许海亮...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水质特征.[方法]以国内不同地区电镀园区的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为对象,分析了它们的污染物指标特征及不同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所研究的废水水样的pH均大于11.0,镍、锌离子浓度差异较大,镍离子主要以络合态形式存在,锌离子部分以络合态形式存在,氮主要以有机氮形式存在.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总镍与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有机氮及电导率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具有高pH和高电导率的特征,宜采用电化学氧化破络法处理.

    电镀废水水质分析污染物检测

    以不同磷源制备的磷掺杂g-C3N4光催化剂的表征及在降解含铬电镀废水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毕祥李欣颖王立中钱佳...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电镀含铬废水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方法]以尿素为原料,采用不同磷源(焦磷酸、正磷酸、亚磷酸和次磷酸),通过热缩聚法和液相蒸发法合成含氮空位的磷掺杂多孔石墨相氮化碳(g-C3N4),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电化学测试方法对该材料进行表征,评价其对六价铬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使用正磷酸作为磷源得到的磷掺杂g-C3N4降解还原六价铬的效率约为本征态g-C3N4的12.65倍.[结论]在氮空位、氰基和磷元素存在的情况下,磷掺杂g-C3N4的能带结构发生改变,电荷转移加快,展现出良好的光催化反应活性.

    石墨相氮化碳磷掺杂含铬废水光催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