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中国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中国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张星星

双月刊

1005-4952

ddzgs@iccs.cn

010-66572304 66572318

100009

北京市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当代中国史研究/Journal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简称国史)的学术论文、译著以及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资料、国内外研究论著和观点的评介、综述等,报道学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30年来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陈金龙
    4-18页

    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三题

    欧阳雪梅
    18-27页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王怀乐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新中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学界对这场大讨论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讨论分期、过程、人物与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既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大讨论的始末缘由,总结了大讨论的重要意义与深刻启示,又为今后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从整体上看,已有研究呈现"头重脚轻,始详末略";"强干弱枝,央地不均";"亲历者说得多,局外人讲得少"等特点.今后,一方面要深掘历史,加强对大讨论后半程的研究,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引入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视角,深化对大讨论的立体认识;另一方面要超越讨论本身,深入研究大讨论成因所折射出的重大理论问题.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工作务虚会补课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蔬菜供销问题及其应对

    林升宝
    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在副食品供应中居于首要位置,是城市居民每家每户、每人每天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改革开放后,全国城市几乎都存在蔬菜紧张的情况.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蔬菜的供销更是个"老大难"问题.其实质是改革开放后,价值规律向传统的蔬菜生产、供应、作价模式提出了挑战.为解决城市蔬菜供销问题,上海运用价值规律来指导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客观上实现了城市居民对于蔬菜数量充沛、品种多样、质量鲜嫩、均衡上市、购买方便的要求,同时提高了菜农的收入,为后来蔬菜供销改革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上海蔬菜供销应对之策

    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建立与初步探索(1949-1966年)

    郭荣浩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9-1966年是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建立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党和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医学科学领导与研究机构,为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科研力量支持;制定了一系列医学科学研究计划与发展规划,明确了新中国医学科学研究的重点任务;开展了医学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与世界各国医学科学研究的交流互鉴.1949-1966年,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奠定了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格局,推动了药物研制与疾病防治工作取得突破,为控制和消灭重大疾病提供了科学支撑.

    新中国医学科学事业人民医学

    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医疗队探析

    谢天李洪河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和政府根据朝鲜前线实际需要及时做出部署,号召广大医务人员组建志愿医疗队支援前线.经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较为扎实的组织与动员,志愿医疗队顺利组建,其相关医疗服务工作也渐次展开.各志愿医疗队不仅协助救治了大量伤病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广大志愿医疗队成员的政治思想和医疗技术水平大为提升,为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和制度等基础,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积蓄了重要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医疗队医疗服务政治认同

    武警部队的逐步恢复与重新组建(1973-1983年)

    姬文波
    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66年7月,全国公安部队重新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仍然继续担负原公安部队的内卫和边防任务.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开始采取措施,逐步恢复武装警察队伍.1973年10月,边防检查站移交公安机关建制领导,改为人民武装警察.1975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原隶属各军分区、武装部领导的县、市中队移交公安机关管辖,改称人民武装警察中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警部队的重新组建工作全面加速.1980年1月,人民边防武装警察部队正式成立.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内卫执勤部队移交公安部门.这是武警体制全面恢复的重要的、关键性的一步.1982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武装力量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强化国家机器的一项战略措施.武警部队建设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武装警察部队边防武装警察人民武装警察中队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当日出版的《志愿军》报考述

    李良明吴清华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3年7月27日,朝中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宣告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正式结束.当日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机关报《志愿军》报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专刊报道:介绍了停战谈判过程,宣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头版全文登载了由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共同签发的停战命令;简要概述了朝鲜停战协定中的主要条款及其内容;刊发一篇社论,号召坚决拥护停战命令;登载五篇志愿军战斗英雄的文章,深刻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志愿军》报是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直接见证者和记录者,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荣光、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永远不可战胜.

    朝鲜停战协定《志愿军》报抗美援朝历史价值

    西南民族访问团的历史考察

    李飞龙
    10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建中央民族访问团,深入民族地区进行慰问和调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加深民族交流、巩固国防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最早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通过赠送礼品、文艺演出、治病救人等方式,与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沟通渠道;通过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物等调查,加深了对少数民族特点的认识;帮助少数民族组建民族自治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及调解委员会,获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这次大规模访问对树立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形象、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困难、消除对西南地区"瘴疠之地"的偏见及为此后的民族调查提供方法论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民族访问团慰问调查政权建设

    1950-1965年云南民族贸易工作述论

    谭世圆
    11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买卖困难的问题,党和政府开展了民族贸易工作,即通过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民族地区急需的生活物资,同时又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副土特产品.1950-1965年,云南的民族贸易工作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950-1952年为探索阶段,民族贸易工作进行了从无到有的探索;1953-1957年为形成阶段,民族贸易工作蓬勃发展,国营民族贸易体系形成;1958-1965年为动荡与恢复阶段,民族贸易工作在历经短暂挫折后很快得到恢复与提高.民族贸易工作有效改善了民族地区生活条件,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看得见"的利益有效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是一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

    民族贸易云南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