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

邵杰

双月刊

2096-3432

010-68399945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号1223室

交通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道路交通与安全》杂志是由北京市科协主管,北京交通工程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本刊物面向交通管理、决策、科研、教学,融学术性与应用性为一体,以研讨交通管理科学技术、报道业内重要事件、传播知识与信息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BT+ERG理论的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故障下乘客信息需求偏好

    罗薇黄祎婧王益朱子墨...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综合交通枢纽在运营故障情况下,乘客的出行信息需求偏好及其对行为选择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中量表型选择集在量化分析需求关联程度方面的不足,结合CBT+ERG理论将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为 5 类,构建不同信息的多元有序和无序Logit模型和乘客出行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发现,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故障下,故障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周边道路状况、车辆重新调度详情以及事故严重程度是乘客最关注的信息;学生群体对各类信息需求较高;出行时长是影响乘客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而车辆调度信息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为城市交通信息管控和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提供参考,也为综合交通枢纽在发生运营故障时制定客流疏散调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故障信息需求行为选择Logit模型

    基于事故树的轨道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研究

    党羽童罗薇魏思龙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事故树对轨道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事故类型、特点以及成因3 个角度对轨道交通事故进行探讨;其次,构建列车火灾、列车碰撞和列车脱轨的事故树模型,并对其进行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的分析,进一步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后通过对4.2 台湾列车脱轨事故运用事故树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除了关注人、车等因素外,更应重视外部基础设施防护的建设及科技手段(电子监控)的应用,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事故树事故致因轨道交通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

    考虑交通韧性的基于MGWR模型的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影响分析

    孙煦马天行林坤郭子艾...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市公交客流数据为分析样本,结合兴趣点及用地等多源数据,选取北京市6 个城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究公交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的影响,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全局模型(OLS),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局部模型(MGWR和GWR)在探究公交客流与建成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更优的评价结果,MGWR的拟合效果最佳;②公交客流受多因素影响,并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③各变量的影响程度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规律,商业服务设施和交通服务设施与公交客流存在正相关,增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或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从而提高城市交通韧性.

    公共交通建成环境公交客流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IS

    基于隐式光照的自动驾驶多模态全天候感知

    熊仲夏王朋成么子瀛刘璇...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高效的感知是保障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关键.然而在夜间等低光照场景以及雨雪沙雾等极端天气下,视觉或激光雷达等感知方案的误判率可能显著增高.因此,本文结合可见光图像的细节优势与红外热成像的高穿透力探测优势,研究自动驾驶场景的全天候实时感知方法.针对可见光-红外传感数据之间的时空错位和模态不平衡问题,首先设计一种多模态注意力机制进行局部到非局部的特征融合,修正空间位置偏差并捕捉语义互补信息,实现高效多模态融合.然后,采用基于Retinex理论隐式估计像素级光照权重并进一步引导注意力计算,在多级特征图中平衡可见光及红外特征.相较于既往研究,本文方法在感知性能和效率方面均取得较大改进,可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交通安全目标检测视觉自注意力网络光照估计多模态融合

    基于SHAP解释的交通事故严重性集成预测模型

    刘嘉琪马社强王晟由
    31-3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提高事故发生后对设施隐患的排查效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SMOTE优化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集成预测模型,探究不同设施与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开源数据集US Accident对模型进行训练验证.首先,引入SMOTE技术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然后,采用集成学习方法,以逻辑回归为元学习器,结合Adaboost、LightGBM和逻辑回归作为基学习器,通过加权投票策略提升预测性能.结果显示,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分数达到0.7817,优于其他个体模型.进一步引入SHAP值来解释模型的设施特征贡献度,评估显示,交通信号系统是减轻事故严重性的首要措施;公共交通站点作为高密度交通区域,对事故影响较大;停车场因车辆停靠活动风险较高;而交通减速设施与标志能有效提升道路安全性和驾驶体验.

    交通管理工程交通事故设施便利程度堆叠技术可解释机制

    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车使用量的影响——基于广东城市的实证分析

    谭伟钟军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东省21 个城市的样本,收集2010-2016 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连续型DID),探究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使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网约车会对传统出租车使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负向影响在"珠三角地区"城市中更为严重.此结果表明网约车对城市传统出租车使用量的影响在"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存在异质性.以上结果表明:在广东城市中需要展开网约车治理,在"珠三角地区"城市中显得更为迫切;传统出租车经营者很有必要做出改革、创新以寻求行业的长远发展.

    网约车双重差分法出租车

    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速桥桩保护方案研究

    曹富荣王日红李鹏高举...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地铁某共建管廊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高速公路桥桩工程,施工扰动容易造成桥桩基础变形,严重时桥梁结构受损,影响车辆通行使用.通过对方案进行设计、数值模拟、现场应用及监测分析等手段,研究采用合理的预加固技术,并设置盾构掘进参数,使得桥桩基础变形能满足设计要求,盾构施工顺利安全穿越.研究表明:①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采用隔离桩及注浆加固能有效降低盾构施工对桥桩的扰动;②设置试验段进行盾构参数优化有利于控制周边土体变形;③监测结果表明预加固方案和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能有效控制桥桩基础变形,满足桥梁结构变形控制要求.

    盾构隧道高速桥桩预加固隔离桩数值模拟

    考虑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机场出行方式选择

    张振傅成红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找旅客对选择需求响应式公交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识别关键因素,构建SEM-Logit模型深入分析旅客的出行选择倾向.运用福州市民的机场出行调查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旅客的选择偏好受个人属性、出行经验和心理因素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女性旅客、年轻旅客、低收入群体和高频出行者更倾向选择需求响应式公交,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旅客的出行需求和决策过程,进而影响其选择需求响应式公交的倾向.

    交通工程需求响应式公交SEM-Logit模型出行选择心理因素

    北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监管模式研究

    张鑫徐硕吴珂琪胡松...
    62-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据资源、业务流程及功能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监管基础标准化管理、现场检查规范化开展、非现场监管远程化实施和监管处置闭环化管理等信息化应用场景,分析北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监管应用案例.结合应用案例,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化监管模式在监管信息准确性、检查效能、非现场监管能力及监管处置效率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并提出加强多元数据融合、提升非现场监管技术、推进跨部门协同监管等发展建议,为深化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监管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

    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监管应用场景

    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过程质量保障研究

    赵恬代娇安琪满阳...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国产化替代技术发展现状、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现状以及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现状及难点,对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质量保障工作进行了研究.提出需求分析、设计等阶段的质量保障工作要点,为铁路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保障铁路领域各重要系统平稳进行国产化替代夯实了基础.

    国产化替代信息系统质量保障铁路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