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敦煌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

樊锦诗

双月刊

1000-4106

dhyjbjb@vip.tom.com;dhyj1983@163.com

0931-8866013 8883870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522号

敦煌研究/Journal Dunhuang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敦煌学专业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刊发敦煌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敦煌学的新资料,促进敦煌学研究,以弘扬敦煌文化,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与《敦煌研究》牵手相伴四十载——为纪念敦煌研究院建院八十周年而作

    梁尉英WANG Pingxian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敦煌研究》创刊以来40年的发展历程,作者与《敦煌研究》牵手相伴40年中的编辑工作的艰辛,并追忆了工作、旅途中的逸事.今日之《敦煌研究》已经是树立在社会科学期刊界的一面旗帜,更是敦煌学学术高地上的一面旗帜,引领着敦煌学向广度、深度研究发展的一面旗帜.

    敦煌学《敦煌研究》创刊发展旗帜

    莫高窟第72窟中的凉州圣容像变

    巫鸿WANG Pingxian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高窟第72窟南墙上的通壁壁画的题材和构图为莫高窟仅见,具有重要的美术史和宗教学意义.通过集中考察其主题、内容、空间结构、叙事线索以及宗教概念,并与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就构图和图像进行比较.

    莫高窟第72窟圣容像刘萨诃莫高窟第61窟

    北齐佛教造像的色彩

    韦陀刘勤WANG Pingxian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响堂山石窟是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称的古代三大皇家石窟造像群之一,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后经隋、唐、宋、元、明各代加以增凿.笔者通过对响堂山石窟、邺城、曲阳佛教造像以及响堂山北齐石窟中所使用色彩的调查比较,对响堂山石窟北齐洞窟中所见色彩进行了初步考察研究.

    响堂山石窟水浴寺北齐邺城曲阳

    从肃北五个庙看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五个庙石窟研究之二

    张小刚
    7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肃北五个庙石窟的西夏壁画在敦煌石窟艺术中颇具特色.以五个庙西夏壁画为纽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敦煌石窟西夏壁画艺术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西夏时期敦煌地区各个石窟群之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为构建完整的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谱系填补了重要缺环.

    肃北五个庙石窟敦煌石窟西夏时期壁画

    解锁千年塑匠创造密码——微观敦煌莫高窟第45窟龛内北侧唐代彩塑菩萨的发现

    何鄂WANG Pingxian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微观莫高窟唐代第45窟北侧菩萨的发现,引发聚焦古代雕塑匠师的探究,以同理心摹拟、穿越千年时空,推演情景再现.通过解构,提取匠师运用美学法则驾驭艺术表现的创造能力与高超技艺,确认这尊菩萨像的美学价值.

    微观发现推演解构创造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

    荣新江WANG Pingxian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的途径.

    敦煌文献敦煌文献数据库IDP

    敦煌文献与西夏文献在杂字蒙书发展史上的价值

    郑阿财WANG Pingxian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比较,阐述其具"歌括式蒙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综合识字与庶民用字双轨并行""分部立目小类书式杂字的萌生""收录词语的多寡因时地而增删"等特色,总结其在中国杂字发展史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藉以凸显敦煌学发展在力求走出敦煌,结合传世文献的同时,延伸至吐鲁番文献、黑水城文献当可发挥互补互证,相辅相成之功;加大敦煌学的纵深与广度,拓展敦煌研究的新天地.

    敦煌写本西夏文献杂字蒙书日用类书

    谈谈敦煌经部文献校勘的知识储备问题

    许建平WANG Pingxian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经部文献的校勘整理,除了应具有进行传世文献校勘所必须具备的目录学、版本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古代典章文化方面的基本功以外,还需关注敦煌写卷的书写体例、唐五代西北方音、敦煌文献的避讳、写本旁注字、文字演变史以及清人的研究成果,如果在这几方面认识不足,就会出现校录及结论考订方面的错误.

    敦煌写本经部校录知识储备

    西汉敦煌郡聚落与移民、水渠关系研究——以敦煌出土文献记载大穰里为中心

    郑炳林魏迎春WANG Pingxian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汉敦煌郡聚落的形成与移民到来、水渠修筑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大穰里相关文献的综合考察得知,西汉敦煌郡效谷县设置大穰里,该里与悬泉置长期密切合作,大穰里从民房、牲畜、车辆乃至人力等层面对悬泉置工作形成支持,并得以增加收入.大穰里的得名有祈求丰收之意,另外还有可能该里是由南阳郡穰县移民建立,因而得名.此外,敦煌文献记载敦煌东部有大壤渠、大让渠、大让庄,其名称来源可能都是源自西汉大穰里,并且唐宋时期的大壤渠、大让渠可能也是继承自西汉时期.足见西汉敦煌郡所建立的聚落与水渠在唐宋敦煌地区还仍旧发挥着作用,大穰里等村落的得名是西汉移民文化的标志,而这些地名或渠名能够延续至唐宋时期继续使用,亦可彰显出西汉移民实边政策及由此形成的移民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大穰里西汉敦煌郡悬泉汉简移民

    《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首段文字反映的初唐时期"三教融会"思潮蠡探

    张元林周晓萍WANG Pingxian
    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首段文字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初唐时期佛儒道三教论衡相关的佛教文献之间的比较、辑考,探讨了初唐时期佛儒道"三教融会"思想及其对敦煌的影响.文中还对碑文部份缺字进行了辑补.

    《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三教融会蠡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