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张瑾燕

双月刊

1009-315X

xuebao@dlnu.edu.cn

0411-87656296

116605

大连开发区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大连民族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理工科及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科研和教学成果。发表有关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是大连民族学院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是民族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党政干部必读的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经济文化交往看明清时期海南岛汉黎民族交融

    许淑杰段卓琳
    97-10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随着大量汉人迁入,海南汉黎民族关系更加密切,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黎之间商业贸易活跃,文化联系加深,黎汉通婚也多有记载.明清海南汉黎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了汉黎民族交融,推进了海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黎族社会进步.

    明清海南

    内蒙古牧区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经验研究——以X盟H镇为例

    张小宁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内蒙古牧区一个典型牧业乡镇社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上的H镇民族交往交融优良传统再到新时代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展开,全方位展示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当地居民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互动与配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稳步立体推进,真实展现生动的地方性实践.

    "三交"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牧区实践交往交流交融传统

    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历史逻辑的一部力作——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仲天宝
    109-110,173页

    "义新欧"中欧班列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浙江省县域视角

    刘大志刘欣然高畅
    111-11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结构升级既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亦对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基于"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准自然实验,选取浙江省 53 个县(市)2006-2021 年的相关指标数据,使用DID模型检验"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可以显著抑制浙江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会使浙江县域产业升级水平降低约5.4%,影响机制分析部分表明金融支持效应路径抑制浙江县域产业升级,而贸易开放效应路径促进浙江县域产业升级.

    中欧班列县域DID产业结构

    金融市场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区域、辽宁省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谭小芳刘国捷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性可能会带来装备制造业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基于全国的省级层面、东部区域层面及辽宁省层面的数据,采用EViews实证分析探讨不同层面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性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的发展并未有效促进全国、东部区域及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的成长.债券市场的发展有效识别全国、东部区域和辽宁省层面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区别,具有市场有效性.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于全国层面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而对东部区域及辽宁省层面支持作用并不显著.影响GDP增速的宏观非金融因素在全国层面及东部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起到主要作用,但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促进全国、东部区域及辽宁省层面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借鉴.

    金融市场发展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平衡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筱董斌卫泽柱陆志鹏...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民族村寨的快速发展与保护,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及宣传民俗文化,需分析现存特色村寨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97 个民族特色村寨,借助ArcGIS 10.2、Geoda等相关技术软件,通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全局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在空间上呈凝聚分布态势,且空间集聚区数量较少,呈现出以柳州为核心的"一核多点"空间结构特征.自然地理因素中,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对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特色村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中的地形较平整地区;人文经济因素中,距中心城市距离、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民族特色村寨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境关注对居民森林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图县的调研数据

    杨相丽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中的当地居民是生态保护的最终实施者,也是生态补偿成效的直接受益者.研究了居民的环境关注通过心理变量对生态保护意愿的影响,及其对提升生态保护补偿效果具有的重要意义.基于安图县下辖7 个镇、2 个乡的967 份有效调查问卷,在分析居民生态保护补偿意愿及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在传统计划行为理论中加入了环境关注这一前因变量,选用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为研究方法展开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关注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心理变量的正相关关系显著;(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心理变量与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其中主观规范对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据此,从加强生态保护补偿理念的宣传、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政策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安图县居民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建议.

    环境关注生态补偿生态保护意愿熵值法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协同机制构建:价值、原则与路径

    李作章王然马实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行为,既要激发系统的内生动力,又要激发多主体联动,着力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协同机制.就业协同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把各类主体和方法融为一个整体,不断提升系统的"群体智力".为此,需要进一步注重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深化高校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以及鼓励社会参与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协同机制.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协同机制原则

    中国与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GTAP动态递归的模拟分析

    赵青松余灿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 5 月,中国与厄瓜多尔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厄FTA将对两国双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与厄瓜多尔的贸易现状及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厄FTA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与厄瓜多尔双边贸易规模逐年上升,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FTA的关税减让将促进中国与厄瓜多尔双边贸易增长,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更显著,且FTA更有利于中方扩大对厄方的出口.中厄双方需加快推进FTA各项条款的生效及实施,中方应增加进口厄方的资源型产品,扩大对其出口和直接投资.

    中国-厄瓜多尔FTA贸易效应GTAP模型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广东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袁柳陈少铭
    15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以及Traiff Download Facility数据库的匹配,详尽探究了进口关税提升对广东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关税提升显著提升了广东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该促进作用对纯加工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作用更显著;进一步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更换测度指标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与此同时,也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对进口关税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渠道路径进行了检验,发现进口关税通过企业成本加成和进口中间品替代效应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

    进口关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全球价值链中介效应模型